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颈舒颗粒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8 12:50:55

推拿配合颈舒颗粒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推拿配合口服颈舒颗粒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60例,治疗组给予颈舒颗粒配合颈部推拿,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和西比灵,观察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6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舒颗粒结合颈部推拿可明显缓解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就,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颈椎病颈舒颗粒推拿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32-02

颈椎病是因为颈椎骨质增生,颈韧带钙化,颈间盘委托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精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神经根型占多数,笔者自2007以来,分别运用推拿配合颈舒颗粒与西药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临床观察比较,采用推拿配合颈舒颗粒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中,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推拿配合服用颈舒颗粒组(以下称治疗组)和服用西比灵与消炎痛组(以下称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34岁;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5年。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最大60,最小32岁,病程最短一个月,最长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轻重等方面无差异(P

1.2病例选择。参照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关于颈椎病诊断标准”。

(1)颈痛伴上肢放射痛。

(2)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量减退。

(3)臂丛神经根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演示。

(4)颈椎x线片可见椎体沟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小、椎间隙狭窄。

(5)CT可见椎体赘生物及神经根狭窄。

其中,(1)、(4)为确切诊断标准,(2)、(3)、(5)为辅助诊断标准。

1.3病例纳入标准。

(1)综合选择标准。

(2)年龄30到60岁之间,单纯神经根型颈椎病。

(3)病程小于或等于5年。

(4)未做过其他类似治疗。

1.4排除标准。

(1)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碗管综合征、肩周炎)。

(2)疑有或已确认的颈椎及椎管内肿瘤、脑部肿瘤等。

(3)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病等。

(5)诊断不明确的颈柱伴精髓肿胀症。

(6)治疗不合作的患者。

2方法

2.1治疗组。推拿理筋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能使部分患者较快缓解症状,先在颈部用点压、拿捏、弹拨、滚法、按摩等放松紧张痉挛肌肉,然后用颈项旋扳法,患者取稍低位,术者站于患者的侧后,以同侧肘弯拖住患者下颚,另一手托起患者颈部,嘱咐患者颈部放松,术者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牵引,而后向本侧旋转,当接近限度时,再以适当的力量使其继续旋转5-10度,可闻及轻微的关节弹响声。之后,再行另一侧的旋扳。此手法必须在颈部肌肉放松、始终保护头部的上提力量下旋扳,使用不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慎用。手法每日一次,配合口服中成药颈舒颗粒,每日两次,每次一包冲服,7天为一疗程,休息5天后,治疗两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

2.2对照组。采用消炎痛25毫克,每日3次;西比灵10毫克,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5天,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2.3疗效标准。

(1)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

(2)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阳性体征完全改善,颈部活动自如。

(3)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颈部活动自如,主要阳性体征消息,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4)有效:临床症状减轻,颈部活动改善,部分阳性体征消失

(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变。

3结果

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颈椎病多见于40以上中老年人,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颈椎活动频繁,活动度大易受损伤,中老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容易引起颈椎间盘萎缩变性,弹性减小,椎间隙变窄,颈椎稳定性下降,继发椎体骨质增生,颈韧带钙化、小关节关系改变,椎体半脱位,椎间孔变窄,黄韧带肥厚,变性,一系列改变,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引起的症状。颈椎拔伸能扩大椎间隙改善椎间盘位置,通过颈项旋扳法可纠正小关节错位,改善颈部失稳状态,恢复椎体间平衡,综合点压、拿捏、弹拨、滚法、按摩等手法孔解除颈部肌肉的肌肉痉挛,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和血管压迫,同时推拿能通过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体液调节作用,促进机体内能改善,使交感神经释放缓激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化学介质,从而调整椎-基底动脉异常的血流速度从改善紊乱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局部血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解除颈部从而使局部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充分发挥推拿的机械性刺激作用。达到颈舒颗粒由三七、当归、川穹、红花、天麻、肉桂、人工年黄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淤,温经通窍止痛,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淤血阻络证。治颈肩部僵硬、疼痛、患者上肢窜痛,与手法治疗配合使用,内外兼治,两法之长,补两法之短,相得益彰,增强并巩固疗效,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本组9例无效患者,因病程较长,颈椎骨质增生严重,椎体粘连厉害,甚至成竹节样,推拿无法松解粘连,建议手术治疗。但本组治疗效仍然高于对照组,而且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少,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和鸣.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中医医药出版社[M]

[3]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篇:OSAHS患者检测血小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