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时间:2022-10-30 11:06:32

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 要】观光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游交叉产业。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特征和现实意义,并针对北京市留民营村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观光农业;问题;措施;前景

1.引言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2.世界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农业观光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20世纪60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农业观光旅游的起源。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 1988年,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收入为12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收入更要高出几倍,美国约300亿美元、德国约80亿美元。法国每年由观光农场为农民增加700亿法郎的收入,占到全国旅游收入的1/4;台湾的香格里拉农场,1990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每农户收入高达20.1万元台币,而1978年的农户收入仅为8.45万元台币。

近年来,国外农业观光旅游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组织城市游客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学习插秧和采茶,体验耕种和收获,分享农家乐的“插秧割稻旅行”或“采茶旅行”。在收获的季节,旅行社会选出一小包稻米或茶叶给游客寄去,让大家亲口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瑞士、台湾等出现了更高级的农业旅游形式:租地自种。城里人在乡下租一块“自由地”,假日里,偕妻带子,呼朋唤友,到乡下的“自家地里”翻土耕种,施肥浇水,平时则由农场主负责照看农园。这种浅尝辄止的劳作和藕断丝连的乡村情怀,为忙碌和烦燥的城市生活平添了许多雅趣。

3.我国观光农业的特征及现实意义

观光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农游交叉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城市化的扩张,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周边也出现了这一现象。观光农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和大自然意趣很浓的产业,是拓展传统农业内涵和实现农业高效生产的一种非传统途径,它体现了“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意义。

3.1 我国观光农业的主要特征

3.1.1生产性

我国观光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通过农业生产活动或者进一步的加工活动,给游客提供特色和绿色农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3.1.2观赏性

我国观光农业具有观赏价值,通过观光活动,使游客获得绿色植物的形、色、味等浓厚的大自然的观赏性。

3.1.3参与性

参与性就是让游客融入进农业生产习作中,体验其技艺、乐趣,增进农业知识。其中根据参与的主体和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又可以分为:无偿型参与、有偿型参与、品尝型参与、夏令营式参与、娱乐型参与、健身型参与等多种形式。

3.1.4娱乐性

娱乐性让游客通过种植、养殖、收获或者加工等生产活动以及依赖某些特殊的动植物安排观赏、品尝等娱乐活动。

3.1.5文化性

我国观光农业所涉及的动植物和人文意义的民风民俗等节事活动,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这些素材和有形无形的物质载体是策划、配置观光休闲农业游览项目的资料库,只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要素更多的文化内容,充分展示这些要素的内涵,就会增强观光农业项目的吸引力,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3.1.6市场性

我国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游客,主要针对的是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居民。

3.1.7季节性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程度日益弱化,但是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仍然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进程,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土地面积巨大的国家,不同区域城市周边的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依托农业资源展开的观光农业也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

3.2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研究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2.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观光农业是农业对外交流的窗口,会带来大量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引导区域农业经营按市场要求变化,增加销售渠道,开拓产品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价值。同时,观光农业中先进的种植、养殖模式、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等,对区域农业发展有辐射作用,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品种资源的交换、人员的参观考察等形式,促进区域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3.2.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观光农业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增加了经营收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观光农业的旅游开发,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增加了一般农产品不能实现的观赏、娱乐价值,可获得高额经营收入。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收取3—5元的门票,销售农副产品,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3.2.3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

观光农业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观上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特别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对于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也有促进作用。在台湾,观光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了“三生”农业,即是把农业的发展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平衡发展,达到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从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观光农业走向“三生”农业是其必然趋势。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经过长期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但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使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每天来留民营参观考察的中外宾客络绎不绝,每年有4万人次的参观来访者。由于留民营走出了一条与一般农村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生态优势构筑了留民营一大特色,其影响范围很大,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留民营考察过。几年来,留民营凭借其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模式和民俗风情文化,成功塑造了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品牌,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瞩目。

3.2.4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观光农业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农产品生产与游客构成的消费市场直接联系在一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渠道,不仅开拓了市场,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1988年,留民营举办了第一届“西瓜节”,开展了“瓜乡一日游”,通过选瓜、品瓜、评瓜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参与性活动,在吸引游客的同时,瓜农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3.2.5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

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高楼林立,街道狭窄,绿地减少,环境污染,人口增加,生活节奏紧张繁忙,生活空间日趋缩小。生活在高楼林立之中的城市居民,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们终日生活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中从事着繁忙、高度竞争的工作,减少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人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普遍有压抑、烦躁的心理。因此,人们为了缓解工作压力、舒解紧张的神经,非常渴望田园生活,渴望大自然。希望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享受“回归自然”的乡村情趣。另外,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渴望亲近乡村。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4.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4.1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

4.1.1区位优势

随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水平和旅游形式也在不断的提高和改变。现代旅游已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日益转变为休闲旅游。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受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度假时间的影响,国内旅游目前突出的特点是短程旅游需求急剧升温。因此,城郊型的观光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留民营位于北京市中郊平原区,永定河、潮白河穿行其间,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为开发观光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离城市距离比较近,位于城郊地区,有充足的客源。20多年来有来自世界上1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来宾和游人300余万人次到此考察参观。

