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30 12:25:45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摘 要: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环节,力争达到集知识、情感、能力于一体的教学效果,不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从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入以及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面对初中地理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习兴趣;主体性;注意力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今的教学需求了,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地理教学的需要。以下是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探索。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内容。资源是人类以及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矿产、空气、水和土地这些资源环境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后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水资源污染、滥砍乱伐、无计划开采、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这些话题随处可见,教材中也用大量的图片和篇幅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其次,人口观的教育内容。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资源虽然是最宝贵的资源,可是人口增长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教材中对人口数量激增对社会发展和环境带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最后,生产生活观的教育内容。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工业生产的类型、农业生产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各区域气候和自然环境都相距悬殊,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介绍的生活浪费、工业耗能、大水灌溉、草地无节制放牧、森林过度开垦等问题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二、提高课前导入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了一半,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兴趣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提高课前导入的艺术性,调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力求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古诗词导入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在中国一直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古诗词作为中华的瑰宝流传于世,同时也是学生的必学科目之一。在千年的传承中,古人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深情融入诗词中,既歌颂了祖国之美,又抒发了爱国热忱。教师要善于借鉴诗词韵味,启迪学生情感。例如,在描绘内蒙古大草原的特征时,可以利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现草原蓝天碧草的景致,借用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泰山高耸雄伟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富有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再如,利用趣味故事导入教学法,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脍炙人口的趣味故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学生为对象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可度和亲切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动力,不需要教师的督促,学生也能自觉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湖泊与河流的相关知识前,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的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增强对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随后,在课堂教学中,将时间和讲台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上充满不同思维的碰撞,同学之间相互评比,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最后,教师再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点评,遵循多赞赏少批评的原则,培养信心,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将动力转化为行动,内化知识,强化能力。此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启发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提出有效问题,并通过自主分析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技术优势,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可以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将处于不同时空的地理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结合必要的解说和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情感效应。例如,在教学“长江”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优美的《长江之歌》,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长江的雄伟壮观,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台湾省”时,可以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并播放台湾的名胜古迹,紧紧抓住学生眼球,顺利引入主题知识。教学结束后,再播放《想回家》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台湾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总结利用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颜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2]卢发胜.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7).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溪东中学)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 下一篇:巧用有效的评价,培养快乐、善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