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探究

时间:2022-10-28 03:36:12

小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探究

摘?要: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论述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培养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并结合生活实际,达到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兴趣;交流;思维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日益显现出它们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那种只有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模式已经逐步地被淘汰,根据要求,我们应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让学生学会优秀的数学思想以及基本的数学技能,为将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通过实践活动的切身感受,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统计问题中,可以让同学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调查,像身高、体重、爱好的颜色、喜欢吃的水果等。在简单计算中,让学生亲自买一些喜欢的小物品,真实地经历买卖交易,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从而对这种看不到、却真实存在身边的东西产生极大的兴趣。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可以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开展一些小小的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计算速度比赛。老师随机地出题目,学生进行作答,并小组积分,一定时间后,得出第一名并奖励,这也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将在下文论述。

(4)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现在很多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可结合课堂教学,让孩子动手做些简单物体,例如,通过计算制作一个体积一定、底面半径一定的圆柱体。

(5)利用科技创设学生喜欢的事物,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数学知识,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

二、小组讨论数学问题,学会交流

(1)创造交流的环境。例如,在认识形体基本特征中,老师拿着圆柱、圆锥、球、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模型,然后问: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模型有什么异同点?这时,同学会观察这些模型,进行热烈的讨论,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快速地投入到上课的状态中;另一方面,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的能力。

(2)建立数学兴趣小组,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相同的题,也许有多种解法,通过讨论,每个学生都会掌握多种方法,这就是常说的共赢。通过组内活动,使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方法与结论有条理、有依据地表述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具备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并获得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这一交流的过程,不仅填补了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的满足、信息的拓宽、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基本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来开发思维。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一般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培养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应重点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到一定阶段,再启发学生运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例如,在商店买铅笔与钢笔,它们的单价分别是五角与五元,问:分别买100支与10支,哪种笔花费高?将其抽象分析:就是比较0.5×100和5×10的大小。

(2)虚拟性奖励,激活学生快速思维。老师提问,让学生找出答案,对表现优秀者进行虚拟奖励。

(3)部分与整体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全面性。部分就是由问题入手,将题目化为小部分,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整体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通过对问题每个部分进行分析,然后整合,从全局思考解决问题。例如,上面买笔问题,题目问哪一种笔花费高,可以分成三个小部分,分别求出两种笔的各自花费,再进行比较。

(4)相互联系,扩展思维。在数学中,很多知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相互联系、进行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即“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上一篇: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照明改善方案设计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的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