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2-10-30 06:06:14

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概括。根据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自然条件差、民族聚居区多、经济发展落后等自然和经济的实际情况,从西部地区存在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进程滞后、大量贫困人口特殊性出发,探讨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点,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进而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特殊性;制约性;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4)-0057-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根据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自然条件差、民族聚居区多、经济发展落后等自然和经济的实际情况,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开创西部地区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一、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20世纪80年代初,又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林毅夫在1999年提出实施“新村运动”,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了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启动了广大的农村市场,扩大了国内需求。而现阶段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都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有机衔接的。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思路,工业反哺农业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加强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一方面为西部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要求。

从整体上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区,自然条件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民主法制建设滞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阻碍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其典型的特殊性:

(一)刚性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经济的严重分离。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典型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1] 从总体上是城市现代经济部门与乡村传统经济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每一元中又分为两层:从城市来看,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传统工业所占比重大。从农村来看,是传统农业与乡镇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并存,而且,传统农业所占比重大,增加值小,产业链短,农民收入低。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是由复杂原因造成的,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分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强化了西部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地区的城乡差异较为突出,从城乡生产率差别、城乡收入差距及城乡生活质量差异这三个角度来衡量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异,然而每个指标都体现了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突出不平衡性。从二元对比系数来看,2004年仅有新疆、重庆、四川、广西四省(市、自治区)高于全国平均值0.203,西部地区的二元化突出;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仅有四川、内蒙古两省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有的省份的农民纯收入甚至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从城乡恩格尔差异系数来看,除陕西、宁夏、新疆三省区的恩格尔系数低于全国平均值9.46%,其他各省都超过了10%,城乡发展差异突出(见表1)。

(二)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引致西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作用巨大。但乡镇企业在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2001年全国668786万个乡镇企业中,东部地区有317423个,占47.46%,中部地区有282263个,占42.2%,西部地区有69100个,占10.33%;在全国3328万名乡镇企业职工中,东部有1936万人,占57.4%,中部有1124万人,占33.4%,西部仅有312万人,占9.26%;全国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合计13514亿元,其中东部9643亿元,占71.35%,中部2936亿元,占21.72%,西部936亿元,仅占6.93%。在2001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东部占72.03%,中部占23.01%,西部占6.10%;在净利润总额中,东部占71.75%,中部占23.74%,西部占4.65%。[2]从上述指标看出,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差距,不但体现在企业数量上,更多地体现在单个企业的规模上,主要与企业资产规模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经营水平与技术水平有关,加之由地理条件优劣和对外开放程度导致的对外贸易的差异。因此,西部乡镇企业投入不足、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势必导致发展速度回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滞后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落后,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迟缓,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三)城镇化进程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绩效是多方面的。其一,城镇化可以从根本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蔡等人(2002)测算,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度高达0.83,呈显著正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越高。其二,城镇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可以增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其三,城镇化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以看出,城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升级,使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农业由一家一户经营,转变为规模经营,便于应用农业科技技术,实施订单农业,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城镇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可以使农村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村容更加整洁,达到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再之,城镇的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可以带动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延长其产业链条,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从数据看出(见图1),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除重庆、内蒙古外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3%,特别是四川等人口大省城市化率低,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农村工业化程度低。这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就小,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小,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建设资金缺乏,农民参与积极性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

(四)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差形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且多为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中20多个民族跨国界而居,因而西部少数民族脱贫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处理不当将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截至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为374万人,占14.3%;中部地区为931万人,占35.7 %;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占50%。东、中、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0 %、2.8 % 和5.7 %[4](如图2、图3所示)。

因此,在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解决大量的贫困人口问题,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的技能,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城市,不但能增加收入,而且能够带回先进的理念,回家创业能够带动家乡致富。

二、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殊性导致在建设过程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对这些制约因素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析产生的原因,这样有利于解决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其制约性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结构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西部地区的结构性制约是多方面的,由此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结构转型缓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障碍。从收入结构来看,2004年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18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47%;同时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最小为四川3.28 ,则为5.59 ,大多数省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45;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18.7%,全国平均为15.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56.0%,全国平均为46.9%。从此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农业还占主导地位,而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增幅作用不断减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粮成本升高,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进而影响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人口素质低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与地区经济发展、文明乡风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据统计,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率高于全国水平,2004年,全国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率为7.46 %,除广西4.15% 、内蒙古5.97% 重庆7.45 %外,而西部的大部分省区超过全国平均值,如达48.02%、青海达30.52%、甘肃达18.67%。按人均纯收入来看,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其收入相关,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四川、重庆、宁夏、广西、新疆处于2000-3000元地区,其余处于2000元以下地区。同时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落后,以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衡量,2004年西部为78人,东部为169人,全国为103人,西部仅为东部的46.1%,全国的75.7%,而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回到农村为农民和农业服务的为极少数。由于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暂时困难,西部地区有些贫困地方又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趋势。同时,一些家庭因供孩子上学出现了返贫现象,辍学率较高。人口素质低不仅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空间的选择,从而阻碍了文明乡风的形成、管理民主的实施。

