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5 00:53:47

心理障碍论文

心理障碍论文篇1

论文摘要:“80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1亿,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正承担着重要角色,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制约,他们又面临强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合力解决青年农民工的群体心理障碍,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青春脸庞出现在农民工群体中,农民工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80后”农民工正逐渐成为这一队伍的主体。农民工不仅是一个收入低下、生活贫困的群体,而且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制约因素,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一、“80后”农民工概况

根据年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形成了两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他们于80年代或90年代初进入城市;第二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末或新世纪初进入城市,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民,则属于其中的过渡一代。“80后”农民工特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农民工,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青年农民工。据2006年国务院政策研究所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据悉,迄今为止,“80后”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80后”农民工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年龄普遍较小,多在28岁以下,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受学校教育的程度高,多为初中以上,虽然他们的素质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依然很大;基本没有务农经历,难以忍受农村的破旧、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甚至持批评态度,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开始出现不认可;具有更多的融入城市的冲动,正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地社会,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与当地人建立经常性的交往关系,甚至加入当地的一些社会组织等,想在城市安家立业,但自己的根仍在农村,矛盾心理异常突出;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发挥,有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其父辈们主要为寻求生计而出门打工不同,他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锻炼自己、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希望追求更完美的人生;有较强的维权意识,更注重工作环境、自身权益乃至个体感受,不能忍受身份歧视,也不再像父辈一样甘于艰苦廉价的劳动,而更在乎所在城市能否给予他们平等的人格待遇;对政治、文化等生活的需求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总体来看,他们在政治上的参与意识还比较低,很多农民工在进城后没有参加过选举,没有参加工会组织等。面对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体制和自身素质的约束,“80后”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并存,理想与现实交织碰撞,在心理上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二、“80后”农民工常见的心理障碍

作为农民工的主体,“80后”农民工承担着城市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心理状况主流是好的: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但是由于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恶劣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城市社会地位的低下等等原因,使部分农民工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自卑与压抑。由于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传统的城市管理制度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人事、医疗制度等方面只承认城市居民,而将农民工排斥在外。由于人为造成的先天身份的差别,农民工只能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境地。城市居民由于先天具有的城里人身份,不须通过后天努力就可获得许多社会公共资源,在社会生活方面能够享受到诸多特权,在社会竞争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无论在现实利益和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种因先天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深深地刺激了“80后”农民工的自尊心,加重了自卑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与生活上的贫困相比,更难以忍受的是农民工不被城市接受,不能与城里人正常交往与合作,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还要忍受因家庭分居、婚恋情感、文化活动匮乏及生活条件限制等,经常处于性压抑和整体精神压抑的心理状态,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心理对抗。

2.封闭与孤独。“80后”农民工进城的同时也是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他们虽然在空间上走近了城市,但由于受现行户籍制度和其他制度性的排斥,同时也受其自身的文化心理、价值观、行为方式变化滞后的影响,使得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工作多久,都注定是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匆匆过客”。城市的生活并未提供给青年农民工良好的转换环境,空间上的隔离、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冷淡、歧视与疏远,不仅无助于青年农民工打破旧的角色意识,融入到新的城市生活中去,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不适应,在精神上不能很好地真正融入城市,而总是处于封闭与孤独状态,只能囿于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和文化习俗之中。2007年8月,浙江省永康市总工会先后对五金、包装、工艺品、电子、金属等五个行业、20家不同规模企业的外地民工展开了为期几个月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因受孤独难以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困扰,60%以上的外来民工,尤其是"80后”农民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感到寂寞孤独”的为80%。很多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多年了,却几乎没有城里人朋友。加之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很多农民工将在街上溜达、看临街电视、打扑克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3.不满与怨恨。与农民工相比,城市居民享受着更多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大多可以较轻松地生活。而“80后”农民工不仅没有社会保障,而且从事着城市里高强度、高风险、低收入的劳动。更有甚者,农民工还被老板克扣和拖欠工资,这使得农民工在生活上只能维持很低的水平。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以致损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会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有的居民以自己城市人的身份歧视农民工,将农民工视为“外来人”,将他们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甚至故意在公共场所欺负、捉弄农民工;有些城市居民对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农民工缺乏信任、理解和尊重,甚至故意刁难,丢了东西就认定是农民工所为,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有些城市执法人员在执法和城市管理过程中对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持双重标准,对农民工动辄罚款、毁坏东西甚至任意打骂;有些商场、酒店、浴池等公共场所以衣冠不整、有碍店容或影响其他人消费等种种借口拒绝农民工进入。大多数“80后”农民工坦言,他们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城里人看不起自己,个别城市人还以对农民工进行刁难和人格侮辱为乐,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他们中的个别人则可能在人格受损时以破坏城市公共设施、偷窃、群殴等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情绪。

4.仇视与报复。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城市繁荣与富庶是来自偏远乡村的青年农民工无法想象的。在农村的时候,这种差距他们还没有亲身体验到,但是一旦进入到城市,这种差距就立即显现在他们面前。而二元制社会结构所构筑的用工与户籍制度壁垒,也把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这种差距的希望打破。城市中繁华富裕与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微薄的收入形成强烈的对比,社会保障的缺失、合法维权的困难、政治与社会事务参与途径的狭窄、城市居民的冷漠歧视与优越感更强化了他们的反城市甚至心态。这种心态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城市居民的,而是针对所有的城市居民的。这种情绪的极端反应就是敌视和仇恨城市的情绪,以往的道德束缚、法制束缚已经不起作用,因而采取极端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报复城市居民就不足为奇了。

三、塑造“80后”农民工健康心理品质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主体健康的心理品质,“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其心理障碍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和政府、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1.推进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首先,政府应该放宽对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的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废除户籍制度,使农民工获得正式的市民身份。其次,政府应该全面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如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促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保护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修订有关法规,规定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是以身份而是以地域为标准,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开辟途径;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为农民工提供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消除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障碍。同时,提高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体系之中,对其实行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保护其义务教育权利;逐步废除暂住证等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证件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等。

