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创业的江苏人

时间:2022-10-30 02:28:44

油城创业的江苏人

在油城克拉玛依,创业者来自五湖四海,而在油城创业的江苏人,成为他们当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刘鹏:草根的奋斗

眼下,人们对公务员职位的渴望近乎痴狂,一个乡镇办事员的岗位就能吸引数百乃至数千人争夺。

而早在8年前,出身江苏农村的刘鹏,却毅然放弃了已经干了8年公务员的职位。

这个举措,在并不发达的徐州有些不可思议。

“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刘鹏不想再浪费青春,打算出去闯闯。

“东南沿海竞争激烈,我是复转军人,没有竞争力,西北可能机会多一些。”

抱着这样的想法,说服了家人后,2004年春节过后,28岁的刘鹏来到了陌生的乌鲁木齐。

没有学历做依托,刘鹏的复转军人身份只为他谋得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但在刘鹏看来,这并非坏事,保安管吃管住还清闲,他有充足的精力去找其他工作。

两个月后,刘鹏找到了一份售楼员的职位。由于工作出色,他顺利晋升到了业务经理的职位。

如果不离开售楼行业,刘鹏很有可能更上一层楼,但他的心不在此。

2006年春节后,刘鹏和4位同事跟随一位上司来到克拉玛依,为一个商业项目做销售,但克拉玛依的市场却极不乐观。

他们只好冒着严寒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发传单,并到街头摆摊,却都一无所获。一看形势不妙,那位上司迅速借故抽身离去。

“我不能走,兄弟们跟过来不容易,我得为他们负责,我得坚持下去。”刘鹏说。最惨时,他们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感冒了也不敢去医院,扛不住时才去买点药。

看不到未来,团队开始崩溃,人员相继离去。

最绝望时,团队只剩下两人,眼看着就快撑不下去了。

刘鹏不是没想过放弃,但他又不甘心。就在这时,也许是长期的销售和诚恳的态度起到了作用,刘鹏的销售业绩奇迹般地复苏了。

“到2006年5月时,我们的销售额居然达到了1000多万元。”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刘鹏依然兴奋。

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刘鹏又再接再厉,拿到了克拉玛依几个大的地产项目的销售权。

业务不断扩大,刘鹏逐渐不满足于现状了。

2006年,他成立了新疆鹏程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楼盘策划和销售。

当时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期,全疆各地的地产业更是突飞猛进。

公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业绩蒸蒸日上。刘鹏又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先后在伊犁、哈密、阿克苏、喀什等地成立分公司或项目部。

进入房地产市场数年,刘鹏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产运营经验,他决定二次创业。

2009年3月,刘鹏成立了新疆英万斯特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式进军地产业。

然而,油城已有多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刘鹏清楚,自己无法与他们比拼,只能另辟蹊径。

这几年北疆兴起了石头热,很多人喜欢到乌尔禾捡石头、买石头,虽然当地有玉石店,但基础设施较差,各个店铺也良莠不齐。

另外,乌尔禾有魔鬼城、白杨河等风景区,但餐饮和住宿业太落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看准这一机会,刘鹏决定在乌尔禾投资餐饮、酒店和商业项目。他先后开发了乌尔禾金地商业街和财富广场两个项目,总投资7000多万元。目前,一期已经基本竣工。两期项目完工后,乌尔禾的商业环境将大为改观。

刘鹏的创业远没有停止。

他发现,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难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很多民企只能走民间借贷这条路,而这却被国家禁止。

刘鹏认为,现在国家金融政策正在放开,与其这样,何不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合法经营?这样不但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也能解决自己企业的资金问题,何乐而不为。

今年3月,刘鹏和克拉玛依江苏商会的部分企业家合伙申请了克拉玛依苏商惠民小额贷款公司,目前正待批准。

一旦成立,这将是克拉玛依第4家小额贷款公司,这也意味着,油城金融业将诞生一支新生力量。

高圣林:18万勇闯油城

他面孔白净,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看起来像一名儒雅书生。

他叫高圣林,今年39岁,是北园春长富宫酒店的创始人,天圣和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克拉玛依江苏商会副会长。

他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记事后,他随父母回到了江苏盐城老家。从小,他就经常听父母说起新疆克拉玛依。

“那时,作为支边青年,我父母在克拉玛依盖过房子,挖过地沟,吃过很多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苦,可是他们没有退缩。即使最后只剩下一个馒头,大家也会坚持到最后。”高圣林说。

父母的话,让高圣林在逐渐了解克拉玛依的同时,对这片土地也充满了向往。“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到克拉玛依去。”高圣林说。

2000年,高圣林中专毕业。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到他一直梦想的克拉玛依去创业。

不久后,高圣林便一个人背着装着18万元现金的大包,从江苏盐城出发来到克拉玛依。

干什么?什么可以干?来到这里,他迷茫了。

“那时,一个南方人来到克拉玛依,从自尊心上讲,还是很有优越感的,也喜欢讲面子。只要和父母的朋友出去吃饭,我就希望能找一家上档次的餐厅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可没想到,当时的克拉玛依,就是找不到一家上点档次的餐厅。”高圣林说。

这让他嗅到了商机,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克拉玛依开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的餐厅。

很快,高圣林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开店地点。这是一个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的超大场地。高圣林满怀信心,憧憬着一家克拉玛依最高档的餐厅在此落地。

于是,签合同、装修、招聘员工等前期准备一一展开。从来没有做过餐饮生意的高圣林并不知道,开起这家酒店需要的费用远远不止18万元。眼看着积蓄一点点耗尽,他却无路可退。

