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

时间:2022-10-25 11:11:15

如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地实施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手段。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关键词:语法教学;创设情境;虚拟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使用,有意识地把语法学习引导到训练和交际上来,创设符合真实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语法更加的形象化、实践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的语法学习和交际能力都能提高。

一、在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即在教学中必须要突出英语语法的交际功能。为实现这一目的,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量采用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情境教学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真实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教学手段,其意义表现在: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法,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2.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育不仅要把基本的课程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在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情境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关注到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语法教学情境如何创设

1.利用语言描述来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不由自主地自觉地融入进语法课堂。

2.开展活动,创设语法情境课堂

创设活动情景进行学习语法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彻彻底底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活动形成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避免对语法点的死记硬背,机械而枯燥的语法练习,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3.语法课堂创设直观情境

为了使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可借用实物等进行语法教学,把难懂的语法点进行形象具体化,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纯的学习语法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而情境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创造了听和说的机会,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

4.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法教学情境

在语法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成为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主体。

5.语法课堂创设虚拟情境

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描述,提供几幅简洁的画面,故事与画面相结合,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例:在现在进行时语法教学的时候,教师创设一个虚拟情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The day on my school,给出四幅简笔画:(1)闹钟响,从床上爬起,拿起衣物准备穿上的动作;(2)马路上,公共汽车正在行驶,边吃早餐,边等公共汽车;(3)到达学校,钟点指向7点,画面上有课桌、书籍等用品以及其他同学;(4)空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他们的学习情形。学习任务:一名同学站起来,讲述自己在学校的情形,其余学生猜他在哪所学校就读,讲述要点:叙述的学生要使用现在进行时,但要自然、合理、流畅;猜测的学生要使用讲述者原句,作为依据进行猜测。激励机制:现在进行时句子使用最多、形式最多、意义最完整、准确度最高的叙述者可以获奖。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若对课堂时间管理不够周密,则可能导致情境教学“偶尔”走样。语法教学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同时具备包括交际能力在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情境教学中的一景一物一活动,只有经过教师的认真思考和细致准备,才会创设出适宜的情境和高效的课堂,从而使情境更好地为语法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陈集中学)

上一篇:以生为本,创设精彩课堂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