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2:09

推拿培训总结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方法: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SP组,采用先期招募、遴选、培训、考核、让中医学生与腰突症SP进行面对面交流、实训结束后,SP向中医学生提供对交流过程的反馈意见的流程;应用患者组采用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创造与临床真实患者交流、进行对志愿患者的接诊、进行推拿治疗、给予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等步骤。两组进行对比以及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统计。

结果: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医患交流能力评分在实训前后比较均为P

结论:两组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关键词:推拿实训医患交流标准化病人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6-02

现代社会,医疗领域的现实矛盾主要是医学模式在向生物-心理-社会转变,以及对社会医疗制度与医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不断攀升,造成医患间责任与信任之争愈演愈烈。中医学历来重视与患者的交流,作为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必须从中医学生的培养抓起,这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良好的医患沟通既能促进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又能加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本研究结合推拿科特色,应用推拿科常见病标准化病人(简称SP)与志愿病人培训医学生临床医患交流能力,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1研究方法

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患者组15例;应用SP组12例。评估模式参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结合推拿科专科特点,在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SP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中医学生推拿实训医患交流能力多站式评估方法,具体考核站点设置:接诊时的交流专科查体时的交流推拿治疗时的交流解答日常咨询时的交流。每个站点考核结束后,立即评估中医学生交流表现。累加各站评估结果,换算成分值,根据各站在临床实际中的重要性,分值加权后再累加。评估结果及换算后分值可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医学生推拿实训后的医患交流能力。

2研究结果

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均数比较: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时采用参数检验法(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aired-Samples t test)检验,非正态分布和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法(Mann-Whitney tes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实训前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比较。

应用患者组与应用SP组实训前站点评估及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较无差异。实训前后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较,两组均显著升高。应用SP组在接诊、查体站点评估结果较好,应用患者组在推拿治疗、日常咨询站点评估较好,两组比较均有差异;两组累加后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3讨论

参与受训的中医学生们进入多个SP站点,面对面交流;交流过程结束后SP给予受训者反馈意见。这样做减少了初入临床接触患者的恐惧感,锻炼了如何准确向患者传递信息,如何全面理解患者反馈的信息,形成中医学生1对1模拟推拿医生与腰突症患者间的交流。模拟后学生间讨论及实训教师纠偏,对整个模拟交流过程的总结和有益补充。中医学生开始初涉医患交流的训练,通过对志愿患者的接诊、推拿治疗、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这一环节中学生接触到的是真实患者,没有固定模式,更接近复杂化的临床实际。

应用SP组中医学生在接诊、查体站的交流逻辑性强,尤其是与腰突症典型表现者交流时比较熟练;应用患者组中医学生在推拿治疗站与解答日常咨询站的交流时,获取的患者信息更加真实全面,面对各种推拿临床问题时应变能力更强。但多站点交流能力综合评估应用患者组优于应用SP组。

4结论

应用SP可根据需要设置针对性病例,降低评估偏倚,规避医学考试可能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训练中医学生的询问技巧和操作手法;顺利完成从医学生到执业医生的过渡。同时也存在不足,SP不能完全解决医学生临床实践的困境,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难以模拟疾病的客观表现;针对能够模拟的疾病种类和症状有限,对医学生的训练可能陷入重复和固化,不能再现临床实践的复杂性。而且招募、遴选及培训SP成本比较高。

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配合与志愿患者交流的联合作用有很大推动作用,学生除了从医生的角度理解医患交流这种过程,还会换位思考;还可部分降低SP的培训及劳务费用;与志愿患者之间的交流训练更接近临床实际。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参与考评的全体教师在考评结束后集体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为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考核的客观、全面、公正及考核的与时俱进。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针灸推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48-02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能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康复,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针灸推拿专门人才。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和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我校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针灸推拿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技能大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多方调研,精心设计技能大赛

大赛应围绕职业能力评价确定竞赛内容,按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策划竞赛项目[1]。我们在调查、分析和听取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岗位及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设计出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各类基层医院的针灸、推拿工作岗位,养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按摩师,医院康复中心及社区康复中心的中医传统康复工作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从事针灸推拿医疗、保健、康复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画经点穴大赛”、“针灸技能大赛”、“推拿手法大赛”、“保健按摩大赛”、“功法大赛”、“针推临床综合技能大赛”,其中“画经点穴大赛”是针对经络循行和腧穴定位的针灸推拿基础能力而设立的,“针灸技能大赛”是针对各类针法、灸法、拔罐的操作技能而设立的,“推拿手法大赛”是针对推拿手法的技能训练而设立的,以上大赛属于针灸推拿的专业基本技能。“针推临床综合技能大赛”是为了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保健按摩大赛”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拓展技能,而“功法大赛”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大赛设置情况见表1。

