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调查 23期

时间:2022-10-29 08:43:48

宝马3系

周先生 / 北京 / 7个月 / 6500公里 / 总第2回

宝马3系是我心仪已久的车型,提到328i后我倍加爱护,头2000公里一直保持发动机转速在2500rpm以内耐心驾驶,没有使用S挡和运动模式。2000公里后,我在路上不时提高发动机转速,在机油温度正常时(328i没有水温表,用机油温度表代替了),让转速瞬时上升到4000-5000rpm,随着转速的上升驾驶乐趣如约而至,此时如果使用运动模式,液晶屏上会跳出运动组合仪表——功率表和扭矩表。这个设计我觉得很有趣,我在加速时大概用到过300Nm的扭矩(最大350Nm),多数时间两个表的指针都在很低的位置上徘徊,说明发动机还有较大的后劲。与2.0T 的迈腾比较我觉得在开得快一点的时候328i显得比较细腻,而迈腾可能会显得有一点点粗鲁。当然世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经过这段时间使用我觉得328i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一个是自动启停功能不实用,这个功能随着每次点火自动开启,我每次都要关闭它,有点麻烦!另一个可能是因为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怠速时发动机声音有点像柴油机,且在冬天冷车点火后振动大,有时不稳定。迈腾也是缸内直喷,相比328i要安静得多,且冷车时很稳定。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对328i有一点印象了:如果喜爱驾驶,爱开得略快一点,328i的确名不虚传,驾驶起来乐趣无穷。它能带来前驱车不能带给你的驾驶体验!它的一点儿缺点完全可以忽略!可以说328i在宝马的产品里是最具宝马特点的车型之一;如果喜爱四平八稳的驾驶,这辆车虽然也没什么大缺点,但和比它便宜不少的中级轿车比较就显得既不够安静,上下车也不算特别方便。不方便是因为座椅设计得低,对爱驾驶的人是好事,对平稳驾驶的人来说可能意义不大,但会给老年人上下车带来一点点麻烦。

北汽2024

张先生 / 北京 / 10年 / 76000公里

这车是北汽生产的BJ2024Q1F1,有个名字叫“战旗”,是这个系列里的高配车。它比普通版的车要更长、更宽,车体是一体式的铁壳子,有空调和转向助力,刹车也由四个鼓式刹车变成了前盘后鼓。

因为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BJ2020,就可以和这个BJ2024做个比较。一体式的铁壳子按说应该密封更好,可冬天一开总觉得后腰发凉,仍是四处漏风,仔细看钣金还不如老BJ2020,大跨度的地方不平整。一次天气好,在车里睡了个觉,一翻身才发现从后门的门缝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地面,于是给全车加装了密封条,并给发动机盖进行了隔音,整车的密封和隔音的效果才有了改善。由于有了助力,方向盘个头也大,转向倒是很轻松,转向的虚位仍然很大,没开过这车的人估计连跑直线都困难,开起来就像是抗战片里的驾驶员,不停在晃动方向盘,更换了一个转向机后略有好转。前轮刹车改成了盘刹,但效果改善并不明显,仍然需要抬起腿来往下踹。离合也一样锻炼身体,必须把整条腿抬起来用大腿的力量才能操作顺畅,同时抬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肌肉力量温柔地找到结合点并适当加油,否则车子就会“愉快”地跳跃起来,仿佛不停在轧过减速带。

发动机从492进化成了491,挡位也从4个前进挡变成了5个,但是动力的变化从驾驶上感觉不大,提速仍然很慢,车辆的最高速度也没大变化。说明书上称2024可以开到时速110公里,有人声称跑到过130-140km/h,实际情况是超过90公里时速,车辆的所有部件都会发声向你提出抗议,后桥的噪音更是大得吓人,所以我一般就是以90公里时速让过一辆又一辆的大卡车。车子虽然跑不快,但是低速很有力,一般的马路牙子,一挡不用加油就能慢慢爬上去。油耗一般在15L/100km,但最好别开那不给力的空调,制冷效果一般却能导致油耗大幅上升。暖风的效果可远远不如我们原来的2020,冬天根本暖和不起来,而且不知设计师怎么想的,暖风也从上面的出风口出风,下面就没有出口,和所有车的设计理念都不一样,脚都冻坏了,只能自己接了个管子到脚下。

