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养结合养老体系构建探讨

时间:2022-10-30 06:24:44

县域医养结合养老体系构建探讨

[提要] 医养结合是对传统养老和医疗服务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二者的结合提升养老水平,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则是医养结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本文以颍上县为例,结合当下国内外医养结合实践的经验与该县实际情况,提出医养结合的养老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建立以医养中心为核心的养老体系,规范基层养老、打造家庭养老为重中之重,且以此为结合点连接体系各部分是行之有效的医养结合举措。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养老体系;医养中心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6日

一、医养结合养老体系的构成

所谓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就是通过制度安排和组织设计,把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结合起来的组织体系。医养结合的养老体系由五部分构成:第一,医养服务对象。医养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老人,而且是需要进行长期医疗照护的老人,主要是患有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智残、体残等老年人;第二,医养服务供给机构。它包括: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及主导机构;第三,组织制度安排,养老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运用各种制度规范上述三个机构之间的关系。宏观上,是由政府主导统筹安排,将部分医疗机构进行功能转变,转型为老年人医院、康复医院或者护理院。微观上,则是每一个医养结合机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的制度体系;第四,机构人员。在养老机构中应增加专业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转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则增加生活护理人员,从而达到基本医疗、康复、基础护理、公共卫生及急救等方面的医疗水平;第五,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是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

二、颍上县医养结合养老体系背景条件

(一)颍上县医养结合需求现状。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3万公顷,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2016年全县人口178万。该县以农业为主,2015年人均GDP16,611元,位于全省末游,属于部级贫困县。颍上县的养老需求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基础养老指普通大众的养老。这部分需求最大,主要形式是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部分为机构养老,需求人口分散在城区与各乡镇,难点在于如何提供充足的养老服务,如何将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实现医养结合等;第二,高端养老指经济能力较好,有较高服务水平要求的民众的养老。主要形式为机构养老,需求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区;第三,特殊养老指失能、失智、患有传染病等特殊情况的老人的养老。主要形式为机构养老,需求人口较为分散,且要求的服务水平也不同。

(二)颍上县医养结合的资源条件。一是医养结合的医疗服务资源。颍上县城区现有大型公立医院两所,县人民医院与中医院,共有医生近500人,护士等相关工作人员700人,病床1,500张。30个乡镇医院及社区近2,000张左右;二是颍上县现有养老服务资源。颍上县共有敬老院59处,分布于各个乡镇,可容纳1,780位老人,以公办为主,收纳各地五保户等特殊人群。老年公寓11家,全部为私立,可容纳老人700人,相当于托老所;三是实现医养结合的主体资源。颍上县建有医养研究所与医养科,均隶属于县人民医院,负责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该院医养科环境和设施齐备,开设有80张床位,运行1个月即已住满,目前前来预约的老人有300~400人。在此基础上,医养科于2016年建立了颍上医养康复技术研究所,和安徽财经大学建立产学研基地,探索并运行的养老模式已通过省级鉴定,鉴定为省内领先模式,并获阜阳市科技进步奖。

三、医养结合体系是现有养老模式的升级

颍上县社会化养老包括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两种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颍上县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基础设施不足,更在于不能为老人提供医疗照护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将老人集中在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机构中养老的模式。老年人往往患有一种甚至几种慢性病,慢性病治愈难度大,对其处理方式一般以养为主,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养老机构。然而,机构养老也面临着建设不足、卫生人力资源短缺、专业医养人才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颍上县机构养老也同样存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第一,成立一个有支撑辐射作用的医养机构,以此作为医疗与养老的结合点,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能提供生活照护、营养配餐、保健医疗、康复调理、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服务与指导;第二,针对老年人群易多病,需要经常进行医与养转换的情况,医养机构可以指导安排老人去医院医疗,协助医院出院的老人回归养老;第三,针对特殊情况与慢性病的养老,而慢性病的养老又对医养结合要求高,因此这两者可交由前文提到的医养中心负责;第四,颍上县现有的医养科,可以承担部分高端与普通的养老任务,但由于所能提供的服务量较小,可以考虑同样将之纳入医养中心。医养中心对外输出医养结合的技术、理念、人才等,又能起到支撑辐射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初步实现“三位一体”。

