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课堂对话评价要素

时间:2022-10-29 02:14:10

基于学生视角的课堂对话评价要素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以口头形式表达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预习、感受、理解、猜测、判断等意见,教师也会相机针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这样就形成了课堂对话。但我们研究大量的教学案例后不难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精彩教学语言,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充满教育机智的课堂评价语的运用。通常研究课堂评价语的角度是从教者角度出发的,这种角度较多地关注了教师的行为预设,而较少地关注教学对象的应激反应。因而,虽然有大量名师展示出来的“模范性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可供我们模仿,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贫乏、缺失、迎合、敷衍、低效等现象仍不在少数。

课堂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评价语的受众对象还是学生,学生期待怎样的课堂评价,教师就应该解学生之“惑”,给学生“需要”的评价。笔者尝试从学生视角来研究课堂评价语言,希望能从学生角度发现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奥秘所在。

我的答案对吗?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一要素应该是判断。当学生勇敢的举手并回答完毕之后,第一个心理反应一定是:“我的答案对吗?”教师需要在此时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并结合教学目标以及问题预设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切忌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评价。例如余映潮老师《群鹤翔空》教学片段:

师:下一步是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让我们徜徉在课文里面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你可以说:我学到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样的描写句式,我从文中积累了好多的四字词语、好多的动词或者描写的美句,或者我从文中整理出了什么,这些都要你们自己去完成,因此叫续写一个句子。(学生按教师要求自主地活动)请发言。

生①:我从文中积累了悠然翱翔、无可言喻、啼声悠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等词语。我还学到了课文表现的在集体生活中要互帮互助,才能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道理。

师:你的学习成果是有实有虚。非常好。

生②:我学到了利用连续的比喻来写壮丽景观的方法,比如说文中“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师:这是一个多角度的比喻,一个很美的比喻。

生③:我从文中学到了写结尾的方法。“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我觉得在我的作文中可以用这样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无限的空间和想象。

师:很好,而且这个结尾与开头是相呼应的,开头是小芝麻粒般黑影出现在眼里,然后又消逝在我们的视野里。好,很好。从写作的方面找到了一点东西了。

生④:我从文中第14段的“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这几句话,学到了该如何描写激烈的场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对,从光彩和形状两个方面入手。

余老师对于学生发言的评价可谓及时、简洁、明确、清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余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预设进行的很有针对性的评价。只有像这样的评价,才能实现课堂对话的高效。

我的答案为什么不对?(错在哪里?)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二要素是阐释。如果学生一下子就答对了教师的提问(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相对出现得较少),那么教学是否可以进行到下一个环节了呢?我认为不可以。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其他学生听懂了吗?当教学活动进入以对话为主要交流方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考虑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对话活动时教师很容易关注个体而忽视全体;很容易把个体的意见认定成全体的意见。所以,在学生一下子就答对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作出阐释,让更多的学生听得清楚明白。例如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的教学片段:

师:(示意幻灯)那么第二种评价呢?请你来说。

生:第二个“假如”,我有两个看法。先是关于“愚公”这个名词,一开始作者给他取名叫“愚公”,这个“愚”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根筋到底,然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

师:说得真好,“一根筋到底”。(众笑)

生: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愚”,真的有点“笨蛋”的意思了。还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师:怎么讲?

生:在这里“之后三年,愚公死了,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直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还在世世代代挖山”,他死之前这三年,影响了他的整个后代。

师:请坐,说得太好了。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说了“愚”的两重含义,前面一个“愚”,是大智若愚的愚;而后面这个“愚”,则真的成了愚不可及的愚。

实录中画线的语句,与其说郭老师是给发言的同学作评价,不如说是把学生发言有条理地解释给所有的同学来听,他的评价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学生明确愚公“愚”的含义。

如果学生没有答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教师对发言给出了否定的判断,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还沉浸在问题当中,需要教师的帮助:为什么我的答案不对?我错在哪里?学生有强烈的被说服心理期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别的学生是否有跟他同样的困扰呢?这时也需要教师作出阐释,即理出学生的思路,指出学生的错误,指明正确的方向,这就是点拨。