沃尔沃S40

黄女士 / 河南郑州 / 2年8个月 / 3.3万公里 / 总第2回

我的车,沙滩金色,2.0排量,2012款,智雅版。销售帅哥说比2011款增加了前排座椅加热,副驾驶电动调节,双氙气灯,新的大LOGO,但是取消了雨量感应雨刷和盲点扫描提示。个人感觉增加的配置比较实用,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座椅加热可以让屁屁不受罪。至于盲点扫描,开S40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大用处,也许是我开车向来比较谨慎。

都说欧美车油耗高,我不置可否。郑州这边堵车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了,现在修地铁,整个城市跟震后灾区一样“满目疮痍”。我的车综合油耗不到11L/100km,如果在高速上,车速120km/h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到8L/100km的样子。车子上高速少,基本市内跑,并且夏天空调冬天暖风,雨天经常加热后玻璃和后视镜,偶尔还要“烧一烧”屁屁。所以一吨半的车,一个高转速的“心脏”,这个油耗我觉得是不错了。

S40做工很扎实,不论高速还是市内都很安心,用料叫一个足啊,门沉得不得了,经常需要提醒蹭车的同事门没关好。方向盘也很重,可能是机械助力的缘故,开习惯了也好,不过要是几天不开自己的车,再开的时候总是怀疑自己的方向助力坏掉了。车内高度还是不错的,虽然车不大,但是并没有压迫感,反而感觉很敞亮,表弟身高176cm,开我的车也说很宽裕。还有音响,很不错哦,值得赞扬下。

至于车本身不足的地方也是有的,比如密封,实在是没有偷工减料,密封条有好几层,为什么会比有偷工减料的车风噪还要大呢?还有车内储物空间也太少了,前排连放手机的地方都没有,好在仪表台是以前的设计,我就放那儿了,但是总要穿过方向盘才能拿到,确实不安全啊。如果前排还可以接受,那么后排真是忍无可忍了,门上连个放纸巾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前排椅背上的两个口袋能放两张报纸,或者把中间扶手放下来放个杯子,其他真是一无所有。至于后排的空间,比较适合坐两个成年男性,或者三个身材娇小一点的美女。关于动力和操控,2.0的排量只能说基本够用,买的时候V40的上市已经提上日程了,所以2.4的停产了,只有2.0和2.5T,2.0的起步有点肉,2.4的车主普遍反映要好些,油耗也不见得高多少。操控我觉得还不错,毕竟我不是追求极致操控的一类车主,个人感觉沃尔沃的操控还算比较精准,当然不能跟某些专攻操控的车系比,毕竟“术业有专攻”,总得来说,应该是舒适性和操控性比较均衡。至于保养,也许是人品好,我的车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4S店售后颇为不爽。都是正常保养,保养了4次了,平均下来基本上在折后1000元左右,我心态比较好,凡是跟豪华沾边,没有最贵只有更贵,还算可以接受吧。

南京依维柯

刘先生 / 山东烟台 / 2年6个月 / 34万公里

在歇人不歇马的严酷使用条件下,2年半的时间,依维柯跑了34万公里。车况一直很好,发动机至今不烧机油,动力也很充沛。这车最大的特点是发动机采用了电喷高压共轨,增加了电脑控制,同样的转速下更稳定,而且噪音很低。四式刹车,不但增加了真空助力器的尺寸,而且还有个真空储气罐,刹车随点随有,感觉比俺的高尔夫刹车都好,极大提高了驾驶员的信心。

