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主动作业,提升学习能力

时间:2022-10-28 11:16:47

引导主动作业,提升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单一,形式呆板,远离实际生活,作业的过程与评价缺乏激励功能。因此,我们提出引导学生主动作业,提升学习有效性。主动作业是新课程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合作学习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既可围绕学习内容,也可超越学习内容进行自主设计、自主练习、自主活动。

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动作业——一种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出台了《学生主动作业指导意见》。

镇江市红旗小学学生主动作业指导意见

一、 主动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先进的作业观:作业既是学生的独立学习,又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设计、讨论、实验、体验和交流等。

二、 主动作业的目标

1. 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基础性的作业形式,更提倡开放性的、研究性的、综合性的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设计的“质”。

2. 注重学生作业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主动作业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作业逐渐转变成自觉“需要”进而“喜欢”。

3. 作业应该重结果但更重过程,关注学生作业的态度,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4. 注重作业的评价,通过作业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建立激励评价的作业反馈机制。

三、 主动作业实施的要求

1. 按课时布置,并有明确规范的要求。课堂必须留有5-8分钟的作业时间,不得占用全班学生的下课时间。

2. 份量适当,符合减负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不得布置午间作业)

3. 内容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4. 作业的设计要精心,避免家庭作业的随意性,避免繁琐、机械、重复的练习,注重布置一些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实践性作业。

“指导意见”从作业指导思想、目标、实施要求以及主动作业的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理念,规范了教学(作业)行为,成为学校引领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行动纲领。

学生主动作业学习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完善有效教学的反馈机制。

1. 抓作业设计,提高有效性。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必须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是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途径。

(1) 作业的针对性。针对目前学辅用书多而滥的情况,我校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作业,要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达标训练,必须对现在的配套练习(《补充习题》《练习册》)中的题目加以选择。为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规定同备课组可选购多种学辅用书(学生不买),结合学情,进行剪贴、拼盘、整合,在合作互研的基础上编制适量的个性化习题集,供组内教师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2) 作业的层次性。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既要关注“扬长培优”的学生,更要关注“无长有短”的学生,提倡教师设计“小灶”作业,如让“有长生”做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少数学困生设计一些专项训练,安排一些基础题,逐步提高他们的生长点和自信心,这样,增强了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

(3) 作业的多样性、综合性。在设计作业时,我们提倡老师在作业的形式上注意多样性,在作业的内容上体现综合性。既有笔头作业,也有口头作业,如讲故事、复述等,更有实践性作业;既有长作业,也有短作业;既有单纯的学科作业,也有综合性作业,如写小论文,办报纸,写采访报告、观察日记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追求“有效性”作业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习惯、作业的能力影响着作业的实效性,因此“怎样练”就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作业达到巩固的目的,从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体现作业的有效性。

(1) 培养学生的作业习惯。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培养一个良好的作业习惯却不容易,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过程,从小处着眼,抓好学生的作业习惯,如作业前复习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认真审题、认真书写、认真检查),按时交作业的习惯,及时订正的习惯,遇到难题勇于思考的习惯,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惜时习惯……为了把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我校修订了教学常规,明确规定:每节课必须留有6—10分钟的作业时间,必须有80%的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完成作业。

(2) 培养学生的作业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点石成金不如送学生“点金的手指”,因此,只有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解题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倡导老师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读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教给检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思考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3. 注重作业的评价、反馈,落实“有效性”。作业的评价、反馈是作业中重要的一环,这个环节不抓实,必将导致功亏一篑。所以,我们在强调批改的重要性的同时(有发必改,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改必评),特别强调作业的反馈和教师的反思。

(1) 建立错题档案。教师对每天批改的作业妥善进行归纳分析,对典型错题、典型学生要记录在案,并进行错因分析:既反思学生层面的原因,也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2) 个性化作业设计。针对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典型错题,任课老师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我们亦称“二次作业设计”,内容包括三部分:基础题、易混易错题、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题,这样的个性化作业突出了针对性(学生的薄弱环节)、层次性和发展性,深受学生欢迎,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业的有效性得以落实。

上一篇:透视阅读教学的几种现象 下一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