我们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职业拓展技能的不同层次,分别安排相应的技能大赛项目,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针灸推拿专业各项实训内容,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针灸推拿技术[2],在不同阶段通过相应的技能大赛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我校在上述针灸推拿技能大赛项目的基础上,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2011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制订出竞赛方案,并成功承办此次大赛。

二、周密安排,切实做好大赛实施

技能竞赛应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我们邀请医院、保健机构的专家一起研究大赛方案,制定评分标准及操作要求,共同担任评委,由医院和保健机构的专家评委进行最后点评,使竞赛与教学紧密结合,提升行业、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学校会认真组织实施每项大赛,做到技能竞赛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全覆盖、教师全覆盖、核心专业课程全覆盖。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十届针灸点穴、推拿手法技能大赛,六届功法大赛,四届画经点穴、针刺技术、推拿手法大赛,三届企业冠名的针灸推拿临床综合技能大赛。各项大赛实施情况见表2。

而且,我们会针对比赛内容与过程进行逐步规范,收集整理各项资料,将比赛结果与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各任课教师通过竞赛总结教学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我校认真组织参加过两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针灸推拿技能大赛,成立大赛竞赛组,负责竞赛选手选拔、培训工作。培训过程要求指导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每三天由全体专业教师参与项目测试,每周进行一次全程模拟比赛,针对测试与模拟比赛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面对在校专业学生通报训练内容和方法,在每周模拟比赛时均邀请部分学生现场感受这种氛围。在全国大赛期间,教师应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分赴各赛场观摩比赛,让学生在感受全国学子专业技能风采的同时,也领略到我校学生针灸推拿专项技能的精彩表现。赛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参赛获奖选手,与学生进行汇报交流,现场展示针灸技术、推拿手法和推拿练功等专项技能。选手的精湛专业技能和由衷的感言,会极大鼓舞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高专业能力

技能大赛可以引领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竞赛项目评价标准应按照工作任务中知识点与技能考核点制定评分细则,兼顾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高[3]。为此,学校可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制定针灸推拿专业技能全程实训教学目标,涵盖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所需的各项实训项目及见习、实习各个实践环节。[2]改革实训教学方式,形成技能竞赛与实验实训、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训教学模式。技能大赛可促进考核模式的改革,比如,将“保健按摩大赛”与职业资格认证及技能鉴定相结合,通过技能竞赛的方式,实行保健按摩师的技能鉴定和考核,提高和促进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对与技能大赛有关的课程,我校增加了实践技能考试,突现技能训练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技能大赛还可以促使教学方法发生改革,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做”为中心,让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我校技能竞赛已形成针灸推拿核心课程全覆盖,因此大大地推动相关教材的建设。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就有5部,其中《针法灸法》、《小儿推拿》入选教育部高校精品教材;副主编、参编规划教材10部;主编、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院校中医相关专业实训教材《针法灸法实训教程》、《针灸治疗实训教程》、《推拿手法实训教程》、《推拿治疗实训教程》;与教学医院合作开发编写《常用推拿手法》、《针灸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推拿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等书籍;与养生保健专家合作开发《保健按摩》、《足部按摩》、《保健刮痧》等保健模块类教材。

技能大赛促使我校针灸推拿实训中心基础功能、针灸功能、推拿功能、综合功能、保健功能这五大功能区的建设逐步完善,完全可以满足针灸推拿专业各项技能的实训及临床和保健仿真工作任务的训练,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供很好的平台。同时,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近年来,我校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与28家医院、4家养生保健机构签定《针灸推拿实训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使实训实习基地覆盖安徽及长三角地区。学校与芜湖中医院深度融合,与其他实习单位也密切合作,实现学校与行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管和共享,让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不断努力,已基本建成融教学、实训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集针灸、推拿、康复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实训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2]。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做,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不间断的专业实训锤炼,专业技能、心里素质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2011年和2014年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中,我校针推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分别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二等奖,充分展示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近几年来,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逐年稳步提高,从2011年以来获取率均为100%,而且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自主创业的学生逐年增多。他们反馈最多的是已在学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立足社会的最主要财富。

参考文献:

[1]曹庆旭.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23):22-23,26.

[2]刘茜.强刚.潘道友.教育教学论坛[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13-214.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推拿学》;课程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08-02

推拿是利用手、身体其他部位或借助器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不同的手法作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保健、治疗效果的方法[1]。推拿疗法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也没有针灸对皮肤及表皮组织的损伤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疗效。加上手法简单易学,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喜爱。《推拿学》属于体育保健康复方向选修课程。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通过《推拿学》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推拿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和推拿时的注意事项,掌握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穴位按摩,以及在体育运动、养生保健和治疗运动损伤中的作用。自2005年开设《推拿学》课程以来,我院积极推进课程的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联合社会力量举办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同时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声誉。本文拟对《推拿学》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联合社会力量进行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