2.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素质能力。(1)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工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挫能力。通过教育使他们做到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正确对待别人,善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对待工作,热爱学习和劳动,避免精神空虚。只要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就能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2)加强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政府要组织建立民工学校、民工文化俱乐部等,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同时成立专门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职业道德。(3)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年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认识,让农民工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3.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组织管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脱离了原来农村的组织与管理,而城市管理组织又大多采取“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拒入”的态度,使农民工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没有组织约束,自由散漫,极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组织与管理,具体做法是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如农民工工会等,从而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向政府表达其利益需求;制定保护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利益的组织和行为,如黑心中介、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开放城市组织体系,吸纳农民工进入社区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加强农民工事务管理,从而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要努力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他们是文化创(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造、文化接受的主体入手,从他们的认同感和欣赏能力出发,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改变文化服务供应方式和机制,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管理,给予他们创造文化产品和活动的空间及舞台。

4.提供个案辅导与咨询,正确引导权利意识和市民意识的觉醒。个案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对于“80后”农民工来说,往往个人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欠缺,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他们难于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弱势地位。因而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辅导和支持,比如整合各种资源设立辅导机构,开通咨询热线等为农民工提供心理辅导、就业信息、法律知识,发展个人职业能力,解决心理烦恼,强化城市适应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年农民工的公民教育,弘扬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市民意识,呼唤公民义务与责任,引导青年农民工不仅以理性精神合法维护权益,还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5.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青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力量有限,他们对城市的不满与敌视,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城市的权益过度受损而又投诉无门的现状有关。虽然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农民工基本上是分散的个体,其权利诉求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政府应该帮助他们成立自己的权益保护组织,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加强由劳动、工商、司法等多部门支持配合的对农民工的维权行动,并把农民工中的代表纳入到政府组织体系中去,使农民工得到合法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渠道。同时,城市政府应该坚决打击各种侵犯民工利益的违法行为,加强有关对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使民工在城市中不仅有生存的空间,更有发展的空间,从而减少青年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与矛盾。

心理障碍论文篇2

关键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防治措施

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和迷惘性,他们正逐步进入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经济不独立,思想不稳定,世界观尚未成型,实际仍是“未成年人”。

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断向上进取;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日间杂波。当主观和客观发生矛盾,情绪受到挫折时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无法解脱,紧锢在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致使心理失常而患病,轻者不承认自己有病,虽说能坚持上课,但是成绩十分不理想;重者会做出残害自己或者危害社会的事情,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就是个特别的例子。我校也有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中有的休学或者失学,有的甚至长期不愈,不仅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我校有一位男生,无缘无故的焦虑,导致严重失眠,到我校门诊部求治,却查不出任何毛病。整日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痛苦之重,这样的学生如果遇到特殊事情的激发特殊因素的刺激,难免会产生超常规的行为,这些都提醒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改变以往“见病不见人”的旧生物医学模式和形而上学观点。

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2.1适应能力差

2.1.1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心理落差大

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人生第一次考验就是自我心中的落差感。他们同样十年寒窗,他们同样怀着更高的梦想,想象着通过高考能够达到人们价值观念中所说的金榜题名。然而高考下来,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他们未能达到梦想中的“登堂入室”,无奈之下选择了原本没有什么特殊级别差异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但这种落差不自觉显现在他们的心中。落差之二便是新生活的较大改变,大学校园远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除了学习,一切事情都由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骄生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满眼灰色的楼群产生厌恶情绪,大脑反应慢,经常出现忘记返回路线的情况。

另外,大学生活的压力让学生觉得自己再不是天之骄子,一枝独秀。校园是个小社会,不是一尘不染的圣地;奖学金的评定、入党、提干等等竞争初见端倪,书呆子不受欢迎,个人的风采和魅力最重要,不再有人把你当作宝贝,很可能从过去的宠儿沦为不起眼的小角色。从个人中心的小圈子到无穷无尽的网络中这一环,不能很好完成社会化转换,必然产生挫折感,因此很多人进入大学新奇过去后就甘于平庸,雄心壮志不复存在,所谓“60分万岁”不是罕见现象。

2.1.2对学业的不适应,对如何合理平衡职业技能学习和综合素质学习的不适应

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

我们把职业技术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响应国家倡导,适应人才对高等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个职业技术和学科分配上的差异,同样学生也存在着有的学生偏强于文化素质,却毫无专业技能的底子,有的学生则是在某些职业技术领域里很强,但他们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就是综合素质的偏低,这些本身的客观基础的不平衡,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导致心理的失衡,我们有的学生是网络高手,能独立编程,甚至是某些知名门户网站的版主,他们基本上能自给自足地生存,甚至月收入几千元,他们在IT领域里的成就让他们自豪,骄傲,但每每综合考试下来,几门不及格,一方面我们在倡导挖掘专才,另一方面我们也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所以说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使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体系中容易产生混淆和失衡的因素。

2.1.3对经济状况的适应

家境富裕的学生优越感强,但他们却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毛病和行为方式:高消费,不知道节约,不体恤人情冷暖,歌五酒六的生存状态,即便不出现偏差,也会和大多数家境一般的孩子产生隔阂。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大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心理问题,那就是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偶尔会对社会态度不良,怀有敌意。这样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出现人格偏差,面对生活没有信心。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又是个跟社会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的教育体系,对社会脉络的把握,对时代需求的适应,是高等技术教育得以生存的基础。但是,时代进步过程中所伴生的问题,所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和影响到我们的学生,我们处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结合部,也是容易遭受负面因素袭击的易感人群。

2.1.4生活自主性的适应

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度爱护孩子,以及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的锻炼。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我们的家长让我们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从小要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会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为大学生心智却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大学生心理樊笼的存在。

同时,我们高等技术教育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性和灵活性,我们在技能培养上强调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适合社会需要,我们在人才培育上强调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多专多能,能快速融入社会,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当尖刀,能快速适应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对我们技术能力的考验,而这些,对于长期在温室里倍受呵护的孩子,对于还仰仗家长扶持的孩子,一下子让他丢弃拐杖,让他从依赖的心理突然转变成自立自强的心理,是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而在阵痛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裂变的。

2.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甚至想逃避现实。激烈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在恐惧失败的心理下,不敢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2.3难以排除的情感危机

情感问题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层不可避免的问题,谈恋爱也成了这个年龄阶段一个不可避讳的话题。我们的孩子有享受美好的渴望,但他们尚不具备承受痛苦的能力,在这个复杂的问题前面他们很难成为强者。

