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6:26:2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思考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旁观,更应积极地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小组活动霞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笔者发现,形式上每个教室课桌的摆放都弃除以前的“秧田式”,改成日前流行的“马蹄型”或“环形”排列,学生环桌而坐,以便分组合作,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少之又少,经常只是一句“下面请大家合作学习”或“请小组讨论”,说得很简单,孩子们并没有学会怎样合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完一篇童话后,请大家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课本剧,5、6分钟过去,有三个小组还无法开始表演,原来他们正为角色的分配而争执不休。如此,因重视形式,缺乏实质,忙的忙,闲的闲,热情的热情,旁观的旁观,合作学习的效果何在?还有些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1.2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是另一种形式的一言堂。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在小组讨论的I忖候,好学生总是等不及其他同学发言,便充满自信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学习略有困难的学生只是附和几声,不但争不到发言权,反而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1.3 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今的课堂常是热闹一片,教师一说合作学习,学生刷地一下全部转过身,教室立刻响起一片讨论声,从表面上米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自主性强,但事实上学生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而是直接吸收和采纳了别人的意见。在听课时常有一个雷同的教学现象,教师一出示问题或某个学生发现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怎么能进行有目的地交流,怎么能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讨论。

1.4 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知识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问题是:教师怎么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1.5 学生间不善分工,不会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在一个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互动的多,互助的少,盲目讨论的多,合作交流的少,表现自私的多,友好分享的多,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2.对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在参与合作学习时,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呵护学生的想象精神,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牢记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不能以“传授者”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这样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2 教师要十分关注小组讨论。对最先结束的小组进行必要的扩充思维训练,对讨论相持不下或不够深入的小组要及时点拨,保证信息交流的质量。同时要合理分配好时间,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问去探索、讨论、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一定收获。尤其要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2.3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新课程标准提侣的足: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又要承认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合作的主要日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

2.4 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作为基本的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纰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问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2.5 学会收集资料,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沦问题,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上一篇: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下一篇:试析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