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言训练,加强有效表达

时间:2022-08-11 07:04:28

立足语言训练,加强有效表达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语言形式为载体,探索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训练点,引领学生会文、品读、感言、得意,强化字词句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规范的言语实践,使语言的神采飞扬起来。教师应强化语言训练的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确实通过自身扎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言训练 有效表达

在200年温州市鹿城区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中,建设大南校区学生失分最多的题目是:把正确序号写在括号里,使它们成为一段通顺的话,以及课外阅读篇目《加了一句话》中的最后一题: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从中反思课堂教学:学生语言表达的有序性训练不够,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欠缺。语文的本质是“学语习文”,但是有些语文课堂强化了“人文感悟”,淡化了言语习得,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以及人文思想的熏陶上,言语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性的落实被忽视了。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标”“教学建议”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信息传递迅速,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显得空前重要,因而社会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应用格外重视。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培养吸收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最终应该体现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自如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

张志公先生提出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怎样有效选择语言学习内容,怎样抓住语言训练点进行高效训练。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关于学段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中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筛选、取舍、提炼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强化语言训练的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切实通过自身扎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尽可能选取既能体现语言文字规律,又能发展思维、陶冶情感的语言现象,优化语言训练方法的选择和训练程序的设计。以语言形式为载体,引领学生会文、品读、感言、得意,强化字词句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规范的言语实践,让母语学习真正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呢?

一、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表达

怎样的语言训练堪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崔峦先生指出:“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他同时提出:“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由此可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的语言训练堪称有效。有效的训练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母语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言语学习,通过潜心解读文本,创设多种语境,优化训练手段,进行扎实有效的练习,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到言语学习活动中,获得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学习语言的鲜活例子,语言训练点就是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和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图式。语言训练过程应该是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相互统一的过程。

1.抓文本语言特色点。教师首先要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然后准确地捕捉最能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领悟文章表达方式的词句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词句段上,帮助学生将之理解清楚。

2.敲词句段间联系点。有些句子,意思非常含蓄,学生要通过咀嚼,才能体会其丰富的内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研读,联系上下文以至全文,才能深入体会其深层的意思。如《巨人的花园》;“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我抓住句子间的联系点,读后有什么感受?多么鲜明的对比,一墙之隔两个世界,一念之差,天壤之别,这一墙围住了什么?只留下什么?然后引领学生读出文字中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只有通过品词品句体悟了词句的内涵,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句子的意境和情味,当由衷地动情品读时,又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和运用的精妙。

3.看教材课后练习点。对课后的语言训练点,我们可以设计比较性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懂得区别,引出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根据要求选择文中能点燃思维火花,促进学生理解和想象的重点词句为发散点,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多思路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寻求多种答案。

4.找读写表达结合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加强读与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品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我们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在仿写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5.引课堂教学生成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跳出课文原来的框框,突破课文现有的观点,探求不同的见解,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句子,话中有话,需要联系更广泛的信息,体会其弦外之音。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大胆假设,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关注教学生成点,使课堂语言的表达更富有挑战性,让语言训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二、关注语言训练策略,有效落实

1.目标明确,准确定位。由于年级和教材的不同,学生的个性、智力、学习态度和动机不同,每篇课文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达到怎样的认知要求?科学地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训练目标是提高课堂语言文字训练效率的前提,围绕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训练目标,精心引导,善于启迪,逐渐养成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多种思维能力的目的。

2.整体把握,突出重点。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阅读训练重点,对训练要求和要教给学生的方法都提了出来,每篇课文和课后习题都紧扣训练重点来选择,因此,在训练时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练什么和怎样练,通过练达到怎样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如《月球之谜》,本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就掌握的材料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语文因素与语言现象,寻求最佳的训练点。

3.渗透学法,有效迁移。语言教学最终要让学生从扶到放,所以除了掌握课文内容外,学生还要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衡量学生对一个词语、一个句式、一个段式是否真正理解,要看他会不会运用。这样,训练的迁移更显重要。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讲读议练紧密结合。

4.重视积累,有效表达。教师应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重视言语积累,厚积而薄发,指导学生对课文中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进行迁移训练,通过比较、推敲、领悟,使之入乎其内,从而将课文的词句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且注意由扶到放,由模仿到创造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5.重视层次,效果求实。因为学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课文内容的深浅,所以在分析课文时教师就要注意训练的层次性,从而使个体带动全体,又使全体带动个体向高层发展,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能力与情感逐步深入,培养探究品质,更易让学生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最完善的角度去寻找最佳点。在训练时,必须体现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最完美的角度寻找最佳结合点。训练必须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6.严密监测,有效达成。教师当堂检测以目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可以使教与学的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对于个别学生某些目标要求上不能达标的,及时进行适当补练,更有效地增加课堂语言文字训练的密度与效度。

三、反思研究成效,达成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课程理念,对于当前的语言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引导我们思考应选择怎样的语文材料让学生直接接触?应以怎样的方法让学生接触语文材料并进行语文实践?基于两个问题的思考,我想首先是精选具有丰富训练价值的语言材料;其次是在语言训练的设计上循序渐进,使训练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最后是关注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语文课堂要提高言语训练效率,就必须进行有效策略思考。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在与文本对话时,能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达到真心地与作者、编者心灵上的交流,组织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针对每篇文章中的“形”与“魂”、“文”与“法”,找准训练与感悟的最佳交汇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有效言语训练的平台,让言语训练在“品味”与“体验”的完美交融中自由地行进。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8,4.

[2]庄文中.中小学语言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6,2.

[3]小学教学设计,2008,5.

[4]福建教育,2009,3.

上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下一篇:人格魅力与高校辅导员角色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