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

时间:2022-10-30 04:12:3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

【摘 要】培养平民情怀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有必要从日常的教学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平民因素”,并且凭借这些“平民因素”,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平民情怀,铸造学生的平民人格,为学生未来成长为优秀的平民和树立服务平民的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平民情怀 平民人格 人生理想 生命状态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泛指普通的人,区别于贵族或特权阶级,按我的理解,“平民情怀”就是用心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真诚地尊重并自觉地维护普通百姓的各种权利,不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普通人为耻,并且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质量为己任的美好情怀。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首先自己要有平民情怀。只有有平民情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平民情怀的学生。很多人都说,在学生的一生中,在所有的科任老师中,语文老师往往是最能够影响学生的。我们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使命,并把这种情怀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平均分、及格率、名次,只以培养出几个精英学生为目标并以此为荣为傲,而忽略自身的素养和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质量为己任的美好情怀,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培养出富有民族精神、生命意识、平民情怀的学生呢?

我们有必要从日常的教学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平民因素”,并且凭借这些“平民因素”,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铸造学生的平民人格,为学生未来成长为优秀的平民和树立服务平民的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学习《背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善良温情的平民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学生才不会觉得《背影》中的父亲不够高大、威猛和有力,才不会埋怨他没有本事才让家道中落,才不会觉得他的颓唐、嗦、臃肿与传统审美中所推崇的硬汉完全不相吻合,才会体会到父亲面对着几乎家破人亡的惨淡光景无力回天的辛酸无奈,也才能理解他硬要艰难地翻过月台去为“我”买橘子的让人潸然泪下的关爱之情,也才能理解“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朴实话语中有多少人生的辛酸、倔强和挣扎,才会理解这个标准的穷爸爸在岁月的风刀霜剑的逼迫下却始终没有褪色的爱,他是个穷爸爸,但他给孩子的爱却如山如海,感人肺腑。

在学习《我与地坛》时,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坚韧隐忍的平民情怀。那位隐忍、善良、坚韧而又苦难的母亲,她顽强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为儿子耗尽了所有的光和热,她活着的时候眼里饱含热泪,猝然离去的时候也死不瞑目。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感受和理解这位苦难的母亲在不幸的命运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英雄般的勇气和坚强、忍耐、感天动地却又毫不张扬的爱是怎样的催人泪下,她完美地诠释了母爱,她用生命谱写了一首爱的绝唱。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让人看到这样的母亲养育出来的儿子才能在命运的无情重击之下还能撞开一条走向幸福和成功的路。

在学习《荷花淀》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内敛含蓄、爱家爱国的平民情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水生嫂的那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读出水生嫂的贤惠、内秀和美感。她不是像王熙凤那样泼辣大方的女人,“家里怎么办?”问得智慧而含蓄,里面有撒娇、有挚爱。内秀比泼辣大方更有蕴涵、更有深度,让我们觉得月色下、水面上的水生嫂既美丽又贤惠,比荷花淀上摇曳多姿的荷花还要美丽动人。当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们能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在学习《项链》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诚信勇敢的平民情怀。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可是路瓦裁先生在妻子丢了项链之后,没有责备、怨恨妻子半句,没有抛弃妻子,没有放弃婚姻,没有逃债,没有耍赖,而是和妻子患难与共,同心协力、无怨无悔地诚实偿还巨额债务。玛蒂尔德在大难临头以后,不躲不跑不赖,没有自杀,没有想过任何歪门邪道,没有一丝利用自己过人姿色去弄钱还债的念头。她毅然决然地从小资产阶级妇女的空中楼阁里走了下来,辞掉女佣,挽起袖子,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勤劳、勇敢、粗壮、有力的劳动妇女。他们夫妇用十年的辛劳和汗水终于偿还了对他们来说近乎天价的债务,可钦可敬可叹。

在学习《祝福》、《边城》时,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弱小、怜悯不幸的平民情怀。有了这样的平民情怀,学生才会在听到《祝福》中的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讲述阿毛的故事时为她的不幸、为她的悲痛、为她的命运真诚地洒下同情的泪水,在怒其不争的时候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有了这样的平民情怀,我们才会在看到《边城》里那个在古老的渡口上痴情地等待杳无音讯的心上人归来的翠翠时,心灵才会受到震撼和感动……

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体验平民的人生苦难,不能理解苦难,就不可能体验真正的幸福。现在的中学生也喜欢说苦难,但他们的苦难常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青春困惑。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借助经典,让学生触摸真正的平民的人生苦难,为学生认识生命开掘绿色通道。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被迫或者是自愿地远离人生苦难。所以,我们在教读这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人生苦难其实是生命的常态。理解苦难的必然性,敬畏生命的苦难,就是正视人生。学习此类课文,我们要通过真实的苦难平民众生相让中学生懂得:没有苦难的反衬,幸福就没有鲜艳温润的颜色。来自于大地的苦难歌谣往往就是生命的歌唱,他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无病和故弄玄虚。体验苦难和追求幸福并不矛盾。培养“苦难意识”、涵养“苦难情怀”就是为自己走向幸福的青春奠基。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时事让学生了解当代平民的喜怒哀乐,学生的心弦就可能被真正地拨响。人生的苦难掩饰不住人性的光华,或者说,人生苦难恰如生命的神秘黑幕,更加映衬出如星辰般璀璨的高贵品质。平民百姓不一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却能常常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深刻反省。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绝不丧失做人的根本。可以说,底层人物的生活往往脱不了灰色的背景,但是投射出来的却常常是暖色的人生。因此,在对苦难的突围中感悟人性的美好,往往更能够激发年轻的灵魂对真善美的思索。

人教版教材就是一本普通百姓的列传。我们看到了百姓们平凡甚至卑贱的地位、平淡甚至扭曲的人生,但我们也看到了这里从来不缺少忠勇、仁义、坚韧和理想。他们确实卑微,但他们是最为鲜活饱满的生命群体。在为帝王将相做正史的时候,粗陋的历史大筛子往往选不中他们,但历史绝不可能绕过他们。而读出这些普通百姓的丰富和美好,反思这些普通百姓的命运和前途,我们就将获得一种信念:敬畏平民就是敬畏历史,思考平民的命运就是思考民族的命运。而如果我们能够往年轻学子的心中灌注这些来自于底层的美好元素,学生们的心中自然会升起热爱百姓和服务百姓的浩然正气。培养平民情怀不是空话大话套话,它体现在具体的文本解读和教育教学细节中。我们要通过经典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爱平民百姓需要更博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更深刻坚定的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更要不断地加强对百姓身份的认同,对百姓生活的理解,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对百姓情怀的敬畏。

我们除了以教材为基点着力外,还应该适当发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感悟百姓的艰难和伟大。我们还可以把平民情怀的教育贯穿在高中三年的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主题班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把平民情怀的教育进行到底。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语文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平民、了解平民。可以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开动脑筋,通力合作,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谋生实践并感悟社会的世态人情。

总之,培养平民情怀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热爱平民、造福平民的理想。一个小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仰担当,那么他的心灵一定是贫血的,甚至是冷血的。走向底层,了解底层,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都依旧热爱底层百姓、以底层百姓为荣,这才是生命中的大爱和大智慧,才能生长出足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足够丰沛的生命能量以抵挡生活的风霜刀剑。而也只有这样的情怀,才能让我们超越庸常的生活,在凡俗的人生当中永远保持高迈的人生理想和生命状态。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 下一篇:班刊: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