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物理学科中的实践和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8 04:57:24

问题式教学法在物理学科中的实践和应用研究

【摘要】问题式教学法在各学科中的实践和应用研究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2012】GSZ73)之一,是围绕问题的设计和解决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是开放性的、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实践,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它对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62-01

知识的获得以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本文通过分析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和物理内容设置方式,提出以解决问题带动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课堂有限度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相应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 问题式教学法的概述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指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导入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给学生提供多个发展平台,自主探索: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

二 “问题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问题设计的生活性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重问题的真实性。真实性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2.问题设计的开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深思,使学生很快进入思维状态中。教学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并真正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要善于从各种教学资源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直观教具、文字图片、物理模型的建立、实验、多媒体等均是教师提炼问题的良好素材。

3.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问题”需要,根据问题的层次,可以把问题分为激励性问题、提高性问题和再生性问题。激励性问题可以打开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的心灵之门,激励性问题主要是立足于教材或者需要简单加工的较浅的问题;提高性问题是主要针对层次中上的同学设置的需要对课本的重要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后才能获取知识的问题,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再生性问题往往是从课本衍生出来的问题,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课外知识和扎实的学习基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

开放性问题的一个特点是探究性。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探索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或模仿教师传授的某种现成的方法立刻给予回答。开放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实践。

三 有效、合理的教学

1.“思考是我们权利,我们却滥竽思考”

火的本质不是我们学生考虑的范畴,是生成火的因素。"滥竽"没有褒贬,错误来源于"引导"。心理学指出思考是一个框架,“在其位,谋其事”大致能概括。把理念深入,明确知识点的内容。建房子用钢筋水泥,不是泡沫。

2.“习惯决定细节,而细节决定成功”

学生面向的不只是高考,还有生活。每日课前预习-列出不理解概念-完成练习题,列出疑难-自主解决(初步了解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猜想),当然也有答案!以上班人员举例:每日工作列表-分析主次任务-从易入手,逐步解决。

3.解答习题时,不要就题论题,善于借题发挥,前挂后联,扩展思路,一题多变,多提一解,以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多方法解决,在多解中的寻求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新思维形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能更好的运用知识。

4.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还可以探讨并运用的其他教学方法:如学案教学法、媒体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等

在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时,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在思考的实际问题。新课程下教学评价的特点是:通过提供社会热点实情或模拟情景,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考查学生在新问题下的思考能力。在高中新课改不段深入的过程中,实施”问题式教学“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生活“来做实验,突破固有的思维,把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因为”生活“从来都不缺乏问题。

上一篇:当好为学生服务的班主任 下一篇: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