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发展

时间:2022-10-28 04:57:29

浅析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发展

摘要: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而青少年足球则是一个国家足球未来的希望。世界足坛发展格局的变化充分说明,重视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和培养充足的后备人才,才会拥有足球的未来,并在国际足坛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视并抓好青少年足球工作,是扩大足球人口,提高足球水平,促进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与足球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要从根本上来发现和解决这个问题,重视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发展,才会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

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67-03

前段时间国足1比5惨败给泰国之后,将中国足球问题推向了风口浪潮,面对足以写入中国足球历史的耻辱一战,足球管理部门相继做出道歉、换帅等行动。然而,许多公众直言,这些举措并未触及到根本问题,只要不抓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中国足球就很难真正的崛起。

1 现阶段,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投入太少,政府不够重视

中国青少年足球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资金投入太少。首先中国足球在青少年人才培养的观念上就存在着问题,很多足球工作者普遍认为18岁以后才是运动员真正定型和提高的时期。而实际上,职业球员在18岁时应该已经过渡到了成年队,“青少年培养”工作应是在10-18岁的这段时间完成。以中国足球目前的现状,人们应该把更多的关心投入到18岁以下青少年的培养,而不是将绝大部分的资金去培养国奥、国家队这些一线队伍,这样的分配失调会严重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体育上也不甘落后。由于受到金牌战略的影响,各地体育主管部门,在体育项目的发展上会有所选择。他们偏向选择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拿成绩的项目去发展;而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出现在各大型比赛中,但足球发展却是投资大、见效慢,所以很多体育主管部门不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足球项目上去发展,而是去发展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较容易拿牌的个人项目。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自然而然就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资金的不足。

1.2 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上,一会儿说要学习德国模式,一会儿说要学习日本模式。其实,不管是德国模式或是日本模式也好,人家核心的东西就是踏踏实实的训练和选拔。可是到了我们这里,所学过来的东西都变成了一堆口号,一边要10年打进世界杯,另一边要亚洲称霸。如果这种从上到下的浮躁心理得不到改变,中国足球是很难摆脱当前面貌的。青少年培养不是一日之功,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是青少年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模式是阶梯制,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基层学校到业余体校再到地方专业队,这种模式在抓住技术的同时,却不能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而最终导致人才过早职业化,不利于青少年最终的全面发展。我国青少年培养体制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我国足球水平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其他因素的影响

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偏低一直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这不仅仅表现在足球这个项目上。他们从小就进行专业化训练,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训练上,忽视了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重视专业水平的提高,到了一定时期,由于认知水平、思想观念、精神力量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专业水平也会停止不前。而我国职业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道德素质偏低,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这都是需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来弥补。

超龄问题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一直存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参赛年龄的真实程度也始终不够清白。一些球队为追求成绩而虚报球员年龄,在绿茵场上以大欺小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知道,我国的足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出现这样一种怪异的现象,即中国青少年足球队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并不差,但成年队的成绩却始终不尽人意,这里不排除年龄造假的可能。人为的更改出生年龄,在球场上以大打小是一种极度不公平,不道德的行为。

而我们也知道,目前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正处在低谷时期,这些年假球、黑哨等负面新闻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足球这项伟大的运动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足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健康发展的环境。特别是青少年的发展面临着选材难,普遍现象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足球,孩子也不愿意踢足球。

2 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与对策

2.1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政府重视

经费是维持运动训练正常开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整体后备人才培养不足,不能完全归咎于政府和社会的不够重视,应该说这是由当前中国足球职业化所处的环境性质所决定的。政府不应该只重视一线队伍的建设发展,而应适当加大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和经费投入,发挥自己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积极的投入,这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生活训练上,可以将优秀小队员送到国外去学习交流,也可以招商开展一些国际,国内比赛等等。另外,最好设立专门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专项资金,并且建立严格的监督审查制度。而各培养单位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强忧患意识,探索提高自身生存的道路,力争实现经费来源结构的多元化,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2.2 完善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我国未来足球运动发展的核心,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能力,完善各项培养结构体系是有必要的。青少年需要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与他们年龄和身心发展相符的科学文化素养。我国运动员虽然也学习文化课程,但是现有的知识层面却是比较薄弱的。大多数运动员是在有了成绩之后,特招到各个地区的大学进行学习,其实它们的学历含金量是不足的,但是也不否认在这其中有优秀的学习人才。理论知识不系统,无法全面把握足球运动发展规律,使得训练在低水平层次上重复。所以全面提高足球人员的素质,处理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足球事业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而学校作为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主体环境,换言之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环境离不开学校,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学校。后备人才的培养初期还是应该以学校为主体,才可以使青少年接受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从职业化以来,走的是社会足球的道路。发展的业余俱乐部和足球学校严重偏离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方向,违背了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导致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基础极度薄弱。改变当前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完善方面,同时将新的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积极配合。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最终才能使得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符合,从而实现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2.3 完善训练条件,加强媒体合作

足球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足球的基本物质前提,没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基础设施,足球事业的发展就难以发展。特别是当今时代,对基础设施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多方面途径解决我国足球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足等问题,是今后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而我国青少年足球场地设施的现状已经成为更好的推动足球运动普及和提高的一项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具备标准的足球训练场地;而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学、中学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如何提高现有场地的利用率是各级地方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各级地方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整合训练资源,积极调动社会有关力量共同组织建设足球活动场所,从根本上去解决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所有的信息传播都离不开媒体。与各界媒体的合作是当今信息社会必行的一条道路。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推广、后备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的宣传、足球赛事报道以及产业开发等等,都需要媒体的共同参与。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组织上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对于我们正确引导舆论,促进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结论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资金投入太少,政府不够重视,这是问题存在的物质保证所在。而另一方面,我国青少年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还缺少一个较大的普及层面。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在训练过程中科学化程度不高,技术和意识跟不上去,在踢球合理性上就存在明显的漏洞。而我国的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以训练为主的思想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足球学校、俱乐部为主的培养单位,直接会影响运动员未来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在培养和比赛中经常弄虚作假,更改年龄,这对年轻球员的精神层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将足球视为奋斗目标和职业方向来发展的孩子已经少之又少。

4 建议

在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进程中,首先我们需要加大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监管,同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培养单位基础设施、经费投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管理制度与措施等进行综合管理,使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有法可依;其次我们要坚持体教结合,树立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的目标,引导足球后备人才将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基本技术用来共同发展,最终实现运动员自身的全面发展;再次我们要优化资源配置,将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达到最佳;最后重视、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码字,是一种生活 下一篇: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