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例大肠癌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时间:2022-10-06 09:26:39

378例大肠癌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378例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结肠内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整群选择2005年6月―2015年6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78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青年组(年龄≤30岁)、中年组(30岁60岁)3组,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结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中年组大肠癌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其中中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大肠癌;病理特点;结肠镜;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a)-0179-02

Analysis of Clinical Case Data of 378 Cases with Cancer of Colon

WANG Zhan-bo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ing Coal god horse Medic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Pingdingshan, Henan Province, 4670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378 cases with cancer of colon and discu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n endoscopic to cancer of colon. Methods 3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colon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rom June 2005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he youth group ( age ≤ 30), the middle-aged group ( 30 60),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noscope to cancer of colon was discuss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of colon in the middle-aged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youth group and the elderly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ddle-aged group and the youth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ancer of colon;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lonoscope; Diagnostic value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逐年上身趋势[1],目前,临床多数大肠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早期检出率低,这对大肠癌患者治疗和预后极为不利,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大肠癌患者存活率意义重大。为此,该院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6月―2015年6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7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大肠癌的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05年6月―2015年6月来该院检查的5 1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青年组743例,其中男375例,女368例;病程2个月~2年,平均(1.2±0.3)年;患者伴有腹痛468例,习惯性便秘154例,便血71例,消瘦贫血296例,腹部包块396例,伴有两种及以上症状者174例。中年组2 564例,其中男1317例,女1 247例;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0.4)年;患者伴有腹痛1 615例,习惯性便秘532例,便血244例,消瘦贫血1 030例,腹部包块1 367例,伴有两种及以上症状者623例。老年组1 862例。其中男942例,女920例;病程4个月~2年,平均(1.2±0.4)年;患者伴有腹痛1 172例,习惯性便秘391例,便血176例,消瘦贫血741例,腹部包块1 003例,伴有两种及以上症状者452例。3组患者性别、病程及伴随症状等基本病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上海维世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CVE-2100型电子结肠镜,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在电子结肠镜下依次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至回盲部。发现病灶后先由资深医师仔细观察确诊,再取适量组织标本送检。病理科先用蜡块处理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结肠镜检出率,大肠癌年龄分布、病变部位及病理分期特点。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大肠癌年龄分布特点

5169例受检者经结肠镜检查共确诊378例为大肠癌,检出率7.31%,与病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内镜检查准确率达100%。378例大肠癌中青年组32例,发病率4.31%(32/743),中年组209例,发病率8.15%(209/2 564),老年组137例,发病率7.36%(1 37/1 862)。青年组大肠癌发生率显著低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

2.2 378例大肠癌患者病变部位分布

直肠部位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378例大肠癌患者病变部位分布

2.3 378例大肠癌的组织病理分型

管状腺癌285例(75.4%),其中高分化48例(12.70%),中分化207例(54.76%),低分化30例(7.94%);黏液癌39例(10.32%);状腺癌26例(6.88%),其中中高分化23例(6.08%),低分化3例(0.79%);印戒细胞癌11例(2.91%);鳞癌2例(0.53%);类癌7例(1.85%);未分化癌8例(2.12%)。将大肠癌的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分类:中高分化腺癌、鳞癌及类癌归为中高分化组;而低分化腺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归为低分化组,两组与年龄分组的关系,见表2。

表2 378例大肠癌的组织病理分型[n(%)]

注:与老年组比较,①P

3 讨论

3.1 大肠癌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该研究显示,中年组大肠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与以往文献报道比较[2],老年组发病率有所下降,提示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发病人群主要是30~60岁的社会主要劳动力,我们考虑这可能与经济社会发展使中年人群生活压力变大,精神紧张所致的不健康、不规律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但临床也有大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报道[3]。此外,该研究中,中高分化大肠癌患者例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低分化大肠癌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这提示大肠癌分化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且年龄越高,分化程度越高,肿瘤恶化越严重。

3.2 大肠癌病理特点

该研究中,直肠癌发病218例,占57.67%,显著高于其他病变部位,这与传统观点相符[4]。因而我们认为直肠指诊仍是重要的筛选方法,简单易行,要充分重视。与以往文献比较[5-6],直肠癌发病率下降,结肠癌上升,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明显上升。该组资料中降结肠以上的结肠肠癌已占30.42%,说明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对于诊断大肠癌非常必要。

该研究中,腺癌发生率为88.1%,其中以管状腺癌为主,与以往报道一致[7]。另外,在病理诊断中,我们发现腺瘤肉恶变34例,支持腺瘤肉是大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的观点,因此,一旦发现大肠息肉为腺瘤肉,尽快早期镜下切除治疗。根据该资料,血便和大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的最主要临床症状,其次为贫血、腹痛及腹部包块。临床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时,应高度警惕大肠癌的可能,及时给以全大肠镜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尤其是农村患者,此类患者忍耐力强,直至出现消瘦、严重贫血、全身乏力或肠梗阻时才到医院就诊[8],加之家庭经济困难等诸多因素延误就诊,造成了大肠癌患者大量漏诊、误治。因此我们建议医务人员要有很高癌前意识,及时与患者沟通,使得更多的有相应临床表现的患者配合完成检查。

3.3 内镜检查对大肠癌的价值

内镜检查准确率达100%,内镜下发现132(34.92%)例隆起型病灶,109(28.84%)例浸润狭窄型病灶,72(19.05%)例溃疡型病灶,65(17.19%)例半环隆起型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3,P

综上,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人,老年人肿瘤分化和恶性程度一般较高,直肠仍是大肠癌好发部位,直肠指诊对于筛查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而内镜应是大肠癌诊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房玉海,洪志飞,等.老年人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9):715-718.

[2] 李国文,曾山崎,李莉珊,等.数字化远程医疗模式在社区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与评价[J].现代医院,2014,14(4):141-143.

[3] 张海涛.老年人与中青年大肠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1-4852.

[4] 郭春光,刘骞,代敏,等.大肠癌筛查现况与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5):377-380.

[5] 韩明,郭文,文剑波,等.256例大肠异常隐窝灶的内镜与病理特征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7):669-671.

[6] 易慧智,陈超,屈建峰,等.老年大肠癌721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67-4868.

[7] 闫贵俊.大肠癌诊断中使用结肠镜检查的体会[J].健康必读,2013,12(5):290.

[8] 高星,李海,张鑫,等.134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5):492-494.

(收稿日期:2015-11-06)

上一篇:浅议清明上河园景点英译的生态非适应性 下一篇:陪读家长如何在教育信息发达的新常态下调试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