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重视化学思路的教学

时间:2022-10-30 04:04:50

新课改下重视化学思路的教学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中重视思路教学,应该用“思路教学”引导学生去学习、去领悟和思索,培养学生对化学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正确解决化学综合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思路;课堂教学

一、授课时,要让学生知道教师的讲授思路

思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授课时把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变成学生听课的思路.两者只要能同步,教师会觉得教的轻松,学生也会感到学的愉快,教和学就会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参考资料,能够做到每节课的主线和知识点突出,使学生的思路能按照主线和知识点去展开.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准,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要多想想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是否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空间、时间.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现有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为出发点,认真安排教学过程,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找到存在的问题,不能中断学生的思路.例如,学习必修1“钠”这一节内容时,按照教材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讲课思路:“教材通过实验具体研究钠的性质,推出钠的存在和用途.联系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后归纳出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体现出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抓住中心主线,指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索,这样就显出了教材的关键,让学生觉得思路清晰了.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一条学习物质思路,可进行预言和推测某些物质的存在及性质.

二、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剖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是阅读.阅读中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要知道学习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主要是了解怎样掌握这些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思路的教学.主要做法是:一是让学生阅读全文进行小结,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自学并进行讨论,让学生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例如,学习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知识点时,让学生阅读全文并熟读,进行对每段内容概括要点,引导学生注意教材的编写思路——学习结构、性质、用途.三是提出“教材中是如何讨论和分析这些问题的?”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再去阅读,学生有意识地领会到本节内容主要是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具体方法是:有机物讨论结构时,一般指的是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讨论性质时具体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材中是通过几个实验,帮助理解化学性质;用途是表现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三、解题时,要帮助学生探求解答的思路

化学习题浩如烟海,也多如牛毛.为防止学生题海战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认真选题,分析题目中的因果关系,让学生能掌握题给条件,由表及里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去分析化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条理.让学生得到解决化学问题的正确思路.具体做法是:一题多变,活跃学生的思路;遇到难题,巧设台阶,逐步提问,分散难点;一题多解,开拓学生的思路.

四、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思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例如,在学习乙醇和钠的反应时需要进行实验,在实验前提出:“比较乙醇与钠、钠与水反应时,反应现象有什么不同?做一做实验,寻求理论解释.”问题提出后,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激发了他们去观察实验的过程.这时,教师应该讲清观察实验的思路:一是实验现象有哪些不同?二是涉及哪些化学原理和知识?实验的进程和问题的不断提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索,促使对实验研究的浓厚兴趣.这时,教师要讲清研究这些现象的关键知识是水中的氢原子活泼性比乙醇中的羟基上氢原子强,而乙醇与钠反应中钠沉在乙醇中是因为钠密度比乙醇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形成了“从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到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一条研究化学实验的思路.达到了培养思维,发展能力的目的.

总之,思路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运用恰当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巧妙地记忆、系统地整理知识,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敲开学习化学知识的大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帷幕在我们面前已经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由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新课程教育改革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策探讨 下一篇:优化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