2006年,在学校支持下,我院正式与云南省康健保健按摩师培训站签定协议,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可面向社会举办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至今,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已为社会培养该类人才约180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推拿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的再继续。从此,我院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取得按摩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合法的按摩师职业资格。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争取社会力量,联合举办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学生在校期间便已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迫切希望学习有用的职业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

2.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推拿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时的舒适感,使社会掀起了一股推拿按摩热潮。

3.扩大学院影响力的需要。通过社会招生,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院的办学,扩大社会影响力。

4.通过培训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按摩技能。

二、挖掘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习推拿可以为家人、亲朋和同学服务,也可以为父母尽点孝心。我院在开展推拿学课程宣传及社会服务活动时,不失时机的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希望学生多想想父母抚养子女成人的艰辛,为子女能够成才所付出的努力,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可是对此我们作了什么?我们是否有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理解他们历尽的沧桑、饱含的深情?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什么?通过问题,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放假后能回家为父母尽点孝心。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回家后主动要求给父母作推拿,父母深感宽慰,觉得子女终于懂事了,长大成人了。从父母喜悦的眼神中,学生体会到了责任,在迷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孝心”的宣传,也使学生在推拿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加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调整教学内容

以往体育专业的《推拿学》教学内容,主要依托于《体育保健学》中的按摩章节,内容较少,主要介绍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常用的二十种按摩手法,按摩的应用和一些常用的穴位,整个教学过程大约占12学时。我院在独立开设《推拿学》课程,并取得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后,相继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现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手法的动作构成和操作要领、运动按摩、保健按摩、治疗按摩。手法主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选修课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变,教学以教授实用技术为主,主要是为普及推拿知识和扩大影响。鼓励学生学完继续参加提高班学习,争取获得中级按摩师职业资格。提高班学习要求结合云南省教学实际,按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推拿学》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是学习推拿的主要方法,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利用在校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巩固、提高《推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加强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组后,要求学生边看多媒体边练习,操作过程要求认真体会手感,注意被按摩者的舒适感。教师在课堂上要作好总结、讲解及示范工作,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生在不断的感受、纠正中得到提高。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不乏味,教师有了更多时间来逐个指点学生,纠正错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体育保健室实习。体育保健室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主要是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安排学生在体育保健室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实践伤科推拿手法,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推拿手法,进行常见运动损伤部位的推拿,达到治愈伤病的目的,为将来成为合格体育教师或体育锻炼指导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社会服务。由于推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故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愿意接受推拿作为保健祛病的手段。因此推拿是开展社会服务的良好载体。我院在开展推拿教学以来,一直重视发挥推拿的社会服务功能,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校园内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作服务,放松头部、肩颈部及腰部等部位的疲劳;为周围的老人作保健按摩。活动影响巨大,得到学院领导的鼓励,受到学校老师及周围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

4.加强运动按摩实践。运用按摩是可以在比赛前、中、后进行,起到有效的调节运动员生理机能,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等作用,在体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每年的校运会期间,学院均组织了学生参加为运动员推拿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了的按摩的基本技巧,熟悉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实施按摩的手法和步骤、动作要领及操作时间,能为以后的体育实践服务。

四、严格考核

考核分两部分,实验考核和笔试。实验考核占课程成绩的80%。实验考核分为基本手法和手法应用两部分,学生随机抽题,并当场操作抽到的手法,依操作手法的准确性评分,以百分制计算。手法应用考核要求学生随机抽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按摩,手法自行选择,以一定的顺序进行,同时对正在操作的各种按摩手法的特点边讲解边操作。

五、结束语

面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的问题,我院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推拿学》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在课堂内完成,选修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生推拿学习的结束。真正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参考文献: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211-02

一体化教学模式[1],是指在有明确教育核心目标的前提下,强调教育过程精心设计、有机组合,在连续或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以达到最佳效果的过程。高职高专医学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与岗位对接,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相结合,集理论知识讲解与训练临床技能水平于一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临床治疗能力。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教学的不足。在一体化模式下,根据临床需要,理论知识教学围绕临床实际需求为主,即理论够用;实践技能教学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治疗技能水平。现结合我校针灸推拿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谈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体会。

1. 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一体化实训体系

结合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等,我们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专业化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1调整理论实践比例,强化实践教学 针灸推拿专业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强化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在制定一体化的教学计划时,应与本科院校有区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要求,适当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依据各课程特点,制定好理论实践比例。例如,刺法针灸法学一体化教学时,理论和实践学时比例可为1:1-2的比例;针灸治疗一体化教学,理论实践比例可以达到1:1左右。同时,还要切实保证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诊治能力。

1.2严格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作为一体化教学的反馈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及临床要求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模拟病人临床诊疗情景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考核进而得到反馈信息,教师根据所反馈的信息来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终改善实验实训的实施方案。