如果答案不对,那怎样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三要素是点拨。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如果学生第一次的回答是错误的,学生也认同教师的评价,那么此时学生最期待的应该是:我怎样思考才能找到答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这时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拨云见日,引导学生丰富或者调整自己的解答。教师需要迅速梳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中对的(错的)部分,指出其中错的(对的)部分;理出学生的答题思路,指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点出关键的答题要素,明确答题策略等。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立即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坐下再思考思考,稍后再回答;也可以请别的同学帮助回答。例如钱梦龙老师《死海不死》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大家听好了,我出的难题是: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生③:我认为死海数百年后不可能干涸,因为到那时科学比现在更加发达,人类肯定有办法救活死海。

生②:我认为他把老师的问题理解错了。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语顿。师插话:我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不要急,慢慢说)老师是问:按照课文作者的办法推算,是不是一定会推算出死海会干涸的结果。

师: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感谢这个同学把我的意思解释得十分准确。(对生③)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生③不语)看来有点为难你了。这样吧,我把问题再具体化一些: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是作者认为死海将会干涸的原因,你认为死海的蒸发量是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

生③:不是。(师插问:为什么?)在雨水多的年份蒸发量就会减少。

师:请注意,天气变化或地壳的变动等等这类偶然的因素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以内,何况死海盆地的气候干旱少雨,全年的降水量加在一起不过50~60厘米。刚才你把我出的难题解释得很好,怎么自己倒忘了?请你从作者计算的思路这个角度去思考:即使按照作者的计算,死海的蒸发量会不会变化?

师:啊,好多同学都举起手了,看来都找到答案了。请大家把手放下,让他(指生③)再想想,他很聪明,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想出来的。

生③:蒸发量也就会变小。

师:为什么?

生③:死海的海水每年下降,死海的面积也会逐渐缩小。

师(向全班):大家说说,海水的蒸发量和海面面积是什么关系?

生(众):正比关系。

师:既然死海海水的蒸发量随着死海海面的逐渐缩小而减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生③:当蒸发量小于约旦河水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了。

师:不一定要等到“小于”的那一天,再想想。

生③:等于。

师:对啦!当死海海水的蒸发量等于约旦河水的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当然了,那时的死海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边无际,波涛起伏,而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得不像样,这是一种什么状况?

生(齐):半死不活!(笑声)

从实录中画线的语句我们可以清晰地理出钱梦龙老师点拨学生的过程:降低难度――指引方向――鼓舞信心――给出判断――完成题目。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评价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课堂对话也是在这样的评价指导下效率变得更高。

另一种情况是:别的学生受到启发或者有了新的发现,需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也许这个学生的思考方向有所不同;也许这个学生的答案更加深入;也许这个学生的答案仍不全面。这时就需要教师作出新一轮的判断、阐释、梳理和点拨。课堂对话就是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对话的交织、碰撞、激发中迈进的。

刚才的问题又有新发现,不知对不对?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四要素是回访。刚才说到,教师启发点拨了学生,让学生坐下再思考思考,稍后再回答,可很多教师“稍后”以后也就没有下文了。更糟的是很多教师根本没有给学生“稍后”的机会就直接请别的学生代劳了。可是那个回答问题却没有答对的学生,听了教师的点拨思考好久的学生,却一直期待教师再次关注自己,再次指明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课堂评价语的终点不是指明方向,而是走向问题的纵深,攀向思维的新高。所以说教师评价语的第四要素是回访。教师不妨询问刚才发言的学生:现在思考得怎样了?有没有新的发现?如果学生有新的理解,教师就应该再次作出判断、阐释、梳理、点拨;如果学生没有新的理解,教师就要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简洁明了地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仍要明白:课堂对话面对的是学生个体也是学生全体。

课堂对话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课堂评价的完成者也是教师和学生,高效课堂的营造者仍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只有运用知己知彼、因材施教、趁热打铁式的教学策略,顺着判断――阐释――点拨――回访的思路展开教学评价,才能营造平等、互进、活跃、高效的对话氛围。语言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让我们潜心研究,在语文中学习语言智慧,用智慧打造亮丽的语言,这样我们的语言才富有魅力,我们的课堂才受学生欢迎。

上一篇:说说《泥人张》的教学 下一篇:语言教学思想的两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