生理心理的变化。高校阶段是大学生由普通教育转向社会就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男女同学的发育基本上是成人水平,个个体格健壮,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但是,生理变异是心理变异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往往具有封闭性,表现为内隐、曲折、不易形诸颜色,并带有较多的社会性、政治性,对继续深造或者就业存在着焦虑、对社会上的某些矛盾还不大了解,情绪容易波动,反映比较强烈,具有两极性,一会儿振奋,一会儿又失望。当然,绝大多数同学自我意识在增强,并能作自我调节。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受到溺爱,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很容易形成孤僻、自私、任性的性格。

3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

(1)设置或分配专门机构,专项管理学生心理问题,把学校医疗机构、学生管理机构发动起来,主动配合,采取措施,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采取体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常设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2)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育管理队伍中来,在辅导员队伍中强化班主任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职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一个日常的解决心理问题队伍,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3)调动党团各级组织的主导带头作用,把心理辅导做为党团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党团组织的先进性及感召力,同时在进行学生综合考评,在解决学生入党入团问题时,要加入对自身心理问题处理能力及解决带动周边群众解决心理问题的测评,使学生具备健康心理,阳光心态。

心理障碍论文篇3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语文学习 心理障碍

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1]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存在差异,而且对于不同科目,同一个群体学习的方式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到农村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及语文学科的学习,由于他们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语文学科性质的特性,更需要教师的教学务必切实符合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征。探究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预防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障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使我国中学语文教学走向高效化、节能化与非功利化的道路。

中学阶段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期,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身体的各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同时心理的各方面又发展得相对平稳,所以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致使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化解这些矛盾的过程也正是他们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如果这些矛盾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许多研究表明,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及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失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重突出,并表现出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目前我国3.4亿青少年中,有各类学习、情绪和行为等心理障碍者约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患病率为21.6%―32%[2]。而在广大农村,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要远远超出城市学生。

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他们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的欲望。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的欲望。他们常常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上课时不集中精力学习,课后也不读书、不做作业,或者贪玩游戏、迷恋上网,或者东游西逛,得过且过。

2.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这是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又一个体现。语文在中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中,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想提高成绩,效果常常不明显。所以,当他们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他们本来基础就比较差,学习方法也不恰当,同时刻苦努力也不够,于是考试屡考屡败,从而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

3.缺乏毅力,松散惰性。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还表现在缺乏毅力、松散惰性方面。他们由于长期形成了松散、惰性的坏习惯,所以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当他们稍微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时,常常就会退缩不前,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有的学生就说:“我一看到题目中有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就连看都不想看,更别说做了”。

4.自控能力差,波动性大。这也是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一个表现。他们有时候考试取得了较好成绩,马上就会产生喜形于色的兴奋心情,心里也充满一定要学好语文的感情。但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常常表现出“几分钟的热度”,时间一长,上课注意力又不集中了,学习热情也一落千丈。这类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的心理障碍。

5.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厌学心理严重。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其在行为上的不良表现方式。农村初中生有的对大多数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由于厌学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有的由于厌学而不愿意继续努力学习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但又毫不在乎。他们上课很难专心听讲,作业很不用心,缺乏学习的动力,养成散漫和心不在焉的习惯,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更缺乏长远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6.感觉到自己落后于别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农村初中生中有的同学在感觉到自己落后于别人而又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目标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如别人的心理,总感觉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很难办到,否定自己的能力。如果这种情绪体验比较轻微,只要自己加以正确的调节就会成为一种学习上的动力,但是那些自卑心理很强的学生,他们会因一时或一事的失败而感到处处不如别人,感到悲观失望,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农村初中生产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1.教学模式单一。主要表现为,在目标追求上只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在教学情感上,偏重学生智力因素的教育作用,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在运作过程上,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自己的模仿获取现成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在选用手段上,多以语言和原始形态的手段,如以粉笔、黑板为媒介,而忽略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模式显得枯燥,抑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2.评价途径单一。这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即通过书面考试以分数高低确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评价内容单一。一方面,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表现不仅要能读能写,还要能听能说,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中方法的掌握作出判断。仅仅一次的书面考试是不能完全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另一方面,学生是发展的,今天的成绩不能一定就是明天的成绩,只要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克服自卑心理,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评价途径的单一性,往往直接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

3.教师自身缺少良好的教学艺术也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的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特征,教师创造性地把握语文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运用语文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领略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序,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特的心灵感悟。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特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能去发现,去挖掘,去展示语文教学内容的美质,把内在美和形式美有机结合,学生就会在美的环境中吸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获得心理上最大的满足。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有的教学内容挖掘不深,讲课枯燥乏味,教学设计陈旧老套,教学语言平淡无味等,这些都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

针对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中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教师应该合理疏导,建构科学的教学策略,真正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贯穿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科学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农村初中生中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很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这样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进而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明白,成功的路都不是平坦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一时的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成功。

2.建立学生档案,“对症下药”辅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掌握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状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洞悉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为此,我专门建立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档案库,并协调各任科老师通力合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心理状况,选择恰当、灵活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灵”治疗工作。

3.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项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产生的。有兴趣就能高高兴兴地学,津津有味地学,即使是遇到困难和问题,也能自觉地加以克服,若学生无兴趣,就没有动力和求知欲。所以,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

4.使学生养成学会利用时间的好习惯。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会有的。”尽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等可以充分用来进行课外学习。为此,作为学生,每学期一定要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进行课外阅读,逐步养成学会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5.教育学生认识自我,保持正常的心态。学习有差异性,有的学得好,有的学得不扎实,如此会产生不同的心态,学好者春风得意,学差者垂头丧气。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心态异同,提前预防启迪学生。指出成绩的好差并不重要,关键是作好总结,想想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哪些方面还需要弥补。要做到心中有数,找差距、找信心,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劣,悦纳自己。保持正常心态,正确认识一时的成功和挫折,就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6.端正学习动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因为“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3],所以端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培根说过,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学会浏览、精读、略读,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的关系。布尔贝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意图,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触”[4]。这说明师生没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教育。任何教育结果都是伴随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关系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愿意学习他们喜欢的教师所教的科目,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教师态度和蔼可亲,善于鼓励,真诚地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进而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因而学生会喜欢这位教师,也愿意学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这大概就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如果教师总是居高临下,态度粗暴,一味地批评挖苦,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极积性。

8.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学校都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由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语文课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教师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在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微笑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5]是的,面对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学会用心去滋润他们,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7.

[2]蓝燕.三大障碍困扰三千万中小学生,学龄期社会心理因素成为诱因[N].中国青年报,2000,3,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0.