(三)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我国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一直以牺牲农业剩余来换取工业化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距和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偏重东部地区,牺牲西部地区发展的结果,由此也导致了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樊纲等人(2004)专门测算2002年不同区域的市场化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全国平均水平为5.98,东部为7.72、中部为5.38 、西部为4.68,东西部相差3.04。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政府投入少,而且管制更多,非市场因素长期存在,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效率。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市场化进程十分缓慢,由于价格波动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影响农民的收入,种粮积极性下降;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已成规模,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缺乏医疗、保险、卫生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且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还相当缺乏,这一切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

(四)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目前,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3%,集中了全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地域,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土壤沙化严重,导致草原退化严重,沙尘暴频频发生;黄土区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单产产量低;西南地区山多地少、土质贫瘠,耕地零碎,沙漠化严重,不利于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耕作;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民居住分散,游牧式散养放牧。这一切既是西部地区贫困的原因,也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突破的自然条件制约。

三、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西部地区必须认清区域的特殊性,并从其制约因素出发,在有限的领域内抓住核心问题进行重点突破,扎实稳步推进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以结构的转型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厚实的产业支撑,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提高农业效益,不断增强西部地区农业竞争力,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二元结构及社会结构的转变。(1)农业结构转化方面: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多样化的畜产品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经营,提高其附加值,增加环境脆弱区农民的收入增加;加快发展优质棉花、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烟叶、茶叶等具有传统优势产品的生产,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条件较好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围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技术、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高效低成本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储运技术等进行重点攻关,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2)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方面: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作为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来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开发农村房地产和特色旅游等新兴产业;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3)社会结构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建设,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即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而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建立一个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一体的新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

(二)以制度创新为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创新必须服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通过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致力于经济总量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在新形势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解决制约农村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彻底改革传统经济社会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制度。(1)加快市场化进程。改变农村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经营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进入市场,逐步建立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仍在阻碍着劳动力的畅通流动,是限制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因此,要按照公平的原则,从制度上疏通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基础上,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有序转移,从机制上创造农民收入持久性增长的源泉。(3)探索新的土地制度改革途径。“土地政策的底线是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不让农民失业”[5]。在保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耕地保护政策,积极探索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化中的土地利用和流转政策,解决土地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分户经营与产业化、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完善农户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将农地使用权独立化为使用者的财产权,建立并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协调机构、土地流转的法规条例及相应的监督管理组织,土地金融组织以及其他必要的配套服务组织和设施系统。(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服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老女儿童的福利、社区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等。(5)加快农村产业组织的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是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途径”[6],对于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分散小农和农村中小企业,组织各类产业协会,可以节约分散闯市场的交易成本,并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塑造品牌和人才培训、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联合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实现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联合自治或自律、自强、自卫,从而有利于加快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结构的转变,这一结构转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产值比例的上升、农业产值比例的下降,这是工业化过程。二是农村就业人口比例的下降和城市就业比例的上升,这是城市化过程。在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和农村也有自身的发展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和城市是重点,而当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注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7]因此,在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1)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西部地区要通过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作为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培育。且农产品加工与西部地区劳动力过剩和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因此,西部乡镇企业应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涉农产业,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发展优势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及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通过乡镇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实现离土不离乡。(2)加快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西部乡镇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城镇的集聚效应,将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良机。趋同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互组合,筹集资金,组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中型集团和公司,增强竞争力,占领市场;新兴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城镇的优势,做好市场调查与定位,赢得市场份额,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小城镇是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充分利用西部的各种现实或潜在的优势,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小城镇,使之与西部的大、中城市一起构成强大的城镇体系,推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以政策支持导引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工农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必须要求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这就需要以政策支持导引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1)公共财政政策支持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西部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的结合,切实解决好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及社会公正,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国家要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统筹城乡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交通网络建设。其次要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对于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中非经营性或关系国计民生、社会效益非常大的项目,仍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除此之外的建设项目都应允许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2)通过教育政策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人口素质的提高。首先,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让每个农村儿童和青少年都能享受义务教育。其次,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满足农民发展致富、创业致富的需求。最后,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保平.西部二元工业化及其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04(1):63-67.

[2]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8.

[4]高新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五大障碍及其突破[J].兰州大学学报,2006(3):82-87.

[5]王东京.保护耕地不单是经济问题[J].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4):22.

[6]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译本)[M].林毅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9.

[7]洪银兴.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途径,转轨阶段改革与发展的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9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基于流动性的城镇居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分析 下一篇:公司治理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