1.3构建实践教学及管理模式 在遵循“医教一体、学岗对应、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等原则下,我们构建了实践教学中形成理论讲授实训室实践操作实验室量化标准(考核)模拟诊疗室(社会实践)临床衔接临床见习、实习,临床过渡的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模式[2]。其中,我们又通过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培训一体化、融医德与专业教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融讲示演练与媒体技术一体化等方式来实现一体化教学。

2. 结合临床岗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针灸推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突出应用性、强化能力训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最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2.1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法 运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我们将临床的实际工作场景安排在实验室教学中进行,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法的应用可以强化学生的临床诊治思维能力,为将来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使其进入临床后就可以运用临床思维方法来应对实际临床疾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2引入临床指南教学法[1] 临床上,疾病的治疗往往是多专业的一体化综合诊疗,而大部分教材学科独立性相对较强,注重强调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够,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很强,综合实践能力薄弱。将临床指南融入到课堂理论和实践培训的过程中,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对于颈椎病来说,在针灸教材只讲述针灸治疗方法,推拿教材只注重推拿治疗,在内科上只注重内服药物治疗等,但是,临床上却是多元化的综合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整理编写出针灸推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讲义用于指导教学,依据病种进行分类,贴近与临床实际,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练习对病种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

3.学岗对应,一体化模拟实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模拟实训情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采取递进式的方式,层层深入,通过四个阶段实现教学。一、模型练习。注重基本手法练习,严格规范手法操作技巧。教师讲完一种操作方法后,首先示教操作,然后指导学生分组(3-4人每组)训练。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力求人人过关。二、人(实)体练习。让学生面对具体的人体或互相扮演病人,在人体上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人体操作技巧;让学生对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手感的感应度进行熟悉,掌握手法的手感力度,并且对正常组织之间的感应信号也进行感应;三、模拟诊疗室实训。老师结合临床实际,准备常见疾病的仿真综合诊疗专题实践。首先,让同学讨论准备,接着老师结合同学的思考回答讲解病例的诊疗手段、内容以及操作方法,然后老师示教操作,最后同学之间互相扮演病人进行实体操作、体会,老师巡回指导,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四、医院见习实习。通过在校期间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学生利用课余、假期到临床见习,早临床以体会临床诊疗情景,让学生反思学校的学习,总结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毕业临床实习后,熟悉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满足临床岗位工作需要。

总之,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岗对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降低针灸推拿专业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的盲目性、机械性,可以更好的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型的针灸推拿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学皎等.医学高职学校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14(04):7-10

[2]强 刚,刘 茜,潘道友.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研究,2012,06(3):20-21

[3]吕美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J].教改创新,2010,01(16):13-14

项目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GZY12B19)

第一作者:孟伟,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针灸主治医师。从事针灸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推拿针灸疗法是我国中医中两种源远流长的外治疗法,心理治疗则是现代医学中的―个年轻分支。因此,从表面现象看推拿针灸和心理治疗相差甚远。

但是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从事着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笔者查阅了近年采的文献资料,从中不难发现已经有一些推拿和针灸医生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日常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一定的疗效。如周氏和胡氏均曾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推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陈氏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推拿治疗神经衰弱中;冯氏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推拿治疗肠激惹综合征中;而范氏和薛氏将心理治疗运用于针推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中;还有陈氏曾将心理治疗运用于针刺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

总结以上文献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推拿针灸结合心理治疗在那些身心相关疾病的治疗上疗效颇为显著。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日益增长,身心相关疾病的发生亦日益增多,笔者认为作为推拿针灸医生的我们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知识,同时也可以和医学心理医生合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日常医疗工作取得更好的疗效。

那么,我们又能如何做到推拿针灸与心理治疗的结合呢?

其实在我国古代已经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素(七情)对于疾病的影响,并相应地采取“告之、导之、开之”的传统治疗方法。临床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及通过咨询来指导和培训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富有创造力,而其中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基础性的心理治疗模式。医生通过询问倾听、分析指导和支持鼓励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通常推拿针灸科的病人相对而言就诊周期比较长,故而接诊医生对患者情况,也比较熟悉,这就为推拿针灸医生在推拿针灸治疗中有意识地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推拿针灸医生在本专业的知识之外,适当地学习一定的心理治疗知识是极为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询问指导和鼓励,这样也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但是推拿针灸专科医生毕竟没有心理医师执照,所以除了一些简单的谈话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还得依赖我们专业的医学心理医生。不过,笔者认为我们推拿针灸专科医生也可以和专业医学心理医生一起合作,首先,我们可以和他们―起合作一些身心疾病的治疗,在推拿针灸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前后进行心理量表评定,以了解专业心理治疗对于推拿针灸治疗身心疾病是否能起促进作用,以探求一条更为有效地治疗身心疾病的道路。其次,我们可以对于那些接受推拿针灸治疗的病人,请专业的医学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量表的测定,对照患者在推拿针灸治疗前后的心理积分,以比较病人接受推拿针灸前后心理状态是否有所改善,由此从侧面可以看出推拿针灸对该患者的疾病是否有所效果,如果,推拿针灸治疗有效,患者的病情获得改善,那么他的心理状况亦会随之改善;反之,则心理状况不会得到改善。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微格训练 针灸推拿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2012年“华佗杯”全国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中,我院师生代表学校参赛,取得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个人单项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个人全能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回顾赛前的训练准备情况,选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好成绩,除了领导的支持重视、指导老师的辛劳和选手的刻苦努力外,创新地把微格训练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选手的训练选拔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微格训练的概况

