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英语讽刺性幽默文学

时间:2022-10-30 06:44:25

小论英语讽刺性幽默文学

[摘要]幽默通常在语言艺术、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三种艺术形式中产生。其中,幽默语言可算作是语言的精华。对幽默语言的了解,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语言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语言的精髓,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使用该语言人们的生活,进而更好地使用语言。本文拟对各种形式的讽刺性英语幽默语言作系统分析,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以及英语文化。

[关键词]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滑稽模仿;幽默剧;夸张

一、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的界定

讽刺性幽默并不等同于讽刺。具体来说,它应该是讽刺集合与幽默集合的“交集”。讽刺(Satire),拉丁文“Satira”.的变体,原文字面意义为“装满各种水果的果盘”。讽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两种,一般称为贺瑞斯式讽刺(Horatian satire)和朱维诺式讽刺(Juvenalian satire)。前者温和、幽默,意在给听众指出某种显而易见的错误; 而后者则是对人性弱点和邪恶的愤怒的攻击。本文着眼点主要是在前者。

二、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的辨析

(一) 反语

反语或反讽可能是最容易引起不快的一种幽默形式。它是一种修辞格,常常表达一种和字面涵义相反的意义。由于反语常常让被讽刺的对象不快、尴尬,甚至无地自容抑或勃然大怒,所以反语并不属于前文所述比较温和的“贺瑞斯式讽刺”。但有些作家诸如斯威夫特能把有些令人难以启齿的人性弱点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温文尔雅地娓娓道来,读来感觉既能把讽刺对象的无知、蛮横、残忍的特点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又能够让听众为之一笑。

(二) 讽刺小品

“Burlesque”. 一词来自意大利语“burla”,意为嘲笑。它本是一种舞台喜剧形式,对事物极尽夸张、扭曲和嘲弄,从而放大人或物的某种品质而达到戏剧效果和批判作用。“讽刺小品”一般有两种形式:“故作严肃的小品剧”(mock epic)和“滑稽模仿”(travesty)。从本质上来看,这两种形式都是滑稽模仿,但前者是把琐碎、卑微、低俗的主题用一种高雅、伟大、雄壮的笔调来叙述,让读者或观众在这种不协调中来获得一种滑稽的感觉从而达到喜剧效果。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尼姑和牧师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故作严肃的小品剧”例子。后者则恰恰相反,是把“高雅、伟大、雄壮”的主题用一种“琐碎、卑微、低俗”的语言和方式来表现出来,比如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三) 滑稽改写

许多人认为,“滑稽改写”和上文提到的“故作严肃的小品剧”大同小异,即“在应该使用轻松文体时却使用严肃、庄严的文体”(The essence of parody is the treatment of a light theme in the tyle appropriate to a serious work)。但严格说来,“滑稽改写”,一般只是指在这一类作品中那些对某一部作品或对某一具体作家的“滑稽模仿”。在“滑稽模仿”中,原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已经荡然无存,但作品的风格、人物的语气、事件的场景都严格模仿原作品,从而使读者有一种极为滑稽的感觉。

(四) 闹剧、幽默荒诞剧、特定场景歪曲夸张

之所以把此三种题材放在一起讨论是由于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闹剧往往过度夸张、铺排,而所要描述的对象离它所要模仿的对象可能相去甚远。在闹剧中,人物不过是复杂情节的陪衬,人物性格相对来说也并不是很重要。法国作家莫里哀把这种题材叫做“行为喜剧”。在18 世纪的英国,“闹剧”开始从喜剧分离开来成为各种荒诞剧的统称。和“闹剧”相似,幽默荒诞剧也不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常,幽默荒诞剧选择《圣经》或其他宗教及神话中的人物,并把他们用自己的想象来加以重新处理,来达到一种荒诞的幽默效果。例如,Andrew Alder在他的“Christmas Eve”中,用现代人的语言讲述了一对无家可归的夫妇把孩子(耶酥)生在别人家一个肮脏的车库里的故事。在故事中,作者近乎荒诞地批评了充满不幸的世界和缺少同情心的人们。严格说来,“特定场景歪曲夸张”还并不能算是一种讽刺幽默的文体。但和闹剧与幽默荒诞剧相似的是,它也把某种经典场景,尤其是现代电影中的某些经典镜头,重新配音并作荒诞或幽默的改编。当改编的文字与原图片共同出现时,往往能达到一种讽刺幽默的效果。

(五) 打油诗

顾名思义,打油诗以诗的面目出现,而且韵律和结构严格按要求处理,但主题常常不过是为了揶揄一下某人或者根本就无主题。如:There was an Old Man of the CoastWho placidly sat on a post; But when it was cold,He relinquished his hold,And called for some hot buttered toast.

