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运用之初探

时间:2022-10-29 02:53:32

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运用之初探

摘 要: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解题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析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和锻炼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的践行过程中,要有效落实将学生解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作者对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解题能力 培养策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之一。解题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转换等方面的能力,它是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析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和锻炼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有效落实学生解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将解题能力培养渗透到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初中生的解题能力。下面笔者对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的运用进行阐述。

一、实施情境性教学策略,激发初中生主动探知情感

能动探知问题情感,是初中生解题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题活动进程深入推进的重要内生“动力”。新改版的数学教材内容具有浓厚生活韵味、生动趣味特性、发展历史悠久等特点,采用情境性教学策略,设置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能动探知情感提供“动力”。如在“一次函数”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红星针织厂生产无缝编织袋过程中,已知该产品每件的成本价为12元,以及该厂产品每件产品的日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件)y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果该产品每天销售利润最大化,x与y关系如何?”展示数学的生活特性,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氛围中树立能动探知问题情感,增强解析探究问题意识。

二、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培养初中生分析概括能力

问题:如图所示,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点A位于第二象限内,点B和点C都在x轴上,点O平分BC,已知BC为4,AO为AB,tan∠AOB=3,求经过A、B、C三点的二次函数图像的解析式。

学生探析问题条件内容后认为“此案例涉及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内容”,其问题解答方法:“先确定B点坐标为(-2,0),C点坐标为(2,0),作AHOB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H=BH=1,再利用三角形函数得到tan∠AOB=3,则AH=3,所以A点坐标为(-1,3),设抛物线的交点式y=a(x+2)(x-2),然后把A点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接着学生进行解答问题活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上述类型问题案例解答的一般规律。教师在此问题案例讲解过程中,利用主体内在能动特性,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将问题讲解过程变为学生实践探析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践、分析等活动,找寻出该问题的解题思路及该类型问题案例的解题规律,分析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从上述问题案例讲解过程可以看出,分析概括能力是学生解题活动效能有效提升的重要保证。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素养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抓住学生主体能动特性,提供学生进行探析、分析、概括的有效活动时机,让学生在自主探析和师生合作的实践活动中,解题能力切实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实施评价性教学策略,锻炼初中生辨析评判能力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科学,策略是否得当,过程是否条理,需要通过反复验证和全面剖析。反思评析是提升锻炼学生解题水平的有效手段,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评价性教学作为培养解题能力的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围绕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等方面,开展师生、生生合作评析和思考,教师针对性地“二次评价”学生评析过程和表现。学生在自我反思评析和教师补充评价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还有助于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实施综合性教学策略,培树初中生解题思想策略

初中阶段数学学科解题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解题思想策略主要有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分类讨论、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初中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问题案例的概括性特点及数学知识点的联系性特征,设置综合性的问题案例,将解题思想策略渗透于解题方法中,引导学生感知解题思想策略内涵,并进行有效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如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案例教学中,在“王洪生驾驶红旗汽车所行驶路程S(km)与驾驶时间t(min)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像所示,(1)请问王洪生驾驶红旗汽车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王洪生驾驶汽车在途中停留了多长时间?(3)如果王洪生驾驶时间t的取值范围为16≤t≤30,试求出汽车所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问题案例讲解中,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认为该问题解答时应该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存在的关系,将上述问题案例解题思路进行转化,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此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案例进行解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向学生指出,在上述问题案例解答思路运用上,渗透了转化解题思想策略,并对该种解题思想策略定义及内涵进行讲解活动,并就如何运用该种解题思想策略进行指导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借助于自身解题实践活动,对转化这一解题思想策略内涵要义认识更深刻,理解更全面,运用更得当,有效提高了运用解题思想策略的素养,促进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始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提供学生解题实践的舞台,引导学生深入解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上一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自护教育成效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Premiere综合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