微格训练,即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被称为“录像反馈教学”。 是一种利用现代化电教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微格训练最初是用来培训师范生及新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项目,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微格训练模式作为训练某一技巧的先进教学方法在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推广,成效突出。

2 微格训练模式的实施目的

近年来,我校针灸推拿学院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对训练本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实验教学课程及训练方法做了大量的改革研究,使得学生的针灸推拿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也在全国针灸推拿专业技能比赛中屡次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的针灸推拿操作技能大赛分为了学生组和临床教师组,不仅检验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同时检验年轻老师操作技能水平。同时,今年在往届针刺技能、灸法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推拿的比赛内容,从对单一手法的比赛到临床常见病的治疗整个套路比试皆有涉及,比赛内容多,范围广是本次比赛的特点,大大的增加了训练的难度。如按照传统的一对多实验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对学生操作动作的规范。特别是推拿操作,流派众多,不同的老师指导,操作动作都有很大差异。而长达几个月的训练,也不是一个老师就可以完成的,这就很难训练学生技能操作动作规范。而比赛的成败恰恰取决于操作动作的细节规范上。怎样才能使学生直观地、细致地比较自己操作与老师的差距,并且可以做到可模仿、可对比、可反复、可评价呢?微格训练方法恰好能满足以上条件,其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易于控制、反馈及时等优点,正符合针灸推拿技能大赛训练,训练人数少,短时间高强度反复技能操作及动作细致规范化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此次赛前训练中运用微格训练教学模式,并获得了显著成效。

3 具体训练方法

根据此次针灸推拿比赛项目和竞赛规程细则,把训练内容分为消毒、进针,行针、补泻、出针,复式补泻,飞经走气,温针灸,隔姜灸、拔罐、推拿手法等多个可操作、易重复、可测量的单一版块,每次训练安排一个版块,训练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两两配对练习。每一个版块对应一项或几项操作技能,指导老师首先对本版块的操作要领、技巧、难点、得分及可能失分点进行讲解,交代评价标准及提出具体训练目标。并在讲解的基础上示范标准操作及进行录像,以便同学回放学习及对比。然后,选手两两相互练习,老师对选手进行巡视及针对性的指导,并对训练选手的技能操作进行录像。之后,组织回放观摩录像。首先让选手通过视频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让选手们对其操作进行评价,最后老师根据录像对选手操作动作进行逐一细节分析、评价。在全部选手完成此过程后,对选手们的操作细节表现进行横向比较,让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选手再根据此次找到的问题进行反复练习。视频可供学生在课下反复观摩训练,加深印象。对于同一版块,可对多次训练后的历次录像内容进行纵向比较,一起讨论分析操作进步之处,增强选手信心。最后总结选手各版块表现,找出每个人操作技能的优势和劣势版块,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训练。

4 在操作技能培训中运用微格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

4.1 目标明确,内容集中,重点突出

微格训练教学模式,将培训内容分解为多个单一的操作技能,再针对这一技能进行放大、细化的训练。训练目标明确,一个训练就针对这一单一技能,有利于选手集中精力和细致研究这一特定技能的操作要领,动作幅度及操作技巧。在微格训练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设定的某项特定的操作技能和培训目标,教学的内容集中,能够充分讲解重点、难点,选手通过反复比对练习,迅速得到提高。

4.2 训练过程易观测、可对比、可模仿、可循环

微格训练教学模式创造了易观测的练习环境,通过录像及多媒体的演示回放,指导老师和选手自身都能直观地看到在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能项目的操作过程中,选手作为当事人,由于精神的集中或紧张等因素,很难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为什么会做得不好。而老师在同时指导多位选手时也很难兼顾到每位同学的每个动作是否都标准。特别在推拿这个项目中,如选手的站姿是否正确、动作是否优美潇洒这种整体观感,选手自己是无法知晓的。而通过微格训练的回放,则很容易发现这些不足。这可以通过对指导老师的标准视频的反复研究得到答案。微格训练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图像、动画、动作分解等手段,增强了直观性和真实感。

