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9 03:45:53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职校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归纳我国现行中高职衔接的代表模式,探索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职教改革的首要任务,中高职院校作为中坚力量,如何有机衔接,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现行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中国现代的中高职衔接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试点,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各地逐渐形成具有区域性,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多样衔接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独立化培养模式

(1)五年一贯制

五年一贯制模式始于1903年,是我国中高职衔接的雏形。该模式是指全日制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连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模式。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由学校颁发五年一贯制专科毕业证书,毕业证注明“五年一贯”字样,电子注册信息中考生特征写“五年一贯”。

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优势在于缩短了学习时间,减少了学习费用,并且使学生能够连贯、系统、扎实地学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因此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各省市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部分采取在高职高专学校内部实行“3+1.5+0.5”或“2+2+1”分段教学,即第一阶段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第二阶段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培养职业技能;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五年制高职即采取“3+1.5+0.5”,学生在第一阶段结束后还可获得中职毕业证书。四川省则在《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可利用优质的中职校,原则上应是省级及以上重点(示范)中职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转录后的两年高职教育必须在高职高专院校内完成。这与中高职“3+2”分段式培养有相似之处,但高职占绝对主导地位。

(2)高职单独招生

1987年,原国家教委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开启了高职院校对单招模式的探索。高职单招模式是指高职高专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直接面向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设置考试科目,自主命题、考试、评卷、面试、录取的高职教育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中职教育是“中止教育”的桎梏,为文化基础较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升学愿望的中职生开辟了通道。同时,单招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文化和技能并重,也符合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初衷。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职院校共计1327所,其中,具有单招资格院校为894所,占67.37%,招生计划近80万人,成为中高职生源衔接的一个重要途径。

2.分段式衔接模式

该模式以广东省试点的“3+2模式”和上海市推行的“3+3模式”为代表,打破了独立化培养的中高职两个阶段除生源外,均各自为政、独立办学的衔接模式。要求中高职确立共同的培养目标,依各自特点设置衔接专业,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充分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分段式衔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中、高职学校必须联合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采取学分互认的方式合作办学。初中毕业生通过中考后,首先由中职学校招收,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考试合格后取得中专毕业文凭;而后按其在中职三年相关衔接课程学分的平均绩点从高到低排序,由合作高职择优录取;或通过高职院校组织、中职学校协助、教育部门监督的入学测试,进入高职专业继续就读2~3年,成绩合格后,取得全日制大专毕业证,并由高职院推荐就业。

“3+2模式”首先在广东省试点。2010年,广东省试点高职院校10所,中职学校49所,涉及专业18个,招生人数6000余人;2014年,广东省试点高职院校达到46所,中职学校163所,涉及416个专业点,招生人数超20000。“3+3模式”在上海市和江苏省得到推广,上海市的试点院校和试点专业分别由2010年的7所院校、4个专业发展到2014年的56所院校、47个专业,招生计划由480名扩展到5500名,试点项目也由71个发展到422个。通过分段式衔接模式,从中职毕业生中遴选出文化知识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高职就读,对其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也满足了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3.一体化贯通模式

与分段式衔接模式相比,一体化贯通模式真正将中高职教育打通,学生将接受五年系统的教育,即从中职直接升入对口高职,不用再另外参加考试。中高职在贯通专业的课程设计方面,“吃透”五年系统教学内容,并编写全新的校本教材,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中高职五年全部课程。不少学校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加强实训课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对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入学伊始就循序渐进地了解职业、认识岗位,同时也夯实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因为可以直接拿高职文凭,采取“一体化贯通模式”培养人才的专业成为很多初中毕业生和家长报考的首选。但从报考难度上来说,“一体化贯通”专业远比“分段式衔接”专业或一般的中职专业要难录取,且入学即必须坚持五年的长跨度学习周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的要求也较高。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选择“分段式衔接”专业,在三年的中职学习中,全面考察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职业,如果适合,只要认真学习,通过对口高职选拔条件,就可以直升高职;如果不适合,还可以通过“三校生”高考或其他方式,选择喜欢的专业,继续深造。

二、中高职现行衔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国中高职衔接取得的成果迎合了《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需求,推进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进程。但是,随着各省市的衔接试“点”成“面”,试“面”成“片”,部分地区急于求成,在未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没有完善制度保障,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只衔未接”的情况下,盲目跟风,显现出一系列新的问题,阻碍了中高职衔接的可持续发展。

1.生源流通缺乏系统化管理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既有教育部门、也有劳动部门、还有行业办学及联合办学,这种多元管理格局使中高职各自为政,系统化管理缺失,为中高职有机衔接增加了难度。同时,《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19万所,毕业生622.95万人;有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年招生约260万人。而教发函〔2006〕4号文规定:各地安排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的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本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5%……各省(区、市)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本省(区、市)高职(专科)招生计划的5%。此项规定大大限制了“独立化培养模式”规模,大部分中职生就必须通过高考才能升入高职,中职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强化语、数、外等理论基础知识,且招生院校少、计划匮乏,阻滞了中高职衔接的生源流通。