说说缺点吧:安全带的设计很不好。以前老款车的安全带锁扣是与座椅平齐的,随手一拉就能扣上。现在安全带锁扣的钢丝短了好多,离地板高出20cm左右,正好在座椅和地板之间,系个安全带最少要使劲拽两把才能够着,而且安全带锁扣下的钢丝绳还晃来晃去,想在行驶中系上有一定的难度。水温控制不是很好,夏天温度偏高,经常能到95度左右,到了冬季水温基本在70度左右徘徊。电喇叭就安装在左前轮前部,防水护板却给取消了,车轮飞溅的水直接淋在喇叭上,造成喇叭过早损坏。暖风机的调速电阻不耐用,好多车都坏过,修理时发现由于线插的温度高,都融化在一起了。水箱盖是全铁材质的,几乎年年要更换。

除了正常的保养,在20万公里前,没更换过大的配件。24万公里左右,更换了离合器摩擦片,压盘应该也是老化了,踩踏的力度重不说,而且起步特别是倒挡起步抖动严重。27万公里左右第一次更换了后轮刹车片。配件的标准化不是很好,跑到60公里左右车辆抖动严重,经检查是传动轴的十字轴轴承和吊架轴承损坏,于是更换。29万公里发电机不发电了,只要启动车辆就开始自动高转速,经检查是碳刷滑环磨偏,更换了碳刷后仅仅跑了一个星期,就又不工作了,只好更换总成。30万公里时为保证车辆技术状态完好更换了四轮轴承。34万公里左右发动机后部有个铁质水管锈穿了漏水,更换相当费事,要把发动机落下来更换,折腾了两天多才换好。

大众新迈腾

李先生 / 辽宁昌图 / 5个月 / 4500公里 / 总第5回

在春节过后把我开了4年的朗逸置换成了迈腾。过程非常顺利,沈阳的大众4S店还是很高效的,赞一下。到现在新车开了5个多月,感觉很棒。确实有升级的体会,无论在动力上还是舒适度上,都有很大的飞跃。

当初考虑换迈腾就是因为新款确实很优秀,外形就对心思,咋看咋舒服。之前一直开手动的朗逸,对大众的欣赏是一成不变的。迈腾的优点很多,坐到驾驶座上就感觉很高档,车身比朗逸大了一圈。中控台很奢华,走的是高档路线。座椅宽大,高度适中,坐着没有累的感觉。后排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越级了,跷二郎腿都很容易。我这款迈腾是1.8TSI,动力很充沛,很有信心。起步时就能感觉到动力很大,大众的设计很贴心,怠速很低,等红灯时挂在D挡上不用刻意踩刹车。DSG双离合变速器真是好东西,换挡超级平顺,我曾刻意体验过换挡的过程,真是舒服,升挡很积极。我在一条刚修好的国道上拉过一次高速,7挡后速度轻轻松松就到了130km/h,再点油门,后劲儿依然很足,油门有种踩不到底的感觉。迈腾的刹车也很舒适,强度控制得特别好,高速时踏实可靠。

“升级”真是全方面的,除了动力和舒适度,还有就是油耗了,开朗逸时平均8L/100km,新车已经开了4000多公里,油耗算一下至少得13L/100km,期待首保后能下降点吧。也有些不适应的地方,这车是电子手刹,相比传统手刹好像过于简单了,始终有点不放心,这可能是强迫症吧;流线型车身导致前面底盘有点低,已经刮过一次路边石了,真心疼啊;车身长接近5米,在倒车入位时得特别注意,就怕碰到后面的车,还得慢慢适应。

丰田汉兰达

郝先生 / 北京 / 2年2个月 / 5万公里 / 总第2回

前年家里考虑买个SUV,便开始精挑细选,到底哪款车更适合自己,当时看了上一代CR-V的顶配和精英版汉兰达,首先就看中了汉兰达宽敞的空间和霸气的外观,配置什么的很多后期都可以加装,比如导航、真皮、倒车影像等等,所以低配就够用,便选了它。在这两年里,一直都是平稳地驾驶,从没狠“造”过,保养也不马虎,它也从没闹过毛病。