4.3 做到学生自评―选手互评―老师点评的结合,评价客观、准确

在评价方面,微格训练教学模式,做到了最及时的反馈,把学生自评、选手互评和指导老师的点评有机结合了起来,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采用了主动反馈、讨论的方式,充分调动了选手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思考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由老师查漏补缺,指出大家分析错误及遗漏忽略的技术问题,加深了选手对动作要领操作失当之处的印象,并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真正做到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4 为选手课后练习提供便捷

在电子产品非常发达的当下,学生大都有电脑、MP4、手机等具有媒体播放功能的电子设备。选手可以通过拷贝录像,在课下时间随时观看研究,加强印象。这样的方式灵活性强,不受场地、器材等限制,增加了学习的时间,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同时,培训的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录像内容,在课下进行讨论研究,集思广益,统一培训标准,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 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张萍.微格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模式;针灸;推拿;教学质量

微格教学模式(Microteaching)又称“录像反馈教学”“微型教学”,是以教育、生理、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借助现代化媒体信息技术如录像、录音等为主要手段,依据教学评价及反馈理论系统分阶段帮助被教育者提高某技能的教学技巧[1]。有研究称[2],在课程教学及培训学习中使用微格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受培训者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授课内容进行反复学习,通过观看自身操作视频寻找不足,加以改进直至符合学业要求。中医护理专业的整体发展较慢,在临床实习中若缺乏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学习会对临床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不利于实习护生医学水平及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因此临床带教模式选择十分重要[3]。本研究主要对针灸推拿临床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模式对其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2015年4月32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名(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为21~25岁,平均(23.13±1.07)岁,文化程度:中专3例,大专10例,本科3例,在校平均考核成绩(93.27±2.47)分;观察组年龄为20~24岁,平均(22.05±0.87)岁,文化水平:中专4例,大专7例,本科5例,在校平均考核成绩(96.34±2.03)分。实习护生在院实习时间均为3个月,实习前均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及考核,成绩优异。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年龄、在校成绩、文化水平等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以观摩、实践学习、竞赛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手法讲解、操作演示等,实习护生在观看带教老师操作后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进行点评,针对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反复练习。1.2.2观察组借助微格教学模式实施临床带教,主要内容包括:(1)对本组16名实习护生划分为2个微格训练小组,每组各8名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采取轮流操作的模式进行角色扮演,1名模拟患者,1名实施针灸操作,1名实施推拿操作,1名负责摄影,其他成员旁观。(2)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中将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以及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内容有效整合并讲解,进行示范性教学。(3)通过对带教老师操作进行观摩,分析教课中针灸推拿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小组人员轮流进行操作实践,实践过程中均录影。(4)操作练习完毕后与带教老师共同观看录像,分析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由小组成员及老师共同借助计算机分别评价,实习护生根据此次评价结果向带教老师请教指导后继续练习,直到操作正确并认可通过为止,如图1所示。(5)在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小组内每个实习护生均轮流扮演不同角色,可分别通过患者、操作者、旁观者、指导者等多重身份对针灸、推拿操作进行学习,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提高临床操作技巧。图1微格教学模式流程图

1.3观察指标

实习结束前分别通过情景模拟及理论试卷对2组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分别于实习前及实习结束时对实习护生护士核心胜任能力进行评定,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满意情况。

1.4评定标准

(1)教学考核:采用统一考核试卷及临床操作考核内容对两组实习护生针灸、推拿学习情况进行评定,理论试卷满分为100分,实践考核根据操作标准进行评分,分值最高为100分。共发放试卷32份,均有效回收。(2)护士核心胜任能力:借助护士核心胜任力测评问卷[4]对本研究实习护生整体护理能力进行评定,该问卷共包括42个条目,分为良好的个人体质、支持和人际共同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批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5个维度,经我院中医科带教老师共同对实习护生核心胜任力进行判定,各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法。以完全具备为5分,大部分具备为4分,部分具备为3分,小部分具备为2分,不具备为1分。分值越高表明被测者护士核心胜任力越好。(3)带教老师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实习护生带教老师满意情况进行评定,问卷分别从业务水平、行为表率作用、人际沟通能力、带教能力、人文关怀、科研水平6方面进行评价,包括30个问题。1分表示从不,2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总是,分值为30~120分,分值越高表明被测者临床带教满意度情况越好。以<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81~100分为满意,101~120分为非常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描述,以卡方χ2进行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描述,t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护生针灸、推拿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生针灸及推拿课程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实习护生护士核心胜任能力比较

两组实习护生实习前护士核心胜任能力各指标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时两组评分情况较实习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各指标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实习护生满意度情况比较