2.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实践

教职成【2011】9号文指出:必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必须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文件已然明确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定位,但在实践中,中职学校仍然将初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技能大赛成绩等视为评价办学质量的关键,聚焦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的技能。而中职作为基础,其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生源的职能则仅在入学伊始招收的“高职班”中方能体现。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并没有完全对接中职生源计划,即使在极少的高职单招计划中,中职生比例也尚未达到50%。因此,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区分中职和普高生源,也无法从职业能力高低入手衔接中高职培养目标,致使实践中的中高职目标缺乏整体规划,体现不出层次性和递进性。

3.专业设置缺乏统一界定

目前,中职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开设专业,主要体现市场性、职业化特点,划分类型细而多;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及2011年核定招生的《补充专业名单》开设专业,体现高等性、学科化特点,划分类型宽而深。两个目录在专业名称、分类和内容设置上都缺乏统一界定,仅《中职专业目录》的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一栏中就有救援技术、城市监测与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16个专业不在《高职专业目录》和补充名单之列,许多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对接高职专业,中高职专业衔接出现断裂。

4.课程体系缺乏递进式衔接

由于5%招生计划的限制,“分段式”依然是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中职关注于学生毕业可直接在对应岗位就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高职要培养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无职业技能基础的生源,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中高职院校按照各自独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文化课脱节、专业课重复现象普遍存在。即使采取“一体化贯通”模式衔接的中高职试点院校,也仅是依据自身情况,依靠自身资源进行衔接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其个性化成果对全国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未必有借鉴意义,这种自力更生的开发方式也造成大量劳动重复和资源浪费。

同时,中职学校由于起步较早,“双师型”师资、校本教材研发和实习实训设备等职业化教学资源都较从高等教育体系中“半路出家”的高职学校完备,使得部分中高职学校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方面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削弱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更降低了中高职衔接的吸引力和社会贡献力。

此外,中高职在衔接过程中,双方主体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对中职来说,“衔接班”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升学的愿望,可以拉动招生、提高生源质量;而对高职来说,除“3+3”外,其余模式均缩短1年学习年限,必然影响学费收入,且衔接培养计划是高职招生总计划中的一个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缩减了生源的可选择范围,对生源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优质高职的热门专业往往对中高职衔接项目兴趣索然。

三、中高职有机衔接的对策研究

1.规范生源流通系统化管理

生源流通是体现中高职衔接过渡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的生源流通系统建设依然要坚持就业导向,侧重于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衔接与培养。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就业而非升学,中高职衔接的目的也在于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和创新创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而非学历的提升。因此,中高职衔接不应再“一考定终身”,应由职教专家、中高职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研发科学有效的动态评估手段,尝试通过“学分+阶段性考核”的方式记录中职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将不适合升学的学生转向就业培养,选拔出符合高职入学标准的生源进入高职学习,对评价结果极为优秀的学生实行免试保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也保证了高职生源的质量。

要保证动态评估的有效性,实现公平公正、结构优化的中高职衔接,必须要健全监督机制,严把生源流通关。各级政府应组织专门机构、制定相应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从而保障中高职衔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集团化办学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载体作用逐渐凸显,中、高职作为职教集团的主要引领主体,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结成战略联盟,利用集团内部自组织能力,实现中高职衔接项目的集团统筹、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2.清晰定位层次化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中高职衔接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承载着不同的育人使命,又具有一体化性质。因而,作为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合作双方,其培养目标应求同存异,在保证二者间顺承关系的同时,体现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因此,中高职项目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层次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定位从初级到高级,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全方位体现层次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目标确定后,需要制定相应制度并培训参与项目实施的中高职教师等人员,以保证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3.对接产业构建一体化专业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上海市《关于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则明确:贯通培养的试点专业,必须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较为稳定,适合中高职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贯通的专业。

目前,我国中高职在设置专业时往往从自身设备、师资等条件出发,兼顾市场需求,极少考虑中高职衔接。因此,各地在批准中高职衔接项目时应建立统一的专业评估及协调机制,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化,选取技能要求高、培养周期长、复合型教学内容较多、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强的专业实施中高职衔接,使学生学有所成且学以致用。

4.依据岗位设计过程性课程

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纽带,衔接双方应全程参与对方课程的建设过程,在对本地区该专业对接的主要岗位群调研的基础上,以体现岗位群工作过程的任务点为参照,理解和把握从实施到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从工作的对象、程序、方式、内容、方法以及使用工具等各个方面层层推进,并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能力递进、体现延续性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中职应偏重实用性和操作性,高职则突出创新性和技术性。在理论基础部分,中职要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行;高职则重在应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专业技能部分,中职应重视应用,为学生构建初步的职业概念,熟练基本操作技能;高职应重视实践,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个人创新、研发能力。

实施中高职有机衔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各地应在试点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设计、规范环节、全面保障、切实推进,建立符合区域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中高职有机衔接模式,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于产业转型,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职教学,2014(23):15-17.

[2]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3]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5):66-69.

[4]臧志军,石伟平.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67-72.

基金项目:大连市2014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职教集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G2014390),主持人:山崴。

作者简介:山崴,女,大连职工大学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与职业教育理论。

上一篇: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与路径 下一篇:财务管理内部职责划分及人员配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