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国防资源配置最优化

时间:2022-10-29 09:54:51

信息不对称与国防资源配置最优化

摘要:国防是一种公共物品。国防信息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政策问题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将资源以最佳方式分配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之间。资源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最优分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作为不具备充分信息的政府,不可能完全满足于国防机构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案。另一方面,虽然国防机构具备更充分的信息,但它无法评价资源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分配的经济性。因此,他们对资源的需求,必须使国家安全达到这样的水平,在该水平下,私人部门能获得必要资源,经济增长不受阻碍。

关键词:国防;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93-04

一、引言

一个国家必须合理配置资源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人们需要放弃部分现期收入以换取在军事威胁下的和平保障。很明显,只有当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军事威胁将对其生存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时,他们才可能接受譬如增加税负以支持国防建设这样的决定。由于政府部门、国防机构和公众对于国防相关信息的认知程度不同,各方在资源分配问题上存在分歧也不足为怪了。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在上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国如何调配资源发展经济、增进国防,并探讨其背后的决策问题。文章假设一国只存在简单的两部门经济。第一部门生产一种可有各种用途的商品。这种商品由私人部门生产,可用于消费与投资,亦可用于作为国防建设的投入。另一部门即公共部门只参与公共物品如国防设施的生产。因为与国防设施建设相联系的生产需要高度的专业化与技能,文章假设其生产与供给完全取决于一国的国防机构。而政府作为全体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其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就是协调资源在以上两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为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寻求一条最佳增长途径。本文试图阐述并找出由于信息占有程度的不同和代表的立场不同所导致的各方在资源配置和预算审核上分歧的解决方式。

二、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体

为简化问题,对所考察的经济体作如下假设:

(1)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私人部门生产一种可有多种用途是商品。所有的投资都由私人部门承担,并只在于提高生产力。

(2)公共部门只提供一种公共物品,即国防,国防开支由税收承担,而政府预算总是平衡的。

(3)政府政策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这依赖于人均消费水平。

(4)私人机构(公司、个人)的投资决策对一国的安全状况很敏感。安全状况不满意会引起资本外逃。

(5)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保持平衡。

在以上假设下,所考察的经济体具有以下性质:

国民收入恒等式:

国防威胁水平ξ的认定,需要对包括从潜在对手的军事实力到其动机的全面评价。因而决定威胁的真实水平是一个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法解决的、可能形成不同结论的多重标准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双方产生潜在分歧的一个原因。例如,一个运作良好的国防机构相对政府部门而言,可能对潜在的对手的军事实力赋予更大的权重,而轻视遏制威胁力量的一些因素的效用。同样,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在政府部门中出现。为简化问题,在后面本文都将假设政府和军事当局就军事威胁水平ξ的认定达成一致。对于后两个方面,本文将考察国防机构的选择(不同于政府的选择)。

从式(28)和式(30)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政府和国防机构具有不同的约束条件和信息集,其目标函数也不同。因而以上两个决策机构将就国防资源分配问题形成不同的结论。特别地,与政府的方案相比,国防机构撇除了经济因素。如式(31)仅从国防技术角度来考察问题。

另外,政府不能够在国防科技的专业方面有深层次的了解。因而政府和国防机构在军事预算方面的矛盾在很多情况下都被认为是源于经济方面的因素。为更明晰地理解双方冲突所包含的问题,本文从预算的制定过程来进行考察:

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资源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最优分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作为不具备充分信息的政府,不可能完全满足于国防机构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案。另一方面,虽然国防机构具备更充分的信息,但它无法评价资源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分配的经济性。因此,他们对资源的需求,必须使国家安全达到这样的水平,在该水平下,私人部门能获得必要资源,经济增长不受阻碍。

参考文献:

[1] 卢周来.剑与犁――当代西方国防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姜鲁鸣,沈志华.现代国防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3] 何坚勇.最优化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陈宝林.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Günlük-Senesen,G. The role of defense on external indebtedness:an Assessment for Turke[J].Defence &Peace

Economics.2004,(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从心理契约属性看其实践困境 下一篇:外商投资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一个蒂布特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