对照组实习护生总满意率为62.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针灸推拿学具有极强操作性,属于中医学分支,我国历代医家对针灸、推拿均有一定研究及认知[5]。临床实习,是中医学生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从学校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在实习过程中可提升自我素养,通过带教老师知识传授,增加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沟通能力、责任心及业务水平等,意义重大[6]。中医针灸推拿临床教学中需通过教师讲解、演练来帮助实习护生学习并掌握临床操作技巧,以往多借助传统教育模式实施临床带教,因针灸推拿临床操作性较强,带教过程中老师讲解、示范后实习护生往往不能理解,对针灸推拿具体操作认识不佳,不利于其学习及实践操作[7]。中医临床带教具有一定特殊性,中医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理解困难程度较高,中医学习思维与西医存在较大差异,为确保实习护生学习时掌握较多针灸、推拿护理技巧,应从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中西医护理全面人才,继承并发扬我国针灸、推拿学,满足中医临床需求[8-9]。微格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借助现代电子设备,如音频、视频等通过回放的方式帮助被训练者进行循环学习,属于一种示范性强、信息反馈快、评价及时的教学手段,被训练者通过学习可借助角色扮演进行实践操作,操作时均摄影录像,通过观看录像直观分析操作优缺点[10-11]。相关研究表明[12-13],国内外教育教学培训中微格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广泛,并在多领域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成效。有研究认为[14-15],针灸、推拿等中医临床带教中使用微格教学模式可借助回放录像及共同点评帮助实习护生认识到自身针灸、推拿操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学习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实习护生针灸、推拿课程考核成绩相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成绩较好,提示针灸推拿等中医临床带教中实施微格教学模式效果较好,在带教过程中借助影像资料可多次进行学习,避免老师操作演示时实习护生存在疑虑,后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或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微格教学小组成员可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将自身临床推拿、针灸操作的过程采用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观看录像可从旁观者角度对自身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汲取小组成员及带教老师提出的合理建议对临床实践操作进行改进。本研究两组实习护生实习结束时观察组护士核心胜任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可表明临床带教中应用微格教学模式在提高实习护生整体护理能力、人际交往、专业建设、发展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观察组实习护生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灸推拿等中医临床带教中借助微格教学模式实施带教容易被接受,可提高其教学质量,实习护生带教结束后各项考核成绩较好,效果显著。综上所述,为提高针灸推拿临床教学质量,可使用微格教学模式,实习护生各项考核成绩及护士核心胜任能力均明显提升,满意度高。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保健按摩;分层教学;中医推拿

保健按摩师培训应当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我校已经开展培训工作多年,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按摩推拿人才。为了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的知名度成为我们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根据近年的培训情况,探讨分层教学方法在保健按摩师培训中的应用。

一、根据学员层次进行分层教学

我们目前招生的学员来源主要有本校在校生、外校学员和社会人员,分班分层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本校学员有一定的中医知识基础,有的学员是本校针灸推拿专业,这些学员受过医学正规教育,熟悉卫生法规和职业伦理道德,有较为扎实的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知识,为受训打下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对此类学员以实践操作课为主,在操作教学中结合理论知识传授,使之融会贯通。

外校学员主要包括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福大等在校生,这类学员没有中医理论基础,在穴位的认识、手法的操作方面不如本校学员。但是这些学员兴趣浓,学习能力强,并且反应快,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先理论后操作教学,有部分理论课程可结合实操教学环节。

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理论基础几乎为零,但他们学习热情高且学习刻苦。针对这类学员应多安排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的理论基础课。这些学员不仅对针灸推拿有浓厚的兴趣,对整个中医的理论知识都有求知欲,他们会主动去认知、探索、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二、制订可行性分层教学方法

1.在进行教学时,注意降低知识起点。让基础差的学员也能跨进新知识较的门槛,把推拿知识讲解的进度放缓一些,在回答基础知识较差的学员问题时,尽量进行详细讲解、缓慢示范等,让他们有时间去思考,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上课教授的知识

2.教学进度适中,关注每个学员接受能力。推拿手法培训,是整个培训的重点内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到位,上课的进度适当放慢,让基础差的学员能赶得上教学进度。针对比较难懂的手法操作时,并尽可能重复一两次,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3.运用“化难为易”的教学法。特别针对校外学员没有系统的中医知识体系,应尽量地把一些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让学员比较容易接受。如滚法的操作教学,历来都是推拿教学中的难点。这个时候我们进行分解,先做前臂旋转训练,再做腕关节屈伸活动,最后两种活动再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对于比较难学的手法,往往进行分解动作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团队教学法,有助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基础差的学员,我们在教学别强调团队精神。根据每期培训班学员的总数,将学员分为若干个5人组小团体,本校学员和外校学员来带动这些校外人员,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是一个小团体,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个人的观点、方案、又必须形成合力,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最后进行点评,让学员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另外为了提高该类学员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创设情境、课堂演练,模拟真实的推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境。

三、注重教学监控,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监控是保证分层教学得以实施的保障。我们的做法: 一是定期与召开任课教师教学研讨会会和各层次学生座谈会, 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教改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予以解决。二是分管教学的学科负责人深入教研组了解备课情况、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通过学生平时检测,搞好技能鉴定考试情况分析,针对基础薄弱学生测试情况,做好学习状态分析以及时把握分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保证获证通过率。

我国保健按摩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简便易学、无损伤、无副作用,在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有着其他疗法无法取代和比拟的作用,相信以后我们保健按摩师的就业空间会更大。我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通过规范培训,学员能够掌握规范的手法。我们会进一步培养学员学习的兴趣,教学中突出实训的重要性,结合临床病例,培养学员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及独立处理疾病的能力,进一步发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军,王诗忠,徐腾.关于推拿教学改革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

[2]李洪勇.分层次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

[3]汪碧涛.医学职院培训保健按摩师的可行性[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3).