[4]范国钟.消除农村偏远地区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之我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心理障碍论文篇4

一、什么是“自我挫败”

有些人在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设想出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这种困难和障碍所吓倒,从而感到十分忧虑和恐惧,似乎失败就在等着自己,于是总想回避和躲开。这种由个人主观心理活动所造成的失败感就叫心理上的“自我挫败”。

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年级的不断增高,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自我挫败”的心理反映也越来越突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竞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时常可见。

案例一:上六年级的甲平时的成绩一直不错。期末考试到了,任课老师为了提防学生学习松劲,复习不认真,便故意对大家说:“这次期末考试覆盖面广,有一定难度,不见得每个人都会考好希望大家要认真复习,不能掉以轻心。”不料,老师的提醒反而对这位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暗示,加重了这位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便怀疑自己是否能行,甚至在考试前老在担心这件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考试也完全失去了信心。

案例二:班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学生乙跃跃欲试,积极准备,决心与同学一比高低。于是,他做了精心的准备。可是,临近比赛,他感到负担越来越重,心情十分紧张,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讲的不一定会比别人好,也不一定能获奖,想打“退堂鼓”。比赛时,这个学生竟然把事先准备得好好的、甚至能倒背如流的故事内容忘个精光。听着别人娓娓动听的故事,他自惭形秽地想:以后再也不参加任何比赛了!从此之后,无论是班级还是学校组织地各类竞赛或比赛,他从不敢参加,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案例三: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打算在班内竞选班长。学生丙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参与竞选,并打算通过竞选锻炼自己的能力可是就在竞选的前几天,这位学生改变了自己的主意,突然决定放弃班长的竞选。班主任问他为什么,他说“班上能力强的人多的是,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万一选不上,多不光彩。与其竞选时失败,还不如现在就放弃。”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自我挫败的具体表现。这些预想和行为无助于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适应环境。相反,却会降低适应能力和自信心,人为地给自己增加精神压力,严重削弱竞争意识,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变得退缩、胆怯。他们不敢参与竞争,也不能在竞争中获胜,更不可能养成开拓进取的能力,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难有立足之地。因此,这种“自我挫败”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包袱,应当并且必须解除。

二、针对学生心理,预防“自我挫败”

造成“自我挫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自我挫败者”的心理原因。“心底无所天地宽”、“不患得患失”、“助人者自助”都是成年人自我心理调节的金玉良言。但对这些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自我调节的能力就差多了。他们往往要依靠老师的输导指点,方可心理平衡。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做好心理预防工作。

1、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与个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自我态度。一般来说,容易产生自我挫败心理的人,往往与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态度有关,即对自我某方面的价值持一定的否认、轻视、不满的态度,常常表现为自轻、自贱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等。并且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心自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但同时又担心和怀疑自己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赞扬。(班主任工作 )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同学学会正确的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辨正的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别人对你有看法或批评你时,不要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当受到别人表扬时,也不要趾高气扬,得意忘形。另外,要学会正确的看对批评和表扬,批评并非坏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来说,表扬固然重要,但批评同样有效。尤其对一贯受到表扬的人来说,批评的激励作用则更大。

2、助学生克服虚荣心

人要有荣誉感,要有自尊心。但是荣誉感、自尊心过强,就会逐步演化成虚荣心。一般来说,自我挫败者的荣誉感、自尊心以及虚荣心比别人强,因而当事情无法如愿以偿时,就会烦闷苦恼。正因为他们太看重自己的面子和荣誉,因此他们做任何事总是患得患失,只允许自己成功,不允许失败。为了避免失败,维护荣誉和自尊,最后对自己想做而且完全能做的事也可能会完全放弃。由此可见,虚荣心是自我挫败者的大敌。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恰当、适度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彻底克服虚荣心。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挫败者的自我意识特别强烈,他们经常认为别人都在注视自己、议论自己,越是人多和陌生的地方,就越觉得不自在。一举手,乙投足,都顾虑重重,从而容易表现出不自然、腼腆,甚至于忧虑、恐慌。为了避免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他们遇事往往就会“打退堂鼓”,甚至产生退缩或逃避行为。由此可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内心的细微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和对待自我。

4、帮助学社树立强烈的自信心

心理障碍论文篇5

1.认知方式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方式和过程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的理论观点:

1.1单相抑郁障碍认知模型假设:适应不良的认知模式在个体遭受有压力的生活事件时,导致了抑郁的易感性。适应不良的认知模式包括:用消极的方式(包含无望感)来推断事件的原因、后果和自我价值的理论。Beck(1967,1987)提出了消极的自我模式,功能失调的态度和社会型自主人格模式。这种适应不良的认知方式增加负性生活事件所遇到的负面评价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对于自我和人生观的绝望和负面的看法,最终导致抑郁症状。

1.2心理学上的“躁狂防御模型”假设: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抑郁的认知方式与躁狂/轻躁狂存在着潜在的相关性,夸张的躁狂表现是一种防御机制或是潜意识对抑郁倾向的逆反应。该假设由Abraham于1911年提出,经过Dooley(1921)、Rado(1928)、Freeman(1971)、Klein(1994)的不断完善,并由Neale(1988)做出了认知行为方面的更新。该假设认为,生活事件可以视为对患者脆弱的自尊的潜在威胁,躁狂者是用过度感觉良好的方式来防御潜意识的抑郁认知进入意识。因此,躁狂并不是抑郁的对立面,在认知上更像是它的同类。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抑郁症和躁狂症均涉及类似的负面认知风格,情感发作类型的决定因素是相关的生活事件和患者对于无助感、自尊受挫的应对模式。个体使用认知的防御来应对自尊收到的威胁和随后而来的无助感,当防御失败就会导致抑郁症的结果。对于冲动性的认知方式,Kagan等1964年提出的沉思—冲动型(reflectivity-Impulsivity,简称R-I)认知方式,主要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做出决定时速度上的差异。根据这一理论,消极的自尊导致了高水平的冲动,与恐惧相关的情况使冲动增加。

