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数学“课改”课

时间:2022-10-30 09:17:06

怎样上好初中数学“课改”课

摘要:初中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中数学全程,因此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显的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自主学习精神,加上在充满热情的课堂气氛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使我们的教学成绩稳中有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兴趣 基础知识 创新 自主学习 实践

新课程标准实施促使教育不断的向开放,和谐发展。在这种新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需要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以下结合六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提问、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什么这些学生如此喜欢数学?发现这些学生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努力的价值得到肯定,所以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参加数学活动。通过我六年的教学经验,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数学。而且会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甚至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热情高涨呢?

1、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又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表现自己。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这里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2、掌握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获得成功和保持兴趣的重要条件。这一阶段许多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更多的同学喜欢学习数学。这些现象启发我们,如果学生掌握比较完整和扎实的数学知识,必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充分发挥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及其相结合的优点,利用新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成功的体验和保持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是创新的起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但新课改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课堂上主要的核心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初中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来自教材、教师和其他方面的数学信息,而是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下,根据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外部数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认识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过程。因此,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教师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这个应该使学生心里放松、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只有这样的课堂,老师才能教的得心应手,学生们才能学得轻松愉快。

创新是教育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自主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首先可以从数与计算这一类学习难度较低、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和探索。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完整的自学过程,在自学过程中积累方法、获得启发。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迁移、类推、、实验、分析、归纳等学习能力。

三、实践是学习的升华

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归宿”。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教材、落实实践。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地处理教材,该删的就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改进作业、进行实践。

学生学习新知以后,课后常有许多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可以大胆地改变练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新课后立即进行实践应用。实践表明: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很好地实践新知,还能获得许多教材中未提及的丰富的知识,从而建构起完整且科学的知识结构,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任勇.《初中生学习法与能力培养》

[3]蔡上鹤.《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上一篇:创设多媒体环境,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国外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