(海边有一老人,在一柱上安坐养神。天气开始逐渐变冷,他马上决定不再逞能还要了一杯热奶暖身。) 从此例我们可看出,打油诗一般第一、第二和第五行包含三个音步,并且押韵,二、四押韵,有两个音步。一词最早出现在1890年Edward“打油诗”Lear 的诗歌当中,后来逐渐流行。通常是口头创作,内容是对人们的举止言行的品头论足。

三、讽刺性幽默文学作品的主要实现手段

(一)双关(Pun)

人们利用英语单词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在说话或写作的时候,使语句中的某个词同时传达出两种含义,造成语句意义上的暧昧,这种情况称为双关。通过这种修辞方法,可以使幽默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油然而生。如某健身房门前的广告这样写道: We have courses to make grown people young and young people groan. 句中grown 与groan 同音,由于这两个词的巧妙联用,健身活动的益处与艰辛同时被幽默地表达了出来。

(二 )夸张(Hyperbole)

夸张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借以突出事物某种特征或品格,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常用于讽刺剧或喜剧,给人以荒谬可笑之感,给语言增添幽默的情味。We walked along a road in Cumberland and stooped ,because the sky hung so low. 作者对天空作了夸张性的描述,天空怎么可能低得需要人们“弯下腰走路”呢? 作者的幽默,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三)反语(Irony)

反语就是使用与自己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有两种情况:

1.用相反意义的字词表达意思的方式称为字词式反语(Verbal Irony)We are lucky. It′s the other side on the thirteenth of December. That makes us feel real good.作者显然是在说反话,因为13 在西方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也表现了作者的幽默情趣。

2.反语的另一种情况是情景式反语(Situational Irony) ,即话语说的情况和实际相反。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其小说A Mysterious Visit 中描写了“我”同一个老奸巨猾的“估税员”的交锋,其中有这样一句: I meant to trap him…I thought to myself ,my son ,you little know what an old fox you are dealing with. 结果是,“估税员” 没上他的圈套,“我”却进入了对方的圈套。这个戏剧性的结局,令读者不禁报之一笑,同时更加厌恶那个狡诈的“估税员”。

(四)突降(Anty -climax)

突降把句子的语意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修辞方式通常是为了取笑或讽刺而用。思想概念被贬低的层次愈低,其嘲弄、讽刺或幽默的力量就愈强。

如文学名著《傲慢于偏见》的开篇第一句话: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前半句庄重、严肃,颇有探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口气;而后半句的内容却是庸俗荒诞的,前后明显地不协调。作者利用突降手段,幽默地讽刺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

(五) 一语双叙(Syllepsis)

这种文学表达手段利用词的多义性,在形式上以一个词支配两个或更多的词,这个支配词只与其中之一在字面意义上搭配,而与其他词之间的搭配是假借的,由此使句子产生两种含义:比喻义和字面义。这种手段不仅节省笔墨,简练含蓄,而且往往构成笔调的幽默。He possessed two false teeth and a sympathetic heart. two false teeth 和a sympathetic heart 极不协调,相去甚远,同时和possessed 搭配,便产生了幽默。He lost his temper and his hat. lost his temper 是比喻义,意为“大发雷霆”,lost his hat 是字面义“丢了帽子”,这样搭配使用, 此人的可笑之状便跃然纸上了。

(六)轭式搭配(Zeugma)

这种文学修辞手法是指由一个词同时与两个或更多的词相搭配,但其中只有一个是合乎逻辑的。它与一语双叙的区别在于:一个词语搭配出来词语的语义是自然合理的还是牵强附会的。

轭式搭配的运用,使得语句行文简练,产生出奇制胜、滑稽幽默的效果。

At noon Mrs Turpin Would get out of bed and humour ,put on kimono ,airs ,and the water to boil for coffee. get out of bed 是“起床”,get out of humour 则是“感到扫兴”;put on kimino 指“穿上和服”,put on airs 指“摆架子”,put on the water to boil 则是“把水烧开”。这种搭配,使描述生动形象,滑稽有趣。

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幽默文学因其语言的风趣诙谐、意味深长,已成为满足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调味品和融合剂。因此,了解英语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性语言不仅让我们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增添更多欢笑,同时,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也使我们可以更有效的进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冯翠华.《英语修辞格》.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 姚念赓,范岳.《英汉翻译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谢祖钧.《英语修辞》.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4] 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5]沈家渲等译.《语言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6] 董黎等.《英语幽默集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简介]陈顺江,四川攀枝花学院。

上一篇:一首草原风情的挽歌 下一篇:人生或若一盏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