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焦虑的研究述评

时间:2022-10-29 05:35:52

心理学对焦虑的研究述评

心理学中对于焦虑的研究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理论成就和较多的实践成就,也就是治疗方式。本文是将心理学中对于焦虑的研究应用到空乘职群中,所以采用了行为主义学派“S-O-R”反应范式,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借鉴了很多学派的研究成果,在此阐释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的发展。

一、前期研究

“焦虑”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克尔凯戈尔《恐惧的概念》一书:“焦虑是人们在遇到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的产生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系。”1作为宗教哲学心理学家,克尔凯戈尔坚持的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孤独的、被动的、命定的个人存在。焦虑来源于人的自由选择,因为这种选择会面临很多困难和威胁,由此而产生焦虑。人最大的焦虑在于“个人存在的彻底泯灭”。此后随着心理学各种派别林立,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焦虑的见解。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源自于人的内部冲突,也就是人的压抑,压抑了内部的欲望和冲动,特别是的冲动,就会产生焦虑。前期他认为焦虑是源自于本我的压抑,后期认为是来自于自我的压抑,总之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无法达到平衡状态。不同的冲动会产生同样的焦虑,自我缺乏足够的认识,形成防御机制。焦虑的后果会产生神经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人格崩溃”。继弗洛伊德之后,陆续有新精神分析学派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霍尼认为人的个体焦虑是来自于社会文化环境,神经症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和宏观的社会环境使其产生的焦虑情绪。沙利文主要从焦虑产生的机制和焦虑的程度来进行研究。焦虑是产生于人际关系的,是来自于自尊的受损,特别是在最为重要的人心目中或者是群体中自尊受到损害,便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埃里克森认幼年时期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在幼年时期遭到漠视、抛弃或者谴责,长大后便容易失去信任感,产生焦虑情绪。雅各布森认为焦虑是源自于个体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本能无法得到释放。如果个体能采用比较恰当的方式,便能消除焦虑。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焦虑是对刺激的一种反应,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习得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普洛夫、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

巴普洛夫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证明了,焦虑是条件性反应,特定的刺激会产生焦虑的反应,这个刺激便是无条件刺激。而本身不能引起焦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同时出现,个体会对该刺激产生泛化的焦虑反应,这个刺激便是条件刺激。

华生认为遗传只在于身体的基本组织和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只能保证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而人的认知、意识、性格和能力等的都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在婴儿时期的培养。但是他认为“情绪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包括了整个身体机制的深刻变化。人有三种原始的或基本的情绪即恐惧、愤怒和爱。”2华生也认为焦虑与环境和个体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他也提出了频因律和近因率。频因律是说引起焦虑的刺激出现的次数越频繁,焦虑便会严重,形成一种习惯,造成习惯性焦虑。如果造成焦虑的刺激较少出现,焦虑也会较少出现,也很容易消失。近因率是最近发生的的焦虑反应比更早的反应容易得到强化。当然华生以为比起意识,更应该研究的是行为。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设计了“斯金纳箱”,通过实验论证,行为的习得一方面是源自于条件反射,另一方面是个体自发的,也就是说可以是没有条件刺激,是个体自身发出的,焦虑便是由个体自身产生的,并不一定有特定的刺激物。引起焦虑的反应如果得到强化则会增加其出现的可能性,如果得不到强化,则会消退。强化也可以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是增加刺激,提高焦虑产生的机率和焦虑的强度;消极强化则是排除刺激的影响,从而减少焦虑产生的机率,从而促进焦虑的缓解。焦虑也有可能会泛化,本来是特定的情境或者是特定的刺激产生焦虑,到了相似的情境中焦虑也会产生。斯金纳也提出了行为矫正的治疗方法。

艾森克认为焦虑有可能是通过遗传的到的,也有可能是后天习得的。班杜拉通过自我效能理论来解释焦虑,如果是自我效能比较高的人,会确认自己能够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或是达成某一目标,那么就能减少不利事件对自己的威胁,从而减小焦虑的唤起。

新行为主义者认为“S-R”反应的提出太过于简化,忽略了刺激是如何产生反应的,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O,O是指内部变量,也就是考虑到了传统行为主义学派忽略的机体内部条件,把它命名为“中介变量”但是这个中介变量的指代以及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行为主义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赫尔认为这个中介变量是内驱力、习惯;托尔曼认为是认知变量或者是需求变量;霍夫兰等认为是态度。

三、认知学派的研究成果

认知学派认为人是有丰富的内部资源的主体,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会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操作,所以是通过内外交互作用产生行为。韦纳和海德认为,焦虑是否产生源自于个体的归因,如果归因于内部,并且是稳定性的,那么就是可控的,不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如果是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那么就是不可控的,焦虑就容易产生。希金斯认为焦虑来源于实际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不一致。实际的自我其实是对自己真实的认识,而理想中的自我则是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子,这两者往往是不一致的,但是这种不一致并不一定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如果是不一致数量较多,而个体的认知不恰当,自我评价比较低,那么就容易产生焦虑,所以焦虑往往是和负性情绪相关的。费斯汀格认为,群体和个体的不协调也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如果个体能够进行自我调整,与群体协调,那么就不太可能会引起失调,但是如果个体不能进行自我调整,或者是无法与群体协调就会造成认知失调,产生焦虑。艾里斯认为焦虑情绪主要来自于不合理的认知,而不合理的认知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对化的要求: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必须要,或者必须不的,也就是说事情要么就一定发生,要么就绝对不可能发生;二是过分概括化:就是以点说面或者是以偏概全,表现为对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和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三是“糟糕至极”的想法:认为事情一旦发生便是无可挽回,而且产生的后果会让人无法接受,非常可怕和糟糕。3这些不合理的认知让人产生焦虑情绪。而社会支持理论认为,当人遇到逆境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社会的有效的支持,那么就会得到缓冲,产生正向合理的认知和行为;如果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那么个体就容易产生焦虑、逃避、退缩、恐惧等不良的情绪。

四、人本主义的研究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存在就是人的本质,因此焦虑伴随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而出现,是固有存在的,所以焦虑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罗洛﹒梅认为焦虑的本质是人的基本价值和人格受到威胁和怀疑,并且自己无法解决,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部冲突,引发忧虑或是恐惧的情绪。也就是说焦虑是源自于强烈的内部冲突导致的价值观和自我感的丧失。人本主义者都非常强调人与社会的密切的关系,所以也坚持焦虑与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生活在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个体的价值观能够与社会文化相融合,则焦虑不易产生。而如果处在时代变迁、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社会各种势力冲突激烈,那么个体便容易产生焦虑感。

但是他们也相信个体产生焦虑感并不一定是坏事,罗洛﹒梅认为焦虑是始终存在的,但是如果个体能够正视这种焦虑,把这种焦虑当作一种必经的阶段,进行自我学习,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挖掘自己的潜能,最终正确发挥自己的价值,那么这是正常焦虑。但是如果以压抑和逃避的态度来解决焦虑问题,缩小自我意识的范围,则容易演变为神经症。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如果人的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话,便会产生焦虑。(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克尔凯戈尔:恐惧的概念[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P4

[2] 王翔南 韦波: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行为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P27

[3] 李云峰 张晓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认知模式关系探讨》[J].《高等教育》1998年1期,P47- P49

上一篇:只道十年 第6期 下一篇:危机管理中媒体应对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