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城市意象

时间:2022-10-30 08:02:24

英国城市意象

摘 要:英国19世纪初的一些文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和城市生活。作家们在描写人们的城市生活状况的同时,也洞悉了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传统价值观念面临的挑战及儿童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本文拟以19世纪三位英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例,以作品中的城市意象为切入点,还原当时的城市原型,探寻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儿童所受到的精神创伤。

关键词:城市意象;传统价值观念;儿童;精神创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67-02

19世纪初的几十年的英国是一幅怎样的景象?透视这段时期的英国作家的作品,会发现他们对英国社会的变化持有何种态度?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展迅猛,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但这些与英国文学中的城市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城市变得越来越趋向于物质主义,19世纪初的作家们开始对城市充满敌意态度,将抨击的矛头对准资本家对人们的压迫、拜金主义对人际的腐蚀等现象。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威廉・华兹华斯将个体心灵置于一个象征世界的中心,试图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阐释城市的意义。查尔斯・狄更斯是城市转变伟大的记录者,他想要通过多情善感的人物,把世界重新带回到以人为价值本位的境地。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渗透着对城市的深切忧虑和关心。本文拟以19世纪三位英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例,以作品中的城市意象为切入点,还原当时的城市原型,探寻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儿童所受到的精神创伤。

一、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图景

轻拂尘埃,打开微微泛黄的历史画卷。19世纪的英国在经历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变革后,成为国土遍及世界的帝国。尽管当时的英国如此伟大,但作家们表现出的却是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心中高涨着爱国的热情,却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工业文明的敌意。或以歌颂自然的形式表现出对城市的超然和对工业化的逃避,或从城市的混乱无序和工业城镇的非人化生活中汲取灵感,刻画工业化对心灵的创伤性影响。对于威廉・华兹华斯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来说,他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学创作都是对城市及其价值准则的拒绝。《在威斯敏斯特桥上》赞美了清晨沐浴在霞光中的伦敦,但与其说这首诗赞美的是城市风光,倒不如说是自然风光:

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

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

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

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

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

在威斯敏斯特桥上,人们能看到沐浴在晨曦中的城市和河流对岸的座座建筑。透过霞光,这座城市总是常看常新,如最初那样,许诺了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威廉・布莱克把“工厂”称作“撒旦的磨坊”,把城市看作人的奴役之地。城市文明将枷锁加注在人们身上,毁灭他们的天真,限制他们的自由:

我看见每个过往的行人都有一张衰弱、痛苦的脸。

每个人的每声呼喊,

每个婴孩害怕的号叫,

每句话,每条禁令,

都响着心灵铸成的镣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视觉,听觉等意象,从可见的景观到无形的精神世界控诉城市对人的可见与不可见的精神奴役。诗人重复着“每一个”,续写工业文明带来危害的普遍性。这座城市的声音汇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共同的绝望。这座象征着秩序、理性、财富的城市在文学家眼中,像是一片被利用,被破坏,被倾蚀的荒原,无比怪诞。在一条条狭窄,破旧,私密的背街小巷中,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与罪恶。

英国的文人们一面有说服力的赞美现代商业城市的诞生,一面以神话、象征、宗教的语言对城市加以阐释,控诉物质主义的城市在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已与精神动力断绝了联系。城市意义变的隐晦,得剥开层层包裹的历史才能把握到它。

二、儿童:罪恶之城的隐喻

儿童作为人类个体文明化最集中的对象,折射出每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城市生活。天真,烂漫,善良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勇敢的少年,美丽的女孩,闪亮的眼睛,总给人们以美好的想象。但儿童同时也代表着软弱,善变。孩子是城市中最脆弱的部分。在灾难呼啸而来时,只能任由强大的力量所吞没。孩子被抛弃,被奴役,被杀害,这无一不表现出城市的可怕与强大。所以与儿童纯洁的形象并存的是,他们成为城市糟粕、社会道德沦丧下的受害者。因此儿童常是文学作品用以抨击社会道德沦丧的典型,也是社会价值影响力最能发生效力的主要对象。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查尔斯・狄更斯相当注重人的城市的描写。在他的笔下,城市皆是悲剧的背景,是孤独的场所。在城市中本应该有的“家”的温暖已被“无家可归”所替代。而儿童是狄更斯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形象。他们在残酷的工业文明下被驯化,在道德堕落,充满血腥的罪恶世界摸爬滚打,成为社会暴力的发泄对象。而这些成为社会边缘人的儿童一直都是查尔斯狄更斯的关注点。《雾都孤儿》即描写了英国繁荣时期,孤儿奥立弗的遭遇,控诉了整座城市的冷酷和腐败黑暗:

在我看来,照实际存在着的样子来描写这样一群犯罪的人们,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他们的一切缺点和一切不幸中描写他们;在他们生活的贫困之中描写他们;如实的表现出他们在最污秽的生活之路上惴惴不安地潜行,最后仍逃避不了被黑色的,怕人的绞刑架结束生命的命运。

狄更斯把对城市中孤苦无依儿童的无限同情倾注在了小说主人公奥立弗身上。但游离于这个罪恶城市中的魑魅魍魉就似张大网,扼住了奥立弗命运的咽喉。奥立弗出生在贫民习艺所,身边喝醉的贫妇和教区医生毫不在乎新生命的死活,但在这人情冷漠,虚假伪善的环境里,奥立弗活了下来。教区管事班布尔脾气暴躁,肆无忌惮的向他所能找到的东西发泄。奥立弗自从犯下要求添粥这样逆天渎神的罪过之后,被理事会单独关在黑屋子里禁闭一周。天气晴冷时,班布尔不断用藤杖抽打他,每隔一天就被带到大厅里当众鞭笞,以儆效尤。棺材店一家人,以虐待奥立弗为乐,常将他打得遍体鳞伤。奥立弗从出生便孤苦一人,做卑微的学徒,遭受所有人的,从未感受来自人们的善意。狄更斯控诉整座城市不仅制造物质废墟,还致使人们人性不全,缺乏信仰。更控诉了教育机构和慈善机构的道貌岸然。

在狄更斯的笔下,城市仿佛是染上了重病。耗尽了土地的财富将之变成了废墟。与滋养自己的外界源泉切断了联系,变成了封闭的系统。通过描写儿童的遭遇,揭示了这座城市为了理性而牺牲了本能,为了科学而祛除了信仰,为了金钱的抽象理论而摒弃了物物交换原则。这座城市在表面的井井有条下,隐藏着随时会爆发出来的无序。在作者笔下,儿童成为罪恶之城的隐喻,营造出各种怪诞的场景和紧张的氛围,也流露作者出对社会清醒的认知和深刻的批判。

三、结语

文学上的主观性,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并非偶然。城市的历史与文学的历史一样久远。文学保存并拯救了城市经验,弥补了历史的空白与断裂,储藏了庞大的城市历史记忆。而文学中的城市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叙述现实世界,这座看不见的城市会成为今后人们体验城市,认识城市的媒介。本文将19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和其中的城市形象相结合,还原当时城市的原型。一座城市不可能只有富裕而没有贫穷,不可能只有成功而没有失败,不可能尽是美好而没有犯罪。真实还原本来面貌,而不仅仅是欣赏崇拜,或严格地批评,这不仅有利于人们看待历史,也能对构建城市未来图景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陈晓兰.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威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M].杨德豫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

[3]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选[M].袁可嘉,查良铮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4]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M].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6]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上一篇:秦朝篆书特征的文化内涵分析 下一篇:探析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