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电工实训教学的尝试与探讨

时间:2022-10-29 10:57:23

技校电工实训教学的尝试与探讨

摘 要:技校电工实训教学改革是加强技工院校电工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教学尝试,从多角度探讨了技校电工实训教学。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工实训 实训教学

电工操作技能训练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的必备环节,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

一、在技校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尝试

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笔者在电工实训课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信心

首先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新知识能用心去领悟、扩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渴求感。从简单做起,对学生多加肯定。将每次实习工艺突出的学生的组装线路作为下一次同学实习的工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产生良性效应。

2.以学生为主体,上“活”课堂

(1)遵循“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技术工人,就要遵循“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只需适度引导和组织,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者。

比如,学生初次接触实习,存在对电的惧怕而缩手缩脚。这时,教师应加强引导,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外,过应鼓励学生多动手。

(2)变“活”实习课堂。学生在获得合理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地进行练习,从而使学生接触的新知识、新技能始终都是开放的。“套餐”式的课程结构已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口味”,学生更喜欢“点菜”,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操作技能。根据各人的情况,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实习任务,使课程更具有弹性,变得更“活”。

3.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联系生活,注重实践。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的感受不仅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

(2)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把教学过程视为交往过程,让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这种交往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沟通与合作,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3)培养良好的实习习惯。在实习中,必须培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态度。检修课上,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让学生分析并排除故障,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4.采用模块教学法

采用模块教学法,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常用线路如一般照明线路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及检修。

5.明确评分标准,提高工艺水平

成绩评定包括三部分:

(1)综合考试成绩。综合考试即传统的知识性考试,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2)平时操作成绩。在成绩评定时,要注重学生的实习操作评定,可以细致分析总结学生实习安装的配电板,并让每个学生和各组同学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操作技能、技巧。

(3)实习报告成绩。指导教师指导和审阅学生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做出书面评语并评定成绩。实习课题结束后写出实习工作总结,建立个人实习档案。

二、对电工实训课教学的思考

1.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

2.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并重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进度等,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要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知识讲座、技能大赛等。

总之,实践性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 下一篇:机床夹具——分度装置设计讲解的关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