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遭遇“寒流”?

时间:2022-10-30 01:18:16

韩国经济遭遇“寒流”?

国内消费需求疲弱,企业投资信心下降;

出现了“内冷外热”的两极分化现象。

人们担忧―――

韩国经济在遭受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之后,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很快成功地克服了金融风暴所造成的打击。1999年~2002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局面,特别是在2001年~2002年世界经济景气转趋疲弱的情况下,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3.8%和7%。但2003年上半年,韩国经济却以2.7%的增长率陷入低谷(2002年同期为6.4%),全年GDP增长率仅为3.1%,为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截至今年3月份,零售业已经连续14个月出现负增长,设备投资不振,韩国经济仍不见明显复苏迹象。

韩国《朝鲜日报》5月上旬对企业总经理、银行行长、证券公司经理以及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得出结论,韩国经济可能陷入日本20世纪90年代式的长期萧条。大多数经济专家认为,韩国经济“正处于较严重的危机之中”。这种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疲弱的国内消费需求和设备投资衰退。其中,国内消费需求疲弱主要是过去两年快速膨胀的家庭负债造成的。截至2003年6月底,每户家庭负债总额已由2001年年底的2303万韩元扩大到2915万韩元(1美元约合1200韩元)。到2003年9月底,与信用卡有关的信用不良者人数超过220.4万名,在整体信用不良者中占有的比重超过60%。由于过去对家庭贷款的大幅增加导致了提前消费,出现了消费支出的结构性问题,加之政局动荡、劳资纠纷不断等原因,企业投资信心大幅下降。因此,这种结构性的消费需求疲弱现象和投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善。韩国财政部表示,不能对韩国2004年的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

第二,如果“内冷外热”的两极化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新的结构性问题。2003年,国内消费和投资情况为金融危机之后最糟,但出口却呈现两位数增长,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出口额首度突破1800亿美元。目前,出口占韩国经济总规模的38%,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和护身符。韩国经济对出口增长的依赖性愈加明显。预计这种“内冷外热”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有关专家认为,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韩国从没有发生过,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因此,韩国专家担心其经济会出现新的结构性不平衡,从而导致经济进入景气衰退期或停滞。

短期内不至于衰退或停滞

韩国经济虽然遭遇了重重困难,但三五年内还不至于走向衰退或停滞,但也很难再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那种高增长的态势,估计GDP增长率可保持在3%~5%之间。主要原因有:

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看,消费需求疲弱和投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政府政策失误导致的国人和企业信誉及信心的下降造成的,并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政府政策失误主要表现在对信用不良者管理上的失误,这是消费出现萎缩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债务进行重新调整。此外,2004年继续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应对疲弱的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如,保持低利率;增加公共建设、物流、研发等相关预算;在上半年动用大部分预算鼓励企业投资;改善就业和提高收入以及重振股市;等等。政府预计,下半年国内消费将会有较明显的恢复,设备投资今年也将会有所增长。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支撑韩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很强劲。

IT、汽车、船舶制造是韩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性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仍拥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产品出口持续旺盛。在这些产业的带动下,今年4月出口激增38.3%,单月达217亿美元,顺差创1998年以来最高。

多年来,IT产业一直是引领韩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中,芯片存储、等离子液晶显示器、手机等高端技术产品的技术竞争力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韩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在日益提高。2003年,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首次突破了40万辆,占现代汽车海外时常销量的41%。根据现代汽车最新公布的数字,2003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净收入比2002年同期飙升81%,其中很大一块是来自美国市场。

船舶制造业稳定并持续发展。2003年,韩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3年在世界造船市场上的占有率为43.5%,超过日本的29%、中国的13%、欧洲的8%。

国家创新能力增强。韩国企业在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而国家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全国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已达5%。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鄄edge Intensive Services?鸦 KIS)的发展水平较高。

有隐忧,结构调整任务重

对外部市场依赖度迅速提高,风险加大。

■出口产品过于单一化。出口创汇越来越集中于电子产品和汽车的出口,从而导致韩国制造业企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信息产业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韩国产业银行近期的调查显示,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POSCO和起亚汽车五大企业在国内制造业的整个营业利润中占32.9%。长此以往,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将严重影响韩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出口地域集中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对出口中国的依赖迅速上升。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的数字,2003年1月~10月20日,韩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达到263亿美元,较2002年同期增加48.3%,占韩国总出口额的17.9%。同时这一出口额首次超过对美国的出口?穴260亿美元,占17.6%)。200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韩国的最大出口对象;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对象,中国占韩国海外直接投资额的44.9%,而且,计划进军海外的韩国企业中选择中国的占40%。韩国银行认为,如果这次中国经济“硬着陆”,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3个百分点。

■产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韩国国家科技委员会2003年12月公布,韩国在技术方面只比中国领先1.7年,在5年之内,这一差距可能会变成零。在手机市场,韩国公司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目前只比中国领先两年。在中国市场上,韩国还面临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

■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力不从心。经过三年多的谈判,韩国与智利终于在今年2月签订了其历史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然而这个协定却遭到韩国农民的强烈反对。韩国走自由贸易之路如此艰难,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的开放问题。从国家角度看,自由贸易的实现与否关系到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的测算,随着日本、美国、印度等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与有关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韩国在100种主要出口商品中每年将丧失2亿~6亿美元不等的市场份额。由于东盟在与中国合作中完全可以获得农产品的贸易优惠政策,以及从其他产业方面的互补性中仍可获益,因而与韩国的合作显得并不十分重要,这对韩国在东盟市场的地位形成不利。

韩国要建“中国城”

韩国仁川市政府和韩国中华总商会于2004年3月31日签订在仁川自由经济区建立“中国城”的谅解备忘录,拟引进20亿美元的华商投资。“中国城”占地面积100万坪(1坪约合3.33平方米)。其中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各35万坪、居住设施30万坪。“中国城”商业区将建立中国风情街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景观,此外还将建立高档住宅群、豪华饭店、写字楼、百货商店、国际综合大学、外国人医院、公园、高尔夫球场等。“中国城”开发计划拟在今年6月底前制定,10月份破土动工,计划在2005年10月利用汉城举行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之机,吸引海外华商前往“中国城”投资。

韩国建立“中国城”的举措增加了华商企业的投资渠道和市场竞争机会。但在对“中国城”进行投资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要对仁川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该地区作为韩国直辖市之一和国际型海港城市(人口200万左右),各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文环境不错,有利于投资者工作和居住。但主要应看该地区政府实施的优惠政策是否符合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韩国资源有限,土地使用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较高。第二,还要考虑到所投资的项目或产品是否适合该地区的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韩国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比较高。第三,确保所投资的项目和产品在该地区的竞争力。

上一篇:日本对华舆论底流趋向好转 下一篇:非经济因素:使问题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