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体科学 解读舞蹈训练

时间:2022-10-28 04:10:38

立足人体科学 解读舞蹈训练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美化了的人体表现艺术,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当中的人体动作,而是能够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与自然、社会之间矛盾冲突的并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舞蹈艺术的个性是通过舞者的形体和跳、转、翻、控制等技巧来表现,人的形体是舞蹈艺术表现的物质载体。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舞者想要完美地展现曼妙的舞姿,就必须首先“解放”肢体。而舞蹈训练的目的就在于“解放”肢体,使舞者身体的各部位较常人更加协调、灵活,更容易支配自己的身体,以传情达意。既然舞蹈训练的是人体,所以,了解人体科学知识,以其作为舞蹈训练的一种科学理论指导,就显得尤为有理、有利。

一、了解脊柱结构,开发脊柱潜能

了解舞蹈解剖学关于脊柱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人体的脊柱结构与功能,就可以使我们在舞蹈训练中更好地合理使用脊柱,从而开发脊柱的潜能。舞蹈解剖学认为,脊柱是躯干的中轴和支柱,是上下肢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持体重、传递压力、缓冲震动和保护脊髓及内脏等功能。

1、了解脊柱的构造

脊柱由全部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组成。脊柱中央有由椎孔连成的椎管,以容纳骨髓。脊柱两侧有23对椎间孔。脊柱长度约为身高的40%,脊柱在骶骨以上由椎体构成的部分约占全长的3/4,由椎间盘构成的部分约占1/4。整条脊柱由上而下按照部位可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5块,有时4块)。了解了脊柱的构造,在舞蹈训练中舞者就可以准确地认清舞蹈动作中具体是在使用脊柱的哪一部分,使训练更具针对性。例如,维族舞蹈中的移颈训练就是在运用脊柱的7节颈椎部分;芭蕾形体中胸腰的练习主要运用的是脊柱的12节胸椎部分;中国古典舞训练中“软踹燕”尤其突出脊柱的5节腰椎的柔韧度的运用。

2、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

人体脊柱从前面或后面观察是垂直的,但从侧面观察则具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弯、胸弯、腰弯和骶弯。正常人体当躯干背面贴墙站立,枕部、肩胛部及臀部接触墙壁时,在颈部和腰部应有一掌的空隙,这是因为正常人体的脊柱都是颈弯和腰弯成前凸,而胸弯和骶弯成后凸的缘故。了解了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的存在,在舞蹈训练中舞者就可以更加精准地完成练习。如,在课堂基础站姿练习中,老师经常对学生作出指令性要求“收腹”、“挺胸”,有的学生盲目地去收小肚子,却又造成了“翘臀”、“塌腰”的问题,老师只好再去指导学生“不要塌腰”。学生虽照做,但事实上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她们不了解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其实,“收腹不要塌腰”依据的是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挺胸”依据的是胸椎后凸。对人体脊柱结构的不了解,不会运用身体部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是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二、 了解脊柱运动,提高训练效果

了解脊柱运动,懂得人体解剖学知识,可以使我们在舞蹈训练中减少由于错误使用脊柱而产生的“动作不到位”或“动作变形”,提高训练效果。

1、了解脊柱运动方式

人体解剖学研究发现,相邻两个椎骨间的活动范围很小,但是,这些微小的活动合起来便使脊柱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围。整个脊柱可沿三个轴进行运动:绕额状轴的屈伸,绕矢状轴的侧屈及绕垂直轴的回旋,此外还能环转。在舞蹈训练中,脊柱屈伸典型动作,如:下前腰、下后腰;脊柱侧屈典型动作,如:下旁腰;脊柱回旋典型动作,如:卧云;脊柱环转典型动作,如:涮腰。

2、了解脊柱的运动幅度

人体解剖学研究还发现,脊柱运动幅度同椎间盘的厚薄和关节突的上下关节面方向不同有关。如人体脊柱胸中部的椎间盘最薄,弹性小,脊柱在胸段构成胸廓,前方为胸骨、侧面为肋骨,后方为胸椎;胸椎棘突呈瓦片状相互重叠,其形状如同一个笼罩,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的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舞蹈中胸部又是塑造优美婀娜舞姿的主要部位,舞蹈训练便针对这种生理构造的限制,有针对性地进行前屈、后伸、侧弯训练,并借助肌肉的力量使胸椎之间关节机能有别于自然状态,使胸椎的伸屈幅度得到改善。腰部的椎间盘比胸部的厚5倍,棘突短,直向后突出,又不受肋骨的限制,因此腰部的侧弯及屈伸活动的幅度很大,但由于关节突的关节面方向是近矢状的,因而回旋活动受到限制。可见,腰椎侧弯和屈伸活动的幅度在整条脊柱中是最大的,但其回旋幅度小,而胸椎回旋幅度则大于腰椎。颈部的运动幅度介于胸部和腰部之间,可以做各种活动。

了解了脊柱运动,舞蹈训练就可以变得更加科学化,效果也会更好。以女生训练中常用的技术技巧动作“倒踢紫金冠”为例,从脊柱运动方式及运动幅度来分析应如何合理使用脊柱:脊柱颈部中段后伸能力最强,胸段由于前、侧方连接着胸廓,棘突呈复瓦状,所以后伸能力很弱,而整个腰段则具有突出的后伸效能,因此做“倒踢紫金冠”动作,要运用颈部中段后仰,尽量使腰部做到反弓状,使舞姿具有更加充分地表现力。

三、 科学训练,减少脊柱损伤

了解脊柱结构与功能,可以使舞者运用所学的知识科学地进行舞蹈训练,预防脊柱损伤,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改善舞蹈审美。以胸腰训练为例:舞蹈训练中使“胸腰”动作优美、舒展的关键,不是胸椎能否大幅度后伸,而是要依靠肩关节充分外旋,肩胛骨向后收缩,加之头部和颈部后伸的配合,来使动作变得更加完美。训练时应重点体会整条脊柱节节拉开、节节后曲,并使胸腔上挑的感受,以达到增加胸腰运动幅度的目的。胸腰表现力突出的舞者并不一定胸部的运动幅度就大,其原因主要是恰当使用了其它相关部位的补偿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胸腰的训练中,不能一味追求胸部后伸,因为,这不符合人体脊柱的运动规律,只会给颈段、胸腰段脊椎带来损伤。12节胸椎的任意一节有伤痛的舞者,都有可能是因为强行使胸椎向后弯曲(过度后伸)造成的。

人体科学知识是我们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舞蹈训练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了解和运用人体科学知识,才能使我们不陷入盲目的训练,从而使身体运动更加符合人体结构的客观规律,进而使舞者更加完美地通过人体动作展现舞蹈艺术的无穷魅力。

(作者单位:保定市南市区职教中心)

上一篇:贾谊故居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