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时间:2022-10-28 04:46:36

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摘要:网球运动是一项整体素质要求极高的运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是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基础。但是在今天的高水平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差距日渐缩小,因训练和技、战术水平造成的失败仅占20‰因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失败却高达70‰所以我们说网球比赛已不单纯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竞争,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良好的心态是运动员技、战术得以发挥的有力保障,也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根本要素之一。

关键词:网球比赛 心理素质 调控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71-03

1 引言

现代网球具有全面性、对抗性、整体性及快速性等特点。它要求技战术复杂、动作难度大、体能消耗也很大。在比赛的过程中,激烈的对抗、诡异的变化及不可知性等特点,都使网球本身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情绪等时常频繁地发生变化,会影响网球比赛的结果。

因此,心理素质训练是当代网球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握好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规律,使其能以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去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是网球教练员平时训练中的主要内容。笔者通过对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经常碰到的几种赛况所呈现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

2 心理素质的概念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绪、自信心、意志力、韧性以及紧张和焦虑等等,这几个部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

3 各种类型的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3.1 情绪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情绪对网球比赛有很大的影响。它一般和人体的生物需要联系在一起,是我们人体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态度的体验。人的情绪和理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二者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人脑中有很多的信号系统,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第二信号系统就可以抑制和调节情绪。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烈的心理反应,他们常常表现赢球就情绪高涨,输球就情绪低落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看似正常,其实这种情绪波动现象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表现。

无论是怎样的情绪波动都会导致体内的生理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水平的稳定发挥。情绪高涨或者情绪低落都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进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心理状态,争取用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赢得比赛。

3.2 自信心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自信心对网球比赛起着至关要紧的作用。良好的自信心是运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因为有信心能使心理活动过程积极起来,坚持下去,并富有创造性,从而激励运动员顽强的斗志。自信包含三个特征:自我暗示、重塑自我形象和坚定信念。

自我暗示是运动员经常使用的心理暗示手法。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会受到别人对自己比赛成绩的消极评价,这些不利于运动员比赛的消极信息可能会影响比赛的结果,造成运动员成绩不佳。如何摒除消极信息,创造佳绩,这个时候就需要运动员个人进行自我暗示。

重塑自我形象是一种自我重新认识的方法,他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落后或者领先的情况下正确的认知自己。在比赛成绩落后的情况下,它可以让运动员回归自身,找寻兴奋点。在比赛中有很多时候是处于落后状态的,别人对自己比赛的不良评价,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重新找回积极的态度。重塑形象就成了调节信心的最佳利器。

3.3 意志品质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在赛场上就是运动员自觉地确定比赛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运动员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坚定自己比赛信念的主动心理过程。网球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常常与克服外部困难和自己困难相联系着。

所谓的外部困难就是比赛场地,观众的噪音干扰等一些因素,内部困难就是指运动员的伤病、竞技状态等。内因和外因造成的困难都是一名运动员经常遇到的。如何让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困难是考验其意识是否坚强的标志。

3.4 紧张和焦虑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3.4.1 紧张

如果两个运动员的水平相当,两人在综合技术上处于同一起跑线,那么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他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谁能够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比赛,谁就能赢得比赛。这种心理素质的最大体现就是在关键球和关键局的处理上。在关键时刻,一般的网球运动员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部肌肉紧张、技术动作变形。这一系列的情绪波动都会造成对竞赛成绩的影响。在发球的过程中,如果一发出现失误,那么二发时大脑就会过多的去考虑发球的成功率,造成过度紧张,导致二次失误的产生。

3.4.2 焦虑

运动员赛前多半会因害怕失败、紧张而产生焦虑。面临激烈的比赛时,大多数运动员都会产生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会通过心跳的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冒汗、肌肉紧张以及肠胃痉挛等表现出来。焦虑造成运动员的生理变化是影响比赛成绩不能完全发挥是主要原因。

4 产生各种不同心理状态的原因

由于每个人的比赛动机、自身能力、性格属性、胆识、气质的不同,产生的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是对比赛对手、任务、自身实力有较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斗志旺盛,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和争取胜利的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机体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还有助于比赛成绩能达到或超出训练水平,这是良好的自信心理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与第一种情况相反,运动员在赛前准备不是特别充分,对对手没有做好充分的“知己知彼”,有畏战心理,或者说是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情绪低落,在比赛的过程中不能集中精神(精神不振),缺乏拼搏精神。

第三种是在网球比赛前,运动员精神过度紧张,过早或过度兴奋。这种情况会造成运动员的情绪波动。在运动员的生理上表现为呼吸急促、尿频、心跳加快等现象。这个时候,运动员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在准备活动中不知所措、无法自控。更易造成网球比赛的发挥失常。

第四种是盲目自信型。在比赛前,运动员抱有侥幸心理,盲目乐观自信。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对对手不知情况,对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本人的能力值估计过高,盲目自信、过于乐观。一般会造成的结果就是比赛成绩下降,在比赛中出现失误。

5 增强网球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方法

5.1 加强抗压能力的训练

运动员在平日训练中,应有意识的注重增加心理压力练习,使其适应性增强,如比赛中,故意让对手给运动员施加压力或做一些不利于发挥的肢体语言,使运动员处于不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调整好心态正常进行比赛。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运动员调整好心态去完成下面的比赛。由于训练增加了难度,而且让运动员知道在面对客观不利的条件下如何调整。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应该具备处理好有利或不利的情形下的应变能力,平日的增加压力训练法能够让运动员通过自己的意志与努力做出良好的调整。

5.2 培养运动员场上自我调控的能力

在网球比赛中,每一名运动员都时常被不良的心理状态所困扰。众所周知,在比赛的过程中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是运动员取胜的法宝,可是并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能时刻保持良好的心境的。错综复杂的比赛环境,紧张激烈的比赛节奏,进攻和防守的交替转换,无论运动员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紧凑的攻防转换,比赛就是这么的激烈和残酷。情绪一旦有波动就会产生对比赛的影响。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要注重对每一名网球运动员心理方面的培养。

5.3 增强专注力训练

专注是每一名成功的运动员的特质,威廉姆斯、纳达尔、李娜这些网坛名将们都是专注的楷模。在他们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和必胜的目光。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一旦专注起来,他的运动思维、直觉意识都会得到提高,这肯定给比赛的胜利增加了砝码。思维、直觉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技战术准确的发挥,甚至有可能让其表现出超常水平。教练员可以在日常训练中采用语言形象、场景模拟等方法帮助运动员增强专注力。

5.4 增加极限体能训练

从网球运动的实战出发,教练员应经常帮助运动员在体能达到节点的时候进行各项技术的极限训练,以使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各项技术的正常发挥。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不惧艰辛,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5.5 增加“恐裁”心理训练

在网球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裁判错判、误判的现象,这些错判、误判都会对运动员的竞技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在网球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被连续的判罚“发球违例”,他该怎样。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平常的训练中适当的增加克服“恐裁”的心理训练。这样可以帮助运动员克服“恐裁”心理,及时的稳定心理波动,调整技术动作,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6 结论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技、战术,并取得比赛的胜利。网球比赛战术复杂、动作难度大、体力消耗也很大。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良好的技、战术和充足的体能,更需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主要包含情绪波动、紧张焦虑、自信心、意志品质等。不同的心理素质会对比赛产生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本文侧重于从实战出发,为广大网球运动员介绍了许多心理状态的调整和训练方法。心理素质的优秀与否决定着运动员技、战术能否得到正常的发挥,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上一篇:创意与灵感里的随意生活 下一篇:啦啦操对大学生人格特质之自信水平影响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