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

时间:2022-10-29 02:16:43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 中学政治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其实际效果越来越不容乐观。中学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更新中学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就是实施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这已成为广大中学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认同的政治教育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和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 改革必要性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时展的需要,知识追求的目标已经从追求是什么、为什么转化为知识的应用,我们迫切需要寻求的是一种能够驾驭和超越知识的教育模式,否则将无法适应知识体系的迅猛膨胀。

“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一、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所谓政治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政治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政治知识,发展政治思维能力,获得政治探究能力,并能应用政治知识、科学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那么为什么把加强研究性学习视为政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呢?

1.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加强研究性学习。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教学观念支配下,高中政治课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很单一。教学中,师生们围绕高考这根无形指挥棒团团转,不少学校把竞争片面理解为分数的竞争、升学的竞争,政治教师只能通过填鸭式、注入式等办法来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甚至不惜用超负荷的,大量的题海战术去争取考分的优胜、升学率的优胜。

事实上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他们的个性品质也逐渐稳定和成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在做的过程中悟出理性知识,培养探究技能和探究气质。

2.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要求加强研究性学习。

我国正在酝酿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课程改革,还是新课程标准、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新的课程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设置了“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它要求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地选择主题进行主动探究。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都促使思想政治教师要从“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政治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促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因此,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当前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

3.学生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加强研究性学习。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正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双重目的。把“研究性学习”的“特质魅力”引入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从实践看,这是完全可行的。

二、加强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这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性学习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提高学习质量。

1.所谓的课题研究方式是指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生活,选取某一专题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这种方式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筛选问题,确立课题。研究课题应该由学生根据社会生活和自身的生活实际自主选定,也可以由教师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编制一组课题供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课题内容要充分体现新颖性和开放性,不能局限于教材;确立课题应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课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的实际需要。

(2)组建课题组,制订研究方案。课题组的组建应以学生自愿为主,人数以5至10人为宜。研究方案则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的目的等;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和实施手段;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活动安排;课题的结题形式等。

(3)搜集资料,实施研究。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收集资料的形式有查阅文献、上网、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应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但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加以解决。

(4)总结成文,成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获得的大量资料、信息、体验等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的成果。成果的表达方式,除了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外,还可以通过出墙报、编刊物、制网页形式等加以表达。

比如在讲完《经济常识》时,我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是政治课程发展的一大趋势。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研究、分析和利用,自觉推进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顺应时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上一篇:优化教学,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下一篇:应倡导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