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分析

时间:2022-10-28 12:48:52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分析

摘 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技术、知识信息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与要求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具备高素质、丰富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切入,对如何有效地对教学进行创新与改变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创新教学 创新思维

一、勇于挑战传统,敢于创新思维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因初中数学公式的繁琐、逻辑性和严谨性,教师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占据主导位置,而极少考虑学生个人的自我需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全部都是由教师全权安排,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如要教学得到突破与创新,首先就得从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敢于除旧布新、标新立异。就初中数学教学的安排来看,教师应摒弃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繁、旧、难、偏”的问题。因为初中数学本来就是由很多繁琐枯燥的公式和定律所组成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完以后,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做习题进行巩固,以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能够针对教学过程中的这一问题进行创新,不仅会使数学教学更生动,而且会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会学到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而圆周率的小数位这么多,光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这里教师可以用顺口溜教学生:“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改变在丰富教学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放学生天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想要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兴趣是最重要和关键的。所以不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习,不仅不会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而且不会将知识真正学到脑海中,运用到生活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从对事物的好奇中衍生出来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是智力迅速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对于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新奇和探索的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分压抑学生的天性,而应该适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积极思考,从而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灵活自然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的方法是比较多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等方法激趣。例如,老师:“初中时我们已经学习过26个英文字母了,这些神奇的英文字母除了可以组成许多英文单词和句子以外,同学们知道这26个英文字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什么其他用途吗?”同学们思索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老师:“那么,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小A和小C一起去福建B城旅游,请问这里的A、C、B各代表什么呢?”同学们恍然大悟地答道:“A和C代表人名,B代表城市地名。”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实验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参与感会触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更有兴趣和更认真地完成。

三、生活与数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播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好的学习习惯则会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自然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益,真正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生活促使我们学习,而学习的成果会使我们创造出新的生活。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外,也可以有选择性地脱离课本,在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更真实更亲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的奥秘与真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例如:我市在2014年年末汽车保有量为60万辆,预计在以后的每一年报废上一年年末汽车保有量的12%,并且每一年汽车的新增数量是一样的,而为了城市环保起见,要求我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90万量,那么请问以后每年汽车的新增量不能超过多少辆?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随时随地观察、思考、记忆的习惯,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得他们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终身受益。

四、适当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固定思维模式,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和意识。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长期主动与被动关系下,就会致使学生丧失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比如学生长期接受教师的安排,在教师的引导下按框架逐步学习,就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长此以往,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所以适当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的良药。例如:教师在教“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向学生举这样一个例子,首先可以让学生用两根绳子分别固定在课桌四条腿的对角线上,然后观察这两根绳子是否相交,如果相交那么就能够证明这张课桌四条腿的底端是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最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教室,注意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给出理由。”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结语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的进步如此之快,教学也应紧随其后,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找出更多更适合青少年学习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敢于打破传统的界限,探索寻求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实践与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相结合,更好地教授于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校能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拥有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金文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37-138.

[2]钱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38.

[3]沙远道.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78.

[4]邢志刚.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3,07:47.

[5]徐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07:53-57.

上一篇:借助 “付出与索取” 的换位思考推进师生身心... 下一篇:中医药踏上大数据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