四、颍上县医养结合养老体系的构建

(一)建设医养中心作为医养结合养老体系的核心。按照前文所述B老问题的解决办法,颍上县的养老可以做到覆盖面广,并初步实现全面医养结合。医养研究所提供技术、理念,医养人才培训机构提供各类专业医养护理员。而医养中心则发挥支撑辐射作用,帮助并指导以上各机构完成医养结合的养老任务。然而,这样安排有两个问题:一是医养结合不够充分,医与养没有深度融合;二是不成体系,各部分单独运作,难以统筹协调,无法最大化利用资源。因此,需要一个核心统筹各部分,养老体系应围绕这一核心打造,核心的最佳选择是医养中心。医养中心由总部和下属5个机构组成,其中总部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医养档案,特殊养老区和护理院即特殊情况养老机构与慢性病养老机构。医养中心内部运作模式为:医养研究所向医养科提供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理念、方法等,经过医养科实践检验后,反馈回研究所形成知识与经验储备。然后医养研究所将储备的医养结合专业知识、技能等提供给输出培训机构,后者培训出专业护理员提供给护理院与特殊养老区,而这两个机构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新情况又反馈给输出培训机构,由此产生新的需求,反馈给医养研究所,而后研究所对此进行研究,其成果提供给医养科进行检验,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二)养老体系的整体布局。在围绕医养中心这一核心打造的养老体系中,医疗与养老不直接对接,而是通过医养中心转接,在医院与养老机构直接对接的情况下,老人发病送往医院就医,治疗完成返回养老。然而,等到病发再去医院医治略显迟缓,而有的老人会直接选择在医院休养,挤占医疗资源。医养中心可以通过与养老机构的联合运行,实时监控老人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且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送往医院,医养中心本身具备医疗能力,可以及时处理能力范围内的情况。这样做,既能为老人提供更周到的医养结合服务,也能节约医疗资源,缓解医院医护压力。

(三)养老体系的关键――医养档案。医养档案是养老体系的关键,是医养结合的重要联结点,医养档案记录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病历、习惯、爱好、注意事项等,其建立与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作为养老“履历”,记录老人养老信息。根据老人生命周期发展规律,老年人口划分为三个阶段:自主期、援护期与终末期,每个时期特点不同、需求不同,但又相互关联;二是可以积累医养经验。医养档案记录了不同疾病、不同情况、不同医养手段、不同效果的老人的医养信息。这种第一手的资料对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品质至关重要,经过医养中心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将转化为经验积累,既能指导医养结合的养老实践,也有利于医养结合的研究,促进医养事业的发展;三是医养信息化,挖掘利用大数据资源。当医养档案形成一定规模以后,就可以引入大数据对比分析方法,既方便公共卫生行政部门的监控和管理,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和疫情的宏观管理,也便于医疗与养老机构的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医养方案,实现医养服务精细化管理。

(四)养老体系的运作方式。按照前文设想的养老体系,可以满足颍上县的养老需求。当老人开始参与养老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社区居家或机构养老,不管选择哪种,医养中心都将对老人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并建立医养档案。然后,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医养方案,各养老机构依据方案照料老人。同时,医养中心通过定期体检、生命体征监控等,实时掌握老人身体状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度人员、设备等进行处理。若需送往医院治疗,则由医养中心负责安排,并根据治疗情况与医生建议制定康复方案。随着老人生命周期变化,医养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医养方案,使之向医或养侧重,始终贴合老人的需求。

这种养老体系覆盖了各种养老需求的群体,服务内容包括了老人各生命周期的需要,可以应对养老人群的各种情况。然而,该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临终关怀方面尚不完善。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与不断发展,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整个体系建设得更为科学、完善,为人民提供科学、全面、舒心、便捷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颍上县养老体系的建设,将是颍上县养老工程的一大重举,同时也是中国养老事业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尝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贞贞.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4.

[2]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

[3]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2.

[4]周国明.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

[5]郭斌.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

[6]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379.6.

[7]冯丹,冯泽永等.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5.7.

[8]宋应诺.基于医疗信息技术构建区域协同医养一体化居家B老服务平台的探索[D].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5.

上一篇:高轨环境中GNSS可见性及几何精度因子分析 下一篇:消防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