高圣林只能向父母、朋友借款。在一笔笔的借款中,北园春长富宫酒店终于顺利开张。试营业的第一天,高圣林请来了很多朋友、市民前来免费试吃。

这一天,北园春长富宫灯笼高挂、高朋满座,异常喜气。

可谁知道,此时的高圣林,连第二天酒店买菜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整整一个晚上,高圣林怎么也睡不着。

“我想了很久,甚至想骗菜贩先给我供货。可是,我能骗几天?”高圣林说。

最终,他找到菜贩,几乎是流着泪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困难告诉了他们,请他们一定帮他渡过难关。高圣林想过很多种结果,也许会被拒绝,也许会被臭骂,也许会被嘲笑。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菜贩们竟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信任他。

“这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却也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天。这件事让我第一次深刻地明白,信任、真诚有多么可贵,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高圣林说。

从那以后,高圣林认认真真地做生意,实实诚诚地对待每一位消费者。“因为我相信只要我真心对待每一个人,也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真心的回报。”高圣林说。

这样的理念,让他的北园春长富宫酒店很快就赢得了口碑和利润的双向增长。

如今,克拉玛依每年有大量的婚宴在北园春长富宫酒店举办,同时高圣林还在很多地州开辟了北园春长富宫酒店的加盟店。

经营了12年,高圣林这样总结自己创业的秘籍,那就是:真诚+努力。

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克拉玛依人无私地帮助过我。所以,我一定要用良心、用真心认认真真地做餐饮,回报克拉玛依,回报这片带给我希望和成就的土地。”

高云平:我为油城换新颜

见到高云平时,作为新疆永升建设集团高建分公司项目经理的他,正在科技博物馆的施工现场奔波指挥,安全帽下,黝黑的面庞透着沉着冷静,汗水顺着脸颊一滴滴滑下。

高云平负责的项目,还有市政府接待宾馆、西月潭小区高层住宅、花鸟鱼市等等。

1985年,高云平跟随江苏海门县建筑工程公司来到了西北边陲小城克拉玛依,彼时的他,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望。

上世纪80年代的克拉玛依,让高云平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石油工人们都住在‘干打垒’的土块矮房子里。”

在这种情况下,高云平他们的住宿条件更差,只能住进自己搭设的帐篷或用红砖临时垒起的简易房间里,炎炎夏日,十几个人住的房间和帐篷就像大蒸笼一样,没办法,他们只能夜夜睡到房顶或室外。

生活条件的艰苦,自然气候的恶劣让他们吃尽了苦头,时常刮起的大风常常让他们的简易厨房无法做饭,只能生生地饿着。

住的条件差,吃的就更差了,天天都是豆芽、豆腐和大白菜,一个星期左右才能见到一点荤腥。

苦和难没有吓退高云平和“江苏队”,江苏人能吃苦的特性在这时显露无遗。高平云是瓦工班班长,瓦工,是建筑队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

“那时候,到处都是火热的施工现场,都在盖楼房。”高云平说。

1986年,海门公司承建了油田工艺研究所实验楼,高平云带着三十几人的瓦工班,独立担当了实验楼的建设,迈出了他在油城建设中独立担当的第一步,他施展拳脚的愿望得以实现。

深达两米多的地基,全凭高云平和大家手握铁锨铁锹铁镐,一锹一镐地挖……

一天下来,手上的水泡磨出了一串,回到驻地,找根缝衣针刺破包扎后第二天继续干……

高云平说,当时工程设计的全是片石基础,很多人不会砌。

无奈之下,高云平就从托里请来石匠师傅手把手教大家。

有时砌地基时,石头太大,搬不动,瓦工们就抡起大锤砸,用一块块石头砌成了条形基础。

当时工地没有机械起重设备,重达二三百公斤的楼板,由高云平与工友们用肩膀扛上楼面;而预制板则更得用自制的平板车拉运到工地,还有严格规定,即规定3.6米以内两块楼板一车,超过3.6米的一块楼板一车,每天上午下午必须拉运4车。

高云平说,扛楼板,拉预制板的艰苦,没有干过的人绝对难以体会。

“尤其是拉运上千斤的预制板,碰到上坡时,上气不接下气使劲挣,有时都能感到嘴里有明显的血腥味。”高云平说,当时在马路边玩耍的孩子见了拉着楼板的江苏人就会集体大喊:“老江苏,干起活来不要命,吃起西瓜啃到皮。”

1988年,在建设职工医院外科楼时,作为当时克拉玛依最高、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基础施工时混凝土量特别大,整个大楼所用的混凝土全靠他和工友们手工搅拌和用小车运送完成,在砼浇灌中连续两个晚上大家没有合过眼,仅用18个月完成了大楼的施工,创造了当年的建筑史奇迹。

一年又一年,一栋又一栋楼房拔地而起,26个春秋,高云平在一个个工地和工友们一起度过。

26年来,高云平一个人奋战在油城,家人远在江苏老家,最早的时候一年才能回家一次,一次能呆一个月。如今条件好,一年也能回去四五次,但每次回去呆的时间都不长,“好像更习惯克拉玛依的生活,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

“欠家人太多。”说到妻子儿子,高云平的内心歉疚不已。高云平说,妻子在老家是老师,每年寒暑假,高云平都会把妻子接到克拉玛依,他说:“其实我心里有个小算盘——希望妻子儿子能喜欢上克拉玛依,能到这边安家。”

有失也有得。如今,行走在油城的大街小巷,高云平内心无比自豪,一栋栋建筑犹如永久的音符,在他心中跳跃。

上一篇:我家的美食、骑行、墙头草 下一篇:论违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