汉兰达的驾驶感觉一直都是很平庸的,悬挂很软偏向舒适,方向盘有些虚位,并线时打的角度要稍大一点,动力完全够用,有时候深踩下去也会有惊喜,虽说是2.7的排量和1.8吨的重量,但也丝毫不会有肉的感觉。两个大反光镜视线相当好,并线感觉很安全。怠速时车里很安静,不看转速表不知道到底打着车没,但是开起来之后隔音就一般了,风噪、胎噪、发动机的声音全出来了。这款车我觉得有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油门调校过于灵敏,起步时轻点一下油门都要往前窜,经常弄得车里人前仰后合,而其他的自动挡车就不会这样,我认为这一点就给舒适性大打折扣。

配置确实对得起它低配的身份,但也不能太寒酸了。30万元的车还是手动空调,手动布座椅,没有车辆综合信息的显示屏,仪表盘信息很有限,性价比确实比不上人家韩系车。但安全配置还是很不错的,6气囊加上车身稳定系统还是很厚道的。

凯迪拉克XTS

编辑部 / 北京 / 3个月 / 8000公里

在被布拉德皮特反复在各种场合的“狂轰滥炸”之后,凯迪拉克XTS的未来理念先于这台车影响了我们。以至于车来之后频繁转手,大家都踊跃试驾。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季度里有超过70%的编辑参与了此次测试。

第一感觉很重要

柔软的沙发座椅,低音轰鸣的音响系统,这些在客厅里面的摆设被凯迪拉克搬到了XTS车上。每次开它出去都不觉得路途遥远或者堵车烦躁,因为我已经很难在别的场合,能够独自一人慵懒地欣赏苹果手机上长长的歌单。XTS提供了2个USB接口,而且蓝牙连接播放音乐也很方便,不知道这算不算美国车对苹果产品的特殊兼容。在经过了一路狂奔的岁月之后,每个人对车的操控性能都不会太苛刻,自己舒适的同时,让同车人也舒服,这是XTS的重要性能,也是我在离别时想起它的第一感觉。(周志华)

完全颠覆传统美系轿车传统

XTS姗姗来迟,不过它绝对是冲着ABB们来的,经过几个月的完整体验,我觉得XTS最令我满意的地方是完全颠覆了传统美系轿车的设计及驾驶传统,又不同于欧洲车那么重视道路感觉,它在舒适性和稳定方面有自己的理解。内饰不像欧系车那么循规蹈矩,而是用大量高科技装备武装全车,工艺水平也在接近主流豪华车的阵营。不过除了优势,还有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2.0T发动机的城市油耗并没有标定的那么理想,可能与多人驾驶有关,同时CUE的理念很先进,但目前能够实现的功能和操作便利性还有些问题,不过在新的ATS上经过进化的CUE有了明显进步,需要给通用一点时间,把这套车联网系统变得更强大。(程凯)

长途舒适惬意

XTS长途驾驶起来还是舒适惬意的,尤其是不开车的那些人,能找到各种不靠谱的姿势与XTS相处。CUE系统为车辆和车内乘员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更丰富,更简单,重要的是提升了人车交流的兴趣。要说XTS多有个性,我多喜欢它,这个真没有,但它对于主人的各种伺服状态,足以让很多人倾心。(朱熙)

我相信在念到本文标题时,绝大部分朋友都会不自觉地接上下半句——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确,三个月时光短暂,C4L很快就要跟我们编辑部说再会了,然后上市半年多的这款雪铁龙冲量车型,面对的却是要尽快实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局面。

1.8L后发先至 主攻家庭用车市场

其实,C4L最早上市的是1.6L自然吸气和1.6THP涡轮增压的车型,但是由于1.6L仅提供手动车款,而1.6THP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家庭用户中又并非主流之选,因此销量成绩并不算好。于是,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东风雪铁龙及时推出了一款更加适合家庭用户的1.8L车型,它同时拥有手动挡和自动挡车款,无疑是拉动C4L销量的主力车型。这次与我们编辑部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的,就是这款最新的C4L 1.8L自动挡车型。

