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运动兴趣

时间:2022-10-30 10:36:40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运动兴趣

摘 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抓住学生的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中职学生; 运动兴趣; 教学环境; 激励教育;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64-002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了体质健康水平整体下滑,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减弱、兴趣不浓等情况。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里,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中职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学校体育教学应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良好教学环境。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尊重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判断与选择。我们中职学生基础不一,兴趣爱好广泛,心理情感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有好的教学环境,就要尊重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们在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来发挥自己的潜能。体育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就必须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使身心得到有效地发展。假如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玩一玩、活动活动,就不是体育教学了,那只能是体育娱乐或体育休闲。其实,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艰辛,掌握了运动技能和提高了身体素质,所获得的快乐的情感体验,是更深刻更有教育意义的。学习运动技术也不是绝对没有兴趣的,同样的内容与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采用什么组织教法来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所以,我们改革组织教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选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程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又如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可采用游戏、竞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法等方式进行,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学生活学巧练,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运动,可引用韵律操或舞蹈等形式进行,让师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跳起来、舞起来、笑起来,并在欢快的气氛中调节肌体、放松身心。使学生在欢乐、团结、成功的喜悦中结束课堂教学。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正确地进行激励教育

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的过程中,常常要产生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和创造性需要。体育教师如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适时进行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健康地发展,而且对体育课的兴趣自然会提高。于光远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曾提出,“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没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如何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如何发生体育兴趣。学生在学习某一动作取得进步时。会产生“我的动作很优美,老师会表扬”的想法和等待、希望得到赞扬、合理评价的情感性心理需要。此时体育教师若适当给予成绩的肯定,对这名学生将会是巨大的鼓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练。特别对那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的微小进步更要以予充分肯定,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激情、兴奋或意愿。如果一个学生不停地受到激励驱动,就能不断主动参与、敢于创新。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通常运用激励性言语进行的,如教师用“快,加把劲!”“试试看,你一定行”“你的想法有道理,我们大家试试看”“我希望你……”这些充满鼓励、期望的言语,就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告别消极、被动、防范的心理,使其更具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运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如:在学生学练过程中,对学生点点头、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竖起大拇指,从而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质量、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因而,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反之,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流,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教育事业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由于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必须要有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但这毕竟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提出质疑;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等等。这样可以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辨与创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既要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法的创新,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中职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东.要高度重视和全面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

[2]冯长富.对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J].健康教育,2011,(4)

[3]骆江涛.体育课中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研究 下一篇:浅析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