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28 04:12:50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的核心.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问题去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就可以使他们启动思维,活跃思想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另外,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以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其内在动机.

2. 有利于实现课堂的有效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交流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的数学语言传递信息、情感与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数学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目标.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愿望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实现课堂的有效交流,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问题的发现则起始于问题意识.具有问题意识,学生就不会迷信课本,迷信已有的知识,他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质疑,冲破传统,提出新问题.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本身就需要创新精神的参与.提出问题后,为了解决问题,必须积极思维,创造性地建立假说,这个过程中,需要跳出已有知识的限制,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不盲目接受已有的观点,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

二、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

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平等的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学生的问题有逻辑性错误,也要积极帮助学生,而不是嘲笑学生,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喜悦与被尊重,继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奇怪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教育学生而不是批评嘲笑.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就会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2. 加强双基训练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淡薄.因此,培养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另外,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培养问题意识也很重要.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这也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3. 创造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探究、质疑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感,展现个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讨论等,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到苦思不得其解时,不启发;不到有所领悟时,不启发.质疑解法,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对解题思考过程优劣的评价,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进行反思,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已成为所有数学老师的共识.

4. 教会学生产生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问技能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也提不出问题”.是的,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而是他们缺乏问题意识,不会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比如:对数学习题的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可运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解答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或可能引出新的问题,或可能引申推广出更一般的问题,因而,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设置解题误区: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易错处,有意设置解题误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不盲从教师和答案,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并纠正错误.例如:在平面向量中,(a + 2b)(a - 3b)能仿照数量的多项式运算进行,那么由a·b = b·c,则a = c成立吗?让学生在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辨析正误.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提问题,会提问题,敢提问题. 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使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和研究,达到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从而实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在数学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上一篇:也斯:香港本土文学的奠基人 下一篇: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方法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