与之前曾试驾过1.6T C4L响应迅速、运动感较强的驾驶特性不同,1.8L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的动力输出更加强调柔和平顺,轻踩油门加速,发动机的转速始终维持在2000转左右,脚下稍微加力,6AT变速箱就会积极地升挡。在强化了平顺性与舒适性的同时,C4L也提供了更加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这一点也在我们长测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于北京“首堵”的名声,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要在北京市区作为一个合格的代步车,必须要有过硬的燃油经济性做保障。C4L果然不负众望,在为期三个月、行驶里程逾4千公里的长测过程中,油耗基本保持在百公里8升多一点,令人满意。

回归主流 舒适与配置是优势

如果说C4L的外观设计还算稳中求变,将凶狠与凌厉隐藏起来,更多展现出“讨好”中国消费者审美的态度,那么,C4L的内饰就完全将法系车浓郁的运动风格毫无保留地挥洒出来。再加上严谨的做工与扎实的用料,编辑部的同事们多数都认为在这个价位区间鲜有出其右者。这里不得不说一句的是,法国人终于放弃了前几年一直坚持使用的中央固定式方向盘。特立独行固然没错,但回归主流,扩大在华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才是在欧洲遭遇销量下滑的PSA所亟需做到的吧。

作为长测车被编辑们津津乐道的另一个优势,就是C4L的座椅。C4L的前排座椅有着非常不错的舒适性,座垫比较长,可以保证大腿得到更多的支撑;前座的椅背宽大厚实,可以让任何身材的人都坐着很舒服。另外,前排座椅还具备一定的侧向支撑,虽然不能支持激烈驾驶,但在一般的转弯时,厚实的座椅侧翼可以为倾斜的身体提供较好的支撑。后排空间也是家用车的一个重要内容。得益于2710mm的轴距,C4L的后排乘坐空间表现不错,身高中等的成年人在后排翘个二郎腿是没有问题的。造型别致的后排头枕不仅抢镜,也确实提供了舒适的颈部支撑,难怪不少乘客都在后排进入了梦乡呢。

我们这些天天与车摸爬滚打在一起的汽车编辑们,对倒车雷达、倒车影像、无钥匙启动、GPS导航等这些略显“豪华”的配置,可能并不那么在意。但对于国内大多数车主来说,在选购爱车时,普遍存在着重视配置与品质的消费观念,也许雪铁龙就是看准了这样的机会吧。

周志华

雪铁龙的车和我摸过的大部分法国车一样,浑身上下充斥着个性化的元素,即便它的用途是给一个家庭充当日常代步车,C4L即是如此。从外面看有凹进去的后风挡,车内方面,点火键非常规地放在左边,后排座椅头枕还带侧向支撑。在开了一阵之后,我开别的车都会先做出一个多余动作:坐上驾驶座后,左手伸出来摸索一下,想像C4L一样按按钮打火!需要吐槽的是,从凯旋时代起就不适应的方向盘中间不动设计已经没了,但是更难以习惯的中控菜单系统还保留得很好!

王彤华

对于外观控的我来说,C4L不是一款外形能拿得住的车型,但却是一款有内涵的车。运动风格的内饰挺吸引人,而且内饰的材质和用料都是可圈可点的。C4L的空间相当给力,特别是后排空间和后备箱,以后带着孩子和一家人出行,无论放安全座椅还是推车都很轻松。不太满意的是它内部的储物空间,唯一的杯架做得太小了,好多杯子和多种饮料瓶都放不进去,而我的三星大屏手机总是找不到能放下的地方。总起来说,C4L拥有宽敞的空间,驾驶的舒适性,是一款挺适合家庭用的车。

上一篇:白宫水军 22期 下一篇:晴雨皆心念 雨中锡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