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17 01:28:42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渴望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方针政策;他们思维活跃,面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问题,在人生价值方面产生诸多疑虑;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甚高,不满足于背条条、考条条,希望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情理交融地解除自己的思想疑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学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 运用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广泛接受。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教育的实际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教育仍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践环节。老师上课讲笔记,学生课下抄笔记,期末考试背笔记的“填鸭式”教学仍在许多中小学校大行其道。读死书、死读书,仍被一些人奉为“圣经”。考试被当作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准绳,分数成了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一切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升高中、上大学。教育局看及格率,家长看升学率,而且把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的福利待遇、职务晋升挂钩。因此,有些教师急功近利,为出教学成绩,拼命地往学生身上灌,于是素质教育仍是一句空话,成了摆设。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以情激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受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的影响,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交差应付,这就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落实。

教育活动应是教师与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所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的。政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又如何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呢?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课改之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死、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现实生活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政治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政治教学的改革,具有学科综合程度高、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自主性强的特点,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答案;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现行的思品教材无论是在开放性还是在实践性方面都比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突破,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给师生的课堂教学创设丰富的空间,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体验和感悟。

因此,用好、用活这套教材,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成为教师的新挑战、新要求。结合初中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但信息处理能力较弱、组织能力不强等特点,教师要采取恰当的研究活动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负责组织、跟踪指导和评价等。如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就结合我校是一间乡镇中学,无论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等均无法与城市一级学校比拟的实际情况,采取加强指导、小组活动、师生配合等办法开展。在学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有关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时,若要学生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并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中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我将学生分组,布置他们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去工厂、社区、乡村实地调查,并建议学生去图书馆、上网等查阅资料,写出“我所看到的环境状况”约二千字的文章。活动开展前,指导学生认真制订小组活动方案,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成员分工、活动目的、活动区域、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等;活动中教师跟踪督促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密切配合。在热情如火被点燃的一周后,各小组都拿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环境报告,虽然文笔仍显稚嫩,但叙议结合得也像模像样。比如刘朝谨小组在去一家合资企业调查后写道:“我们在工厂的操作间看到一批批被加工、包装的产品,同时也看到在加工中产生的废水被排放,流入地下。当我们想进一步了解这废水流向哪里时,却受到保安的阻挠。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出了工厂,有的同学建议到工厂周围的水沟去看看,果然我们找到了工厂的排水沟,它是排向村中的小溪的,那是以前村民洗脚洗菜的地方,现在洗不了,这水呈红色,想想我们已不能再喝这水了……这水污染了我们的小溪,小溪会污染我们的江河,中国有多少这样的污染啊……”学生在调查中表现出机智和认真,并在思想上开始认识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初步概念无疑是一大进步。

总之,政治课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状态中,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研究性学习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愿每位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头脑,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政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克宏.用好初中政治教材中的“小栏目”.

[3]郭旭东.论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美术特色学校历史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中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