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与路径

时间:2022-07-23 11:20:32

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与路径

摘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其内在的狭隘性与局限性而越来越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剧变,因而以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为日标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愈加得到现代制造业企业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制造业和成本管理相关理论,然后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总结了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 成本管理 提升途径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是企业竞争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特别是在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成本管理几乎成为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所以企业必须用全新的理念来思考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相对于传统成本管理而言,更加注重企业未来发展,是对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更为适合。

一、相关理论阐述

制造业是根据市场需求并通过制造过程,将制造资源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过程。制造业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工业中处于主导地位,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制造业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半地位。

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对成本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在提升自己竞争优势方面会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但是成本管理与这些发展战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都需要构建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预测、计划、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成本管理功能。成本管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而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基础上提出的,是为了企业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保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实施的企业战略管理活动。战略成本管理更加注重企业未来发展,更加注重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造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成本管理,但是这一成本管理并不能与企业竞争战略相联系,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将成本管理放在竞争战略制定的。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追求成本节约,这样会导致制造业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消弱,企业竞争优势不再存在。传统成本管理大多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没有考虑企业产品的研发、采购、营销等过程,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必然会消弱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而对于更为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来说,企业应该对整个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应该是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

另外一方面,传统成本管理只注意有形成本管理,而忽略了其中的无形成本,比如企业规模、企业位置、企业文化等因素都没有考虑在内,而这些因素往往会对企业产品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成本管理也忽视了对竞争对手成本的研究,而处于竞争状态的制造业企业要想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分析市场竞争态势,这样才能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从而更为深刻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

三、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了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升我国制作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途径主要包括:第一,夯实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好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成本管理有效开展的关键。首先应该实施定额管理,对原材料、燃料、工装和工时等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加强成本核算,高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其次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原始成本记录,编制成本计划,作为成本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成本流程的无缝衔接。再次是优化人员配置结构,将最优秀、最有潜力的财务员工放在成本管理的关键岗位,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到产品生产第一线,从而能够更为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最后需要严格控制财产物资的验收工作,企业产品在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原材料收发、半成品生产和商品入库等环节,而这些环节往往需要严格的计量和验收,定期对产品进行维护和调试,这样才能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第二,推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为了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往往需要在企业的任何活动中都实现管理,将成本降低在最低范围内,这样就需要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降本增效的工作中。首先要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加强在员工中节约成本的宣传工作,使员工养成节约成本意识。其次需要提供全员参与的氛围,让每位员工能够体会到企业降本增效的氛围,养成相应的态度。再次是需要员工从细节入手,主动承担起降本增效的责任,在平时工作中形成节约意识。最后是利用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平台,加强降本增效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讲解,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建立适当的员工成本激励措施,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

第三, 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测算、核算、调节、控制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在科学组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总会计师是主角,财务系统是主战场,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企业总会计师必须肩负起成本管理的十大职能,即成本责任、成本策划、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激励的职能,才能在企业内部开展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金华.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31-32.

[2]李静.基于供应商管理的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3]南顺女.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7:43-44+63.

上一篇:中学网络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方法探索 下一篇: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