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防范整治举措研究析论

时间:2022-10-29 03:17:31

会计信息失真防范整治举措研究析论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际表现形式,并从此出发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对如何防治会计信息失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会计信息 ; 失真 ; 表现形式 ; 防治 。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

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调查统计与现状

1996年财政部对全国重点调查了83.9万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16.3%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1999年上半年财政部组织对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情况进行了抽查,信息不实的达抽查总户数的92.7%。1999年末财政部组织各驻地财政监管专员办事处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共抽查了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59户企业,资产不实的有147户,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2001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企业占68%,有的虚赢实亏,有的虚亏实赢,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2002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本次共检查了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根据2003年财政部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结果表明: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2003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工作,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以上结果表明,被检查企业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高,企业的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人为操纵利润,长期投资管理混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不准),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1)会计信息不实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不实是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有以下特点: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容易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不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会计信息不实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但对社会来说仍具有其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从会计工作的程序上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作假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会计凭证中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最初经济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依据。它失真导致了账簿、报告的进一步失真。其次,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单位领导和自己的利益作假账,从而故意的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有的单位明明知道报表是假的还要向外公布,更甚者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这些造假的单位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助长了造假的力量。(2)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造假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伪造变更记录和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不易被发现和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人员及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信息造假不能准确、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将真实信息隐瞒或篡改,对社会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以上两种表现形式,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对策

1、培训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专项业务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企业、事业单位钱、财、物的管理者,必须加强会计队伍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会计政治业务素质。当前主要应该作好以下工作:①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才有资格从事哪些岗位的财务工作。②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结合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因素在“考评”中的作用。③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职业行为。④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⑤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2、加强职业道德水平教育,作到思想政治合格。①加强法制教育,学习《会计法》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危害。②提高执法和守法水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经济监督部门既要做到勤政廉政,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增加执法能力。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财会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敬业爱岗,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争光发热。

3、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基本法律规范,修订现行《会计法》,并严格执行现有的《会计法》,并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营造一个能够依法会计的法制氛围。面对实际情况修订过于抽象、不具有操作性、处罚标准不明,力度不够等方面的条款,实时修订新的《会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了会计监督体系,并且对实施会计监督的方法、内容、部门都做了明文规定,使得会计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大大加强了对会计监督的力度。但是,其他的各项法律法规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用以提高法律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目前会计工作而言,有必要指定一个操作性强的“会计法实施细则”,保证《会计法》的执行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3、健全企业、事业的内部控制,推行“三位一体”的财务监管体系。目前少数国有大型推行和派驻子公司监事会、内部审计、会计委派制度“三位一体”的财务监管体系。它们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监管目标一致,即都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都是以会计核算反映的经济活动为监管对象。派驻子公司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决策活动、财务活动以及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并有权对子公司负责人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内部审计以其特有的独立性发挥经济监督、评价和控制作用;财务委派制从源头扎紧“钱口袋”,有效地制横财务的监督权与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权,确保会计人员厉行财务监督职责。“三位一体”的财务监管体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震慑“作假者”,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4、加强规范化的公司治理机构建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一是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领导者的责任情况,依照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制定公司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经理人法人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治理"内部人为控制"行为的消极面;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企业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只是内部分工问题;除故意欺诈外,会计信息(如报表)一旦被上一级部门认可,即由该部门负责;有关部门检查会计报表的,也应负责。这种层层制约、逐级负责、出错必纠的制度,可以防范造假行为的发生;四是进一步明确会计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对情节严重的会计违法行为,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以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参考文献:

[1]申展.会计舞弊与查帐技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韩传模,张俊民. 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述评[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国心.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成因及对策 . [J]. 湖北审计2001.10

上一篇:民族文学研究 下一篇:流体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