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30 02:12:25

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因素。方法 对48例住院期间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影响老年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与患者基础疾病、复苏开始时间、开始电除颤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结合老年患者CPR特点,早期识别心跳呼吸骤停,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电除颤及气管插管是提高老年人CPR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本文对48例在我科住院期间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的心肺复苏(CPR)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期间发生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共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8.56±7.48)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30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心律失常6例,脑出血4例,脑梗死4例);非心脑血管疾病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糖尿病4例,支气管哮喘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带状疱疹2例)。

1.2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呼吸停止;②心电图示室颤或心脏停搏;③排除心肺复苏禁忌症。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2005年国际CPR指南的原则下规范抢救,行胸心脏外按压,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由助手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需要时电除颤,根据情况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心电监护并监测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参数;酌情给予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药物。

1.4 复苏成功标准 经CPR后患者出现自主心律(包括窦性心律、结性心律),血压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出现以上情况视为复苏成功。

1.5观察指标 比较CPR成功率按不同因素分组时的组间差异,分析患者基础疾病、复苏开始时间、开始电除颤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对老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成功率的影响。

1.6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不同病因 、开始CPR时间、电除颤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的CPR成功率比较如下。

心脑血管病成功9例,失败21例,成功率30.0%;非心脑血管病成功11例,失败7例,成功率61.1%。CPR开始时间5min成功4例,失败22例,成功率15.3%。电除颤时间6min成功6例,失败18例,成功率25%。气管插管时间10min成功5例,失败18例,成功率21.7%。两组相比,均P

3 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目前仍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CP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的主要措施,CPR的水平代表急诊急救医学水平,其成功率的高低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1,2]。本研究从老年患者原发疾病、CPR开始时间、开始电除颤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四个方面对其CPR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占62.5%,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低于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P

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患者CPR的成功率主要与原发疾病、CPR开始时间、开始电除颤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等因素有关。早期识别心跳呼吸骤停,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电除颤及气管插管是提高老年人CPR成功率的关键。但因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尤其多伴有骨质疏松,胸外心脏按压时胸骨和肋骨骨折发生率也会增加[7],使得其CPR与其他年龄人群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不断探讨老年患者CPR特点,总结有效经验,提高老年人CPR成功率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李春盛,杨铁成.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3):278―280.

[2] 杨露.老年人心肺复苏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29.

[3] 胡文辉.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9):1353.

[4] 梅勇,张劲松,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3):186.

[5] 木丽华,徐彬,孙卉,等.266例院前心肺复苏临床分析和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71-172.

[6] 阿记.急救心肺复苏效果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60-161.

[7] 张俊梅,霍霞.老年人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2):136-138.

上一篇:基层社区人工流产原因分析 下一篇:银杏叶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