2.成长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儿童期受虐史两部分。

2.1到目前为止有多项研究探讨父母养育史、依恋关系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大多数研究已关注到双相障碍患者的父母是否缺乏关爱和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在早期的定性研究中,家庭亲密关系的缺失,专横的母亲,情感上或位置上缺席的父亲都与双相障碍有关。定量研究中发现,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有关联。双相的患者中在家庭中较少表达自己,这与双相和心境恶劣的共病相关。同时家庭凝聚力低的患者,其自杀未遂史明显较多。Rosenfarb等(1994)发现,双相患者的教养和依恋不同于正常对照组。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的患者感受到的母爱比正常对照组要少。在关于依恋方式的外显的自评报告中,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组对于母亲的依恋比对照组都少。Geller(2000)等对比了7~16岁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和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青少年、同期家庭和同伴特征组的社会对照组,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评估青少年和他们的母亲。结果表明,双相障碍的青少年与ADHD和社区对照组相比,他们在家长–亲子互动关系中有更多的创伤:感受到母亲的温暖更少,而感受到来自母亲或父亲的张力、敌意更多。同时,患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比ADHD的青少年朋友更少,社交技能更贫乏。Neer-en等(2005)在进行按照人口相匹配的对照后发现,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中双相障碍组比正常对照组感受到更少的温暖和接受,而感受更多的来自双亲的心理控制。冲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快速和侵略行为的倾向。大约30%的受过虐待的父母会对他们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这可能不仅仅是冲动性通过基因遗传的影响,也可能是严重的生活事件本身导致的。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儿童严厉、惩罚及否认、拒绝,缺乏情感温暖及理解,儿童比较容易出现冲动行为。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姚玉华等(2010)[7]的研究显示,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有一定联系。有暴力攻击行为的青少年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出较低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较高的拒绝否认、较高的惩罚严厉和过多的干涉保护。父母教育时惩罚过重过严可使子女产生怨恨、报复心理甚至进行犯罪活动。父亲的过分干涉可导致子女的情绪不稳定,喜欢挑衅,残暴冲动,更容易产生暴力犯罪;母亲过度的保护、干涉方式会加剧子女的情绪不稳定、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担忧。

2.2童年期虐待包括躯体虐待(physicala-busePA)和待(sexualabuseSA)。国外相关研究已表明,童年期经历的虐待与双相障碍的发病有紧密联系[3]。Leverich等(2002)研究大样本的双相患者,发现双相障碍患者有较高的儿童期PA和SA发生率。在有童年期的PA和SA的经历者与没有虐待史的患者相比,有较高的终身患病率、发病年龄更早,和更快的循环频率。PA和SA还与自杀行为增加相关,PA史与躁狂增加的程度相关。有童年虐待经历的患者与没有童年期虐待史的相比,在病程上时间更长更严重。Neeren等(2005)根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症状以及家族史以及发病年龄,使用一个范围广泛的虐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根据人口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相比,双相患者报告在发病年龄之前来自母亲的PA和来自父母双方的情感虐待均多于同一年龄段水平。同样,Grandin等(2005)调查童年应激事件包括虐待(PA和SA),发现患者发病年龄之前发生的童年应激事件越多,提示发病年龄越早。同时,童年期的虐待也会对个体的冲动攻击行为产生影响。Andrzej等的一项研究测试了304名酒依赖患者,对酒依赖患者的冲动和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曾遭受SA者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ImpulsivenessScaleBIS)总分和注意冲动分量表中的冲动性更高。曾遭受PA者,不论当时是否年满18岁,BIS-11的所有分量表中显示冲动性都较明显。这一研究的结果符合沉思—冲动型认知的理论,童年期受到身体或性的虐待可能导致一生的焦虑感受和消极的自尊,从而产生高水平的冲动。另外,研究显示童年被忽视的经历在攻击性的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不同的被忽视经历带来不同的影响。童年的情感忽视可能导致个体的情绪出现问题,尤其会以情绪失控的问题以作为引发注意的手段,所以成人后表现出容易被激惹的特点。躯体忽视的过程实际上使得个体的成长缺乏物质上的关注,可能会使得个体更多看重外部奖赏和资源,而童年期的这种不利条件可能会使个体发展出对社会地位、权利等外部物质的更多积极评价,但是个体可能无法习得适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8]。

二、其他因素

1.物质依赖以往进行研究的资料,均支持这个假设:双相谱系的症状代表了一系列危险的行为风险倾向,包括药物滥用。这种观点与双相障碍患者在滥用和成瘾的人群的集中度相一致(包括各种成瘾物质类型)。冲动控制障碍集中表现于具有寻求享乐和奖励的共同点,物质滥用可以理解为一种冲动控制障碍。冲动是情感高涨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躁狂状态推动了冲动行为,另一方面躁狂状态伴随着追求愉受的驱动力,使不断追求兴奋成为生活的主要部分。物质滥用到成瘾的转变由某些物质的固有的成瘾性引起,这一过程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可能发生的更迅速。特别是在轻躁狂或情感过盛的情况下,患者将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和做出足够的调整来顺应长期使用成瘾物,这是建立成瘾的必要条件。双相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之间的混合是不是偶然的,它们共享了生物学的基础并且相互增强作用[9]。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可以观察到酒依赖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受到损害的情况。调查显示在酒依赖和双相障碍的共病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人格因素一些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与患者病前的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比正常人外向、神经质、强迫、追求完美、开放。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冲动、寻求刺激、悲观、害怕不确定、依赖性强。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问卷(TPQ)结果显示,其一级亲属均具有冲动、寻求刺激、悲观的人格特征,并且这些人格特征也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因此这反映了具有遗传性的人格易感素质,即双相患者具有上述人格特征的生物学亲属们,虽然不表现为患病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会更容易发病。有冲动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罪犯与常模相比,具有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的特征。他们也具有比较外向、神经质、易冲动、寻求刺激、情绪起伏大和难以控制情绪,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三、总结

童年经历的虐待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了自尊的建立与恐惧的形成;成年后的家庭,经济状况等,决定了人群生活质量。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格特征,无助感、自尊受挫的应对方式、负面认知方式,环境中的低社会认可和社会支持,这些社会心理学特点是导致双相障碍和冲动行为的共同原因。回顾近年国内外此类研究,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双相障碍和冲动行为共病患者的社会心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心理障碍论文篇6

为此笔者进行了认真的个案调查和整体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存在心理障碍:①从小生长在农村,信息闭塞,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及学习动力;②新教书起点高,内容较多,词汇量大,句型多,任务偏重,在小学阶段没有开设外语课,或小学启蒙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窄,接受能力较差,对英语学习有恐惧感;③虽对英语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础差,不会读,听不懂,词汇难背,句型难记,致使情绪波动大,思想包袱加重,战绩上不去。这样经过多次失收,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由厌学发展到弃学;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只会死记硬背,对所学的内容形成不了系统,不会灵活运用和分析;⑤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也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知从何着手帮助孩子学好英语;⑥由于经济、文化等比较落后,无法得到相应的课外辅导或参加各类英语培训班,缺少学英语的氛围,除了英语课很难再接触到英语。