推拿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CBL教学;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课程助教

在美国大学中,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 TA)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已经广泛存在和应用于教学中。《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的定义为:讲师以上(含讲师)教师的教学工作助手,一般由研究生兼任,亦由本科生兼任者,常担任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准备实验教学、协助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等项工作,领取一定报酬。美国的大学及学院等设置,其他国家亦有设置 。TA制度是美国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研究生参与TA工作减轻了教授们的教学负担,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的中医院校中很少有TA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在推拿治疗学全英语课程建设中,尝试在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 CBL)教学中采用TA带教,并就此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08级中医学(针灸推拿英语班)七年制学生共32例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教材与授课内容选用①宋柏林、于天源主编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2版《推拿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篇 第五章 骨伤科病症 第十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②Karel Lewit主编的Manipulative Therapy: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1st Edition),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Chapter Seven Clinical aspects of locomotor system dysfunction 7.1 Pain in the lumbar spine and pelvic region 7.1.5 Low-back pain due to disk herniation

1.2.2分组将32例随机分为传统讲授课(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教学组和TA 带教CBL教学组,每组16例。CBL教学组随机分为4组,每组4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CBL教学。

TA带教CBL教学组由研二、研三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担任指导教师,每名研究生承担2个小组带教。步骤如下:①首先由学院选拔研究生担任TA并组织相关培训;②教研室对TA培训相关授课带教技巧,TA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学习;③TA在授课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独立备课并准备病案;④课前1w将病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等准备病案;⑤CBL课程时,小组成员围绕病案讨论,TA予以引导、协调。不回答任何关于病案的问题,仅启发同学;⑥讨论结束后,TA进行点评及总结,并将未解决之问题罗列以备下次讨论;⑦第二次讨论在下一次上课时进行,围绕上一次问题继续讨论。所有讨论结束后,由TA进行总结,解释重点、难点。

LBL教学组:由教研室专职教师以传统授课模式进行讲授。

1.2.3课时安排TA带教CBL教学组2次课,共3个学时。第一次课为2个学时,第二次课为1个学时。

LBL教学,共3个学时。

1.3评估①客观考核两组知识掌握程度。两组均采用同一份试卷闭卷答题,由教研室老师(非授课老师)命题。题型包括A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病案分析题,满分100分。②主观评估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文献查阅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在问卷上提供视觉标尺,总长100mm,从"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让学生评估。

1.4统计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结果

2.1两组客观考核成绩,见表1。

2.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3讨论

推拿治疗学是在中医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推拿手法和推拿功法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全英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TA带教推拿治疗学全英语CBL教学,这一教学改革深受学生欢迎,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形式 ,教学过程中每小组之间开展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协作。TA带教全英语CBL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英语方面有更重要意义。专业问题常常需要更多资料加以阐释,TA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既可进行探究性学习,又可进行协作性学习 。从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在学习兴趣方面比较P

在美国,高校的TA一般包括研究生TA(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和大学生TA(Under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以前者为主,由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本门课程由教研室硕士研究生担任TA,其工作性质与传统意义上的助教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教育大辞典》中将助教定义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担任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导课,实验课,实习课,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工作,根据需要担任课程的讲授工作,协调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加科学研究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认证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由学校按规定聘任,任期一般为2~4年,可续聘。中国、日本等国高校设有专职助教。欧美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学校不设专职助教,相应的工作由研究生兼任,名为TA。研究生TA在推拿治疗学全英语课程中带教CBL教学,其自身为学生提供从一而终的服务。并且在整门课程担任TA期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他们有效地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研究生TA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为将来的师资储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值得中医院校在全英语教学课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23:2121.

[2]Yoshikazu Kitami, Satoshi Shnohara, Yoshinori Muto and Sen Takeda. A Case Study of the Teaching Assistant System for the Dissection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Yamanashi[J] Medical Education, 2009, 40(1):73-84

[3]Iyah Romm, Susannah Gordon-Messer, and Melissa Kosinski-Collins. Educating Young Educators: A Pedagogical Internship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J].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10, 9: 80-86

[4]周贤军,汪霞.芝加哥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理念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2,(2):69-75

上一篇:设计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电器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