4.1.2资源优势

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不能走“人有我有”、“千人一面”的老路子,而应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展现和突出地方特色,这是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关键。农业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为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各地应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出一批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留民营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留民营有300亩连片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而且全部采取无公害化生产; 果园、苗圃250亩,主要品种为优质葡萄、苗木。农作物主要品种为小麦、玉米,面积1200亩。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已全部实现农业机械化和水利灌溉的喷灌化,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每年向首都市场提供鸡蛋130万公斤、无公害蔬菜500万公斤、家禽30万只、猪肉90万公斤、牛奶25万公斤,还有水果、鲜鱼等,是目前北京市东南郊规模较大的一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11月,留民营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捧回了“世界有机种植者大奖”,这标志着留民营的有机蔬菜种植已经得到世界的承认,也同时标志着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4.1.3市场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休假时间的增多,观光旅游者越来越多,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在京郊开发观光农业景点,把游客引向郊野,使游客进入“农业大千世界”,既减轻了城市观光旅游区的压力,又开辟了新的旅游市场和领域;既满足了不同旅游消费层次的需要,又为当地实现高效农业开辟了一条特殊的有效途径.留民营观光农业发展依托北京市这个巨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距离近,交通运输方便,农民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农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不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只要质量好、品种新,产品销售可以说畅通无阻。

4.2北京市留民营观光农业的类型

4.2.1 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摘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有机蔬菜如荷兰黄瓜、圣女果、大萝卜、西芹、球茎茴香、紫背天葵、长茄子、彩椒等的采摘,另外还有草莓、中华寿桃、精品梨等水果采摘等。

4.2.2 观光公园

游览美丽乡村,体验田园风光,参观村庄公园、全国蒲公英儿童文化园、教育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垂钓园、动物园、科普园等。

4.2.3 民俗景区

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或农场,开设农家旅舍,让游客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家喻户晓的“千人饺子宴”已有近30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全村老少都要聚在一起吃饺子、过大年,这已经成为留民营村的传统,这一天即使在外打工的村民不论多远也要“飞”回家,为的就是赶上这“饺子宴”。村民杨子月高兴地说:“每年全村人都要聚在一起过年,村干部和村民一块包饺子过大年,既热闹,又开心”!另外,还有民俗农庄、民俗旅游户等。

5.我国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季节性强,旅游观光旺季短

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观光农业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例如,花草的冬枯夏荣、果木的春华秋实等。象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特别短,游客的数量比较少,旅游收入也就相应减少。

5.2项目结构过于简单,特色不鲜明

全国的观光农业园中,观光果园、垂钓园、观光林场开发比较多,设计的一些旅游活动大多雷同,集中于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失去吸引力。更有的园区由于决策偏差、投资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设计的项目既达不到高科技带来的先进、科学、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又破坏了田园应有的恬静、质朴、悠然自得的风光,造成了雅不雅、俗不俗的尴尬局面。

5.3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小

宣传对于旅游景点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是,我国有许多观光农业区的宣传力度比较小,导致知名度不高的结果。留民营旅游景点品位很高,但知名度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宣传度低。

5.4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较缓慢,13亿人口中仍有9亿农民,人们对农村环境较熟悉,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业仅为满足人们的温饱而存在,而对农业的多种用途并未加以考虑,忽视农业的旅游功能。在留民营也不例外,即使在旅游业的决策层中,一些领导人也是漠然处之,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6.加快观光农业发展的措施

6.1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正确认识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对观光农业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我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资金已自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但目前对观光农业的投入仍然很少,因此应积极加大对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和旅游业的联系,携手开发农业旅游资源。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观光农业绝对不是搞个温室、大棚,或者简单的建个围墙挂个牌子就可以发展的。简单的农舍可以解一时之急,同时也会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造成游客的重游率低。一定要注意旅游大环境的营造,给游客提供洁净的住宿条件、卫生的饮食条件、优美的环境等,才能留住游客,创造良好的口碑,才能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并且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6.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

特色是观光农业的生命所在,没有特色就无法吸引游客。特色就是观光农业的地方特色和项目主题创意上的明显差异,求新、求异、不求全,避免重复建设。留民营本着发展生态农业的宗旨,以产销“有机食品”为最大特色,不断地推出各具物色的“有机蔬菜宴”,让来此游玩的人们充分享受大自般的清新,舒适,远离污染,给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最有特色的是“千人饺子宴”,每逢大年三十,全村的人都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一个团圆年,今年准备对外开放,把它做成一个旅游项目,欢迎各届朋友来品尝。

6.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观光农业项目的知名度

观光农业虽然属农业范畴,但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否则对游客很难有吸引力,因此项目的策划和创意非常重要。对于已经策划好并建成的项目,要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手段,开发市场资源,挖掘和激发游客的消费潜力和兴趣。

6.4走科学发展观光农业的道路

发展观光农业,应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其科技内涵,使游客能从中领略现代化农业的气息。如在农业劳作与工艺操作上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作物及生物品种的选育上培养出最优良的新品种,在管理、加工、保鲜上保持最现代化的工艺水平。留民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以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生态旅游为总体目标,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搞好村政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留民营、文化留民营、民俗留民营”的旅游品牌,提高经营理念,增加服务项目,加快旅游事业的发展步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7.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我国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比如具有南方的水乡农业景观,又有北方平原的旱作农业景观;既有沿海发达地区及大城市郊区的农业景观,又有西北干旱区的绿洲农业和草原牧业景观。同时,还有反映中国农村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田园生活、乡村风貌、农果品尝、文化娱乐等人为景观,这些都为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今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发展观光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交好的客源市场。由此可见,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展望未来,观光农业将在我国大地上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发展成为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之研究[M].经济地理.2000.

[2]卢云亭.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3]张艳芳.开宇.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分析及对策[M].人文地理. 1999.

[4]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8.

[5]朱永德.家传.泰山旅游观光农业发展问题浅析[N].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9.

[6]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 旅游学刊. 1997.

[7]范子文.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世界农业,1998.

[8]魏小安.关于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性问题[J].旅游学刊.2000.

[9]王仁强等.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农村经济研究.1999(4).

[10]林新乃.中华风谷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93.

[11] 章家恩.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

[12]刘玉涛.新类型农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 .

上一篇:市场视野中的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 下一篇:浅谈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现状与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