针对学生学习英语时产生的心理障碍,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加以消除,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首先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觉得英语实用。例如当今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信息资源,若不懂英语,上网也是寸步难行。此外,个人升学、就业也必须学好英语。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努力获得的知识是一生最大的财富,只有掌握过硬的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这一道理,我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育,如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永久举办,各行各业都需要懂外语的人才,鼓励学生学好英语以备将来之用。

2.端正教学指导思想

进城农民工子女属于城市弱势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及学校的关爱,得到老师的关注。为此,我时刻注意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在教学中创设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面向全体学生,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并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学内容。善于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讲课语言生动,表情自然,教态和蔼,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始终高涨。在课堂上多鼓励、少批评,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作出表扬与肯定,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培养要在开始的时候才最有效。因此,从初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对他们提出学习要求,并强制他们开展良好的学习活动以至他们形成习惯。例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读音准确、书写规范的习惯;正确朗读、勤于背诵的习惯;课前勤预习、课后勤复习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以及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等。

4.注意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入学阶段可选择单词的拼读为突破口,教给学生一套全新的拼读方法,采用独特的拼读技巧和特点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拼读的规律。通常学习一个新单词,需要听、说、读、写及记中文意思才能掌握它。而一旦学会了拼读法,不借助音标,就能够读出所看到的大部分单词,并能基本写下所听到的单词。这样,掌握了拼读法的学生只要记住单词的发音和中文意思,就能记住一个单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出了新单词,获得了一份成功的喜悦,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认识到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中国

5.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要注意到,有的学生虽然很勤奋,但是学习效率低。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点学法,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指导他们怎样进行预习,怎样进行复习。另外,对词汇的记忆方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巧也做了适当的点拨,如针对学生记单词难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学生用形象记忆法、联想法、归纳法、词根记忆法等不同的方法记单词;或把难词、难句制作成海报,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经常复习,不知不觉就掌握了。

6.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用英语

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开口讲英语,生怕自己出错,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把最简单、最常用的英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Howareyou?/Excuseme./Thankyou./What’swrong?/Wouldyouplease?/CanIhelpyou?等等。我校开设了英语角,鼓励学生练口语,这样可以克服怕与人用英语交流的胆怯心理,还可以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如果找不到学伴或参加英语角的机会很少,那么又需要通过自己对自己讲英语来创造英语环境。比如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用英语口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每堂英语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FreeTalk,让他们自豪地上讲台炫耀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写英语日记的习惯,从记流水账开始,到完整叙述一件事情,再加上自己的感想,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要求他们尽量多地听录音,入睡前一定要大喊英语10分钟,让英语进入潜意识,做梦也在学英语。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喊英语”,喊出一天的活力和辉煌,喊出一天的充实和成功。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使学生的听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7.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像PAIRWORK和GROUPWORK等。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是面向全体,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学习的成功。我将全班学生按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人,由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两名中间生和一名学因生组成,让成绩好的学生作为组长进行全面管理,给小组成员每人一个职务如“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教师有时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待到交流的时候,评价主要以“组”为单位。因此,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极具团队精神,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心理障碍论文篇7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心理卫生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46-03

Survey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 of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 know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alysis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towards them. Methods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sampling 3000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 Jiangsu, and launch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type survey by primary mental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MHRSP). ResultsScale reliability test shows: All subscales have good discriminating degree in the Scale. There are subscales with a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deviation such as: Conduct Disorder (16.1%), Learning Disabilities (14.8%), Mood Disorders (13.1%), Personality Defects (15.6%), which consist to the maj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lass, Age, Sex, Mother's Occupation, Family Income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core deviated rate of scales, Father Education Level, Mother's Education Level, Family Type, Whether The Student Is a only Child have no effect to score deviated rate of scales. ConclusionWhen we develop intervention programs to students in the region in primary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we should make them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maj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Rating Scale, mental health

小学生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的早期阶段。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可以为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而心理发育则需要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调查表明,我国约1/5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新的教育热点[1-2]。为了解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本课题组于2010年6月期间对苏北农村地区在校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江苏省北部地区(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盐城市、淮安市)农村在校小学生。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随机抽样,抽取江苏省北部5个县或县级行政区;第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以上5个地区内分别随机抽取1所农村小学学校,随机抽取班级,以被抽中班级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学校抽取600人,现况调查总样本为600*5(地区)=3000人。

1.2.2 调查方法 ①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ental Health Rate Scale for Pupil , MHRSP) [3]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特种障碍共八个分量表,每个子量表各有10个项目,共计80项。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3分法(0=没有,1=偶尔,2=经常)计分。计分为累加积分,各子量表得分0~20分之间,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多。

1.2.3 质量控制 对调查的每一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资料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双人双机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信度检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3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963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2.2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963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11.7±1.21岁;男生1664(56.16 %),女生1229(43.8%);四年级871(29.4%)、五年级 984(33.2 %)、六年级1108(37.4%);单纯与父母住1465 (49.4%),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1261(42.6%); 单亲家庭237(8.0%);独生子女1074(36.2%),非独生子女1889(63.8%);

2.3 被调查者的心理卫生状况

2.3.1 量表得分的关联性 量表的信度检验显示,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0.922,大于0.7,由表1可见,各个分量表间的关联系数小于它们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比如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依次是0.599、0.540、0.562、0.488、0.456、0.340、0.417,它们都小于学习障碍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0.723,这表明该量表中各分量表的区分度较好。

2.3.2 全部调查对象的量表得分情况 表2中列出了各分量表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不良习惯、品德缺陷、特种障碍;其中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是该人群中比较重要的心理问题。见表2

2.3.3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偏离程度

分别以MHRSP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值加一个标准差(x±sd)为界定, 高于此数值视之偏离, 统计出偏离人数 [4]。表2显示全部被调查者的各分量表的偏离检出率依次为:行为障碍(16.1%)、学习障碍(14.8%)、情绪障碍(13.1%)、性格缺陷(15.6%)、社会适应障碍(13.2%)、不良习惯(12.8%)、品德缺陷(10.5%)、特种障碍(9.9%);总量表的偏离检出率为11.6%。见表2

