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10-28 08:13:42

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探究学习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这种“学而无思,思而无疑,有疑不问”的旧学习方式,从而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成为当前课改的新要求。

由于探究式教学立足于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教师及学生的地位、作用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这里“情境”既指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指学生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探究性学习必须基于这个实际情境,才能使学习者利用自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及价值。

二、重视数学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他在明天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要实施探究性学习,对于一个不会阅读的学生而言将会陷入困境,从而导致探究性活动的失败,更严重的是自信心的丧失,对于丧失自信心的学生是可怕的,他会轻易放弃任何轻易可以上手的努力,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体学习,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速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来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我学习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教育探究能力,提升学生自觉探究水平,首先得教会学生数学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探究性活动感到吃力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不佳,具体表现为:不能理解题意,分不清问题的实质质,不能明了公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能分清较复杂的图形中的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将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强调“合作学习”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交往,这个交往既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也包括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些将对学生学习及探究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能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有大量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当学生们、师生间在一起合作融洽交流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技能等诸多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在实际探究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是基本的组织形式。因此,实施探究性学习必须强调合作的先导地位。

上一篇:网络背景下互动情境在高职护理药理学的构建 下一篇:失地农民年龄、生产率和持续生存能力:基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