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105例诊治分析

时间:2022-10-30 09:17:05

女性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105例诊治分析

【摘 要】目的 探讨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05例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病人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起初误诊为急性盆腔炎,单纯抗感染治疗无效果,之后以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治疗,症状缓解;其余均按肠易激惹治疗,疗效显著出院。结论 女性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表现常与盆腔炎很难鉴别,需仔细询问病史,包括仔细的全面体格检查,诊断明确后治疗方法较易掌握,临床收效明显。

【关键词】女性;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及便秘腹泻交替型。该综合征占女性慢性盆腔痛的60%[2]。其中以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最多见。实际工作中常因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而出现误诊误治。本文将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05例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0~2006年期间,收治肠易激惹综合征病人105例,其中40例以急性盆腔炎收住(占38.09%),患者年龄25~48岁之间,平均35岁。均有足月阴道分娩史,分娩次数1~4次。临床症状:10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起病缓慢,腹痛均逐渐加重,就诊时腹痛程度由隐痛到痉挛性疼痛、持续性腹痛;腹胀均不明显;腹痛时间10~180天。白细胞5.3×109/L~9.8×109/L,中性粒细胞63%~91%,肝肾功能均正常。询问病史,患者大便3~7天1次,大便干燥。所有患者均在排便或排气后,腹痛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经过:入院后明确诊断为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者给予每日通便灌肠一次,5~7天后症状均消失。一例患者行灌肠机灌肠后症状即消失。误诊为急性盆腔炎的4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腹痛症状未缓解或者加重,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在排便或排气后,腹痛症状均有所减轻,三合诊检查时,当手指插入时患者疼痛剧烈而诊断为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遂给予开塞露40mL,试验性治疗。患者症状减轻。停用抗生素,行肥皂水灌肠每日一次,患者症状缓解,最长7天后患者症状消失。患者出院后服用肠清茶维持治疗,随访12~45月,症状无复发。

2 讨论

肠易激惹综合征(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女性下腹痛原因之一。发达国家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发病率为10%~20%,诊断率1.1%~6.3%[3]。可以占到妇科所提及的慢性盆腔痛的60%[2]。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排便习惯可以分为3种亚型[3]:以便秘为主的的便秘型,以腹泻为主的腹泻型及便秘腹泻混合型;其中以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多见。IBS病因不清,目前认为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肠道扩张性减低及内脏痛觉神经过度敏感所致。本组所有患者均为足月经产妇,分娩次数1~4次,所以分娩过程对盆底神经的损伤是否参与发病过程,尚未明确。盆腔脏器的痛觉信号经交感神经到达胸10至腰1节段脊髓,各种原因引起的盆腔脏器平滑肌的痉挛及空腔脏器扩张时疼痛明显,但定位不准确。当直肠功能障碍时,直肠内脏感觉神经对大便的刺激无反应,致直肠过度膨胀而产生疼痛,由于疼痛定位不准确而表现为整个下腹痛。诊断标准[2]包括在腹部不适或疼痛的前12个月内至少12周(可以是非持续性的)至少有以下特征中的2个:排气或排便后腹痛缓解,疼痛发生与大便频率改变又关,或者疼痛的发生与大便形状的改变又关。体征:左下腹压痛明显,甚至可触及乙状结肠肠形,结肠内为坚硬的粪块;手指插入直肠时有不适感及直肠内发现坚硬的粪块。本文误诊的40例,均以急性腹痛入院,查体:下腹压痛、反跳痛均阳性;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阳性,宫体及附件均扪诊不清。以盆腔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腹痛加重,怀疑盆腔脓肿形成,但白细胞5.3×109/L~9.8×109/L,中性粒细胞63%~91%,再次双合诊检查时发现直肠内有坚硬粪块,三合诊检查时,当手指插入时患者疼痛剧烈而诊断为肠易激惹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不满意,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产气等食物的摄入)及药物治疗(包括解痉剂、缓泻剂、抗焦虑及抗抑郁、止泻剂、促胆汁酸眼排泄剂及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和抑制剂等药物)。且所有患者治疗前需做消化道造影或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腹痛严重时可给予解痉剂治疗,通便灌肠可立即缓解症状,大便体积增加剂可作为便秘型肠易激热综合征患者的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肠易激惹综合征作为妇科慢性盆腔痛的肠道原因之一,由于其病程可长、症状复杂,容易误诊、误治而给患者带来精神、物质上的极大伤害,有些患者甚至丧失治疗的信心。本文误诊的40例分析原因可能为:①查体不仔细,虽然患者疼痛为整个下腹部,但仔细、轻柔的腹部触诊是可以明确疼痛的原发部位-左下腹。②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其中后者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所以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女性盆腔痛的疾病的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案,尤其是肠道原因所致的盆腔痛,掌握各种盆腔痛的病因及治疗方案,以达“对因治疗”的目的,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42.

[2] 段涛,丰有吉,主译.NOVAK妇科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97.

[3] 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4-255.

上一篇:鼻内镜下治疗鼻窦霉菌病 下一篇:浅谈校长怎样与教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