2.4 各个量表得分得分偏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以学生分量表和总量表的总得分“偏离”为因变量,一般特征中各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学检验。

经过单因素分析得:男、女生在社会适应障碍、特种障碍、总量表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性格缺陷、不良习惯、特种障碍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总量表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母亲职业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障碍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学生在特种障碍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见表3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采用的工具《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是在小学生心理调查中常用的量表。此外用于小学生心理调查的还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5-7]。有研究显示[8]:《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34以上,说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43,说明该量表各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量表8个因子的区分度较好。因此依据MHRSP的调查结果评定、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强的说服力。

3.2 心理卫生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四方面的得分较高,其均分都大于总量表得分,而且此四方面的心理偏离检出率相对较大。张勇等人[4]的研究结果显示:被试者总分的心理健康得分偏离率为16.67%;马德珍等人[9]的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中MHRSP总分偏离检出率为13.6%,行为障碍(15.6%)、学习障碍(17.5%)、情绪障碍(12.3%)、性格缺陷(12.7%)、社会适应障碍(12.7%)、不良习惯(11.6%)、品德缺陷(10.3%)、特种障碍(10.3%);这些结果都高本次调查的偏离检出率。在以上结果中,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都是得分较高、偏离检出率较大的因子。因此,在对该地区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时,应当着重进行:(1)指导训练其日常行为(2)增加其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学习、改善学习方法(3)疏导其不良情绪(4)引导其克服性格缺陷。

3.3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经过单因素分析,从各因子的偏离检出率看对苏北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的因素为性别、班级、性别、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等。

不同性别在社会适应障碍、特种障碍两因子及总分的偏离检出率都有统计学差异,社会适应障碍包括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自我中心、交友困难、不合群)挫折及应激等,而特种障碍主要体现在排泄、言语、睡眠、进食障碍等,可能由于男生女生生理上的差别导致这两类障碍也出现差异,从而导致总分的偏离检出率也出现差异。

班级是影响各因子偏离情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各年级学生除情绪障碍外,其他因子的偏离检出率都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同,生理心理所处的生长阶段有所差别,导致在心理健康状况不同。

母亲职业与家庭月收入可以归纳为家庭环境因素。母亲职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障碍上,而家庭月收入则表现在特种障碍,从传统观念上看,母亲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不同职业的母亲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与方式各不相同,从而对孩子学习的引导频率与深度也不相同,导致学生在学习障碍中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而家庭月收入对小学生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的影响,不论从衣食住行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出现特种障碍的差异。总之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小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采取的养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家庭需要与学校积极配合,家长不应当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教育的责任。

4 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作为本次调查工具,可以有效地反映苏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四方面的心理问题是该地区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班级、年龄、性别、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是小学生量表得分偏离率的影响因素,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对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偏离率无影响。

在今后进行小学生心理卫生干预工作时,要紧密结合该地区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根据、有计划地制定系统的干预方案,以有效提高该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尹丽红.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华章,2010:108.

[2] 蒋翠娟,农村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3] 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72-373.

[4] 张勇,栗克清,谢淑芬,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环境状况调查[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3):41-42.

[5] 芦炎,陈嘉良.乐山市公办和民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比较[J].时代教育,2009(6):103,105.

[6] 赵玫.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9(28):112-113.

[7] 冯秋景,赵笑梅.小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5):123-128.

[8] 龚建良.《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试用[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8,12.

[9] 马德珍,江翠娟,李军.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6):653-655.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BK2009282)

心理障碍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B8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2-0128-03

1 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界定

自从1968年Cohn提出“发展性计算障碍(developmental dyscalculia)”[1]这一术语后,这一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随后,Slade和Russell[2]使用了另一个术语:特异性计算技能障碍(Specific disorder of arithmetic skills)来命名计算技能存在着缺陷的现象。因此,发展性计算障碍也称作特异性计算技能障碍。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3]和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4],鉴定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主要标准是:一般智力的发展与特殊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失衡[5]。根据定义可知,有发展性计算障碍的儿童与正常同龄儿童在一般的推理能力上无显著差异,但他们的数学能力却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表明有计算障碍的儿童其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间存在着差异。

DSM-Ⅳ上的资料表明,发展性计算障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学习障碍,流行率仅为1%,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在很多国家都有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流行率的研究,德国的一项调查[6]发现,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中计算障碍的流行率大致相同,分别为6.6%和659%,捷克斯洛伐克[7]、美国[8]、英国[9]、以色列[10]、印度[11]等国家都有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流行率的研究,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大约为3%-6%。综合各个国家的研究,可以发现发展性计算障碍的流行率大约为6%左右,与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的流行率几乎相同[12]。

2 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脑机制研究

既然发展性计算障碍的流行率并不低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流行率,因此,出现了研究者由最初侧重于关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向兼顾两种障碍的研究转化的现象。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脑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脑的单侧化障碍、认知模块障碍和综合性(脑的单侧化和认知模块)障碍。

2.1脑的单侧化障碍

脑的单侧化障碍理论认为,发展性计算障碍患者是由于大脑左半球或右半球有问题才会有计算障碍的症状。

Rourke[13]发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计算障碍患者,即发现了计算障碍的两种子类型。一种子类型是只存在数学学习困难,Rourke将其定义为非言语学习障碍综合征(Noverbal Learning Disbility Syndrome),简称NLD。另外一种子类型是在数学、阅读和拼写方面都有困难,Rourke将其定义为阅读和拼写障碍,简称RS子类型。NLD类儿童不仅有计算困难,而且在执行与空间、触觉、动觉有关的任务时也会出现问题,并伴有心理障碍,例如,恐惧、沮丧和交流障碍。NLD类儿童虽然在非言语智力方面有缺陷,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方面则有一定的优势。

RS类儿童却表现出相反的优势和缺陷模式。这种类型的儿童主要在听觉-语言处理方面有困难,而在非言语、视觉空间等方面有优势。Rourke把NLD子类型和RS子类型分别归因于大脑右半球和左半球发育不完善。GrossTsur等人[14]详细地描述了发展性大脑右半球综合征,这是一种症状类似于NLD的疾病,GrossTsur等人认为这种疾病的病因是大脑右半球的问题。

