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28 03:37:56

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学科教学信息化,开展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绝非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如何以课程为出发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物理课程,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化整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及同行在教学应用中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及遇到的一些问题来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学科教学信息化,开展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绝非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如何以课程为出发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物理课程,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化整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及同行在教学应用中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及遇到的一些问题来探讨这个问题。

1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整合,就是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工具,为物理教学提供辅助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2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单纯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如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1 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始终应该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2 坚持物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时。调整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实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在对学生的反应情况及相关数据等认真分析后,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体现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2.3 坚持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媒体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必须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不要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更不能用信息技术替代学生某些感性活动经验与思维过程,因为信息技术的世界始终是虚拟的。所以,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具体情况而定。

3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中的具体应用

3.1 可以直观展现抽象的物理知识。物理课程中涉及较多抽象的概念,例如,分子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电流的形成、平抛运动等。常规的教学中运用挂图、幻灯片、模型等静态教具,缺乏准确的感性效果。而信息技术不仅可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色彩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可以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

3.2 可以呈现多种媒体的教学信息。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中的超链接功能,灵活便利地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例如: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可以将板书内容、物理例题及相应解题过程、必要的物理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教案,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条件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等,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到需要的部分。当教师讲到相关部分时,用鼠标点出,就可以方便地调出需要的内容了。信息技术的引入,特别是习题教学和实验专题的复习课教学,将更体现出“省时、高效”和课堂的“大容量”。以下是一物理板图设计实例。

3.3 运用CAI课件,将练习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CAI在习题讲解上,进行的多媒体画面讲解,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例如,“欧姆定律”一课将例题改为“我的电阻为6.3欧,通过电流为0.45安才能正常发光,需加多大电压?”,在题目的旁边附上一只活泼的小灯泡嘴一张一合,再写上“别把我烧坏”字样,学生在物理情境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在电