1930年,神经学家Gerstmann经过大量的关于成年脑损伤病人的研究,首次描述了一种为他所熟知的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有四种症状:计算障碍、左右方向混淆、失写症和手指失知症,手指失知症是指病人无法辨别自己的手指和他人的手指。直到1968年,Kinsbourne[15]才将儿童身上的这4个症状定义为“发展性Gerstmann综合征”(Developmental Gerstmann Syndrome)。这些症状不是源于生理创伤,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后来,人们又对同时出现的语言加工障碍进行了研究,并将发展性Gerstmann综合征分为失语型和非失语型,这两种子类型的病因分别源于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右半球问题[16]。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是所有NLD儿童都有计算障碍,另外,许多有计算障碍的儿童在非言语或者语言加工能力方面却非常正常[17]。所以,认为计算障碍不是源于大脑左半球,就是源于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欠成熟的观点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计算障碍的病因。良好的视觉空间能力、良好的语言功能或是良好的运动机能都不是计算能力高的充分条件。

2.2认知模块障碍

认知模块障碍也是解释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一种理论观点,认知心理学认为,模块是一个特定的功能单位,它不受其它思维过程影响而独立、自觉并且迅速地执行着特定的任务。例如,人们认为,在语言加工过程中语言辨别、句法分析和语言产生都有各自独立的模块。同样,在数字处理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模块,它们对认知过程的各个方面负责,位于大脑的不同区域。认知模块障碍理论认为,发展性计算障碍是执行计算功能的模块出现了问题,不同模块出现问题,在计算障碍患者身上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Dehaene[18]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大脑执行不同类型计算任务时的活动进行了研究,他让被试用粗略估算和精确计算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得出的结论是:估算和精确计算时,大脑的活动模式差别很大。估算时大脑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左右半脑的顶叶,精确计算时大脑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左侧语言处理区。这表明了三个模块中的两个模块的存在,这三个模块是Dehaene[19]提出的“三重编码模型”(Triple Code Model)[20]中的概念。三重编码模型认为,数学认知能力由三个功能模块组成:量的类比表征模块;听觉-言语编码模块和视觉编码模块。这三个不同模块分别与特定的数学认知能力相联系,量的类比表征模块蕴涵了数字的意义,即大小和数量含义,这个功能模块位于大脑左右半球的顶区,主要与比较、估算等功能有关系。听觉言语表征模块位于优势半球的外侧裂,在这个模块中数字以可听、可读和可写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主要负责精确的运算、数数、数学知识的存贮与提取等认知功能。视觉编码模块位于左右半球的下顶-颞叶区,是一种独立的、在感知和传达上完全表现为视觉特征的数字符号语言,主要负责操作、奇偶判断等认知功能。

在三重编码模型中,这三种模块都被视作自治的功能单元,它们通过编码互换、彼此联系,并遵照某项任务的特定要求被单独激活。这种模块不仅建立在实验心理学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对成年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结果。在这些成年病人身上可以观察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数字处理方面的编码缺陷[21]。例如有些病人在遭受脑部创伤后,虽然能理解和复述口头数字或本族语数字,并利用此类形式的数字进行计算,但丧失了处理阿拉伯数字的能力。相反的情况也有,这两种情况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分别称作认知的分离或双分离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Temple[22]对一位有“数字诵读困难”的 11岁男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他的阅读和书写能力正常,但不能阅读阿拉伯数字,也不能听写阿拉伯数字。这为阿拉伯数字模块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2.3 脑的单侧化和认知模块的综合理论

其实,对计算障碍的脑的单侧化和认知模块的解释并不对立。如果把它们结合起来解释计算障碍也许会更加合理。Anderson的 “最小认知结构”理论[23]把脑的单侧化和认知模块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把发展性计算障碍解释为是脑的单侧化障碍和认知模块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

Anderson的最小认知结构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思考过程获得知识,思考过程需要有一个基础加工机 (BPM) 和两台专门信息加工机 (SP1和SP2)。基础加工机与智力的一般因素相对应,它决定着信息加工的容量和速度。两台专门信息加工机编写获得知识的程序,这些程序与信息材料的性质有关。Anderson认为一台信息加工机(SP1)服务于言语顺序信息加工,另外一台(SP2)服务于视觉空间和整体的加工,这两个加工机分别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

途径二是通过模块获得知识。利用第二条途径,必须通过模块,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模块加工的速度和自动化程度是不同的,它们的计算并不受基础加工机的速度影响。

Anderson认为,患有一般性智力缺陷(学习障碍,精神残障)的人基础加工机受到了限制。这些人接受能力差,学习的速度慢,而且接受的数量少,学数学时也是如此。智力正常但语言和非言语智力水平有差距的人的专门信息加工机质量不同。Rourke[13]所划分的NLD和RS型,是对此模式的最佳佐证。有脑损伤成年人的数字处理的各个方面的特定编码能力都很低下。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可以用Anderson的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解释。经常出现的学业能力缺陷,即某台专门信息加工机(右半脑或左半脑功能缺陷)的缺陷阻碍了服务于数字或书面语言加工的认知模块的成熟。负责语言加工的信息加工机(SP1)功能欠缺对相应的语言模块发展有负面影响。负责视觉空间和整体加工的加工机(SP2)的发展受阻可能是NLD儿童的症状的形成原因。SP2具有视觉空间性质,其发展受阻可能导致计算障碍或“心理理论”功能障碍(影响社会交往)。

上述三种观点均是从大脑的某个或某些区域存在问题角度出发解释发展性计算障碍,另外一些研究者则是单纯从认知加工过程的角度出发解释其病因,例如,Butterworth和Landerl等人认为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病因是不能理解基本的数概念,尤其是数量概念,而这种缺陷是天生的[24,25],此外,一些医学工作者也对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病因进行了探讨,他们从脑的代谢过程[26]、灰质和白质的数量[27]、遗传学[28,29]等角度出发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性计算障碍病人的异常也有着生理学基础。可见,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病因学的研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主题。

3 小结

所有关于学习障碍的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制定有效的矫治性教学策略,从而矫正学习障碍者的症状。发展性计算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形式,对它的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矫治。国际计算障碍协会负责人Newman认为,只要教育得法,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会用数学进行交流。也就是说,虽然不能要求计算障碍患者的计算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但是,经过矫正,计算障碍患者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而不至于使他们受到太多的挫折。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矫正计算障碍的措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治疗计算障碍。虽然这些治疗通常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是其效果仅局限于他们直接练习的能力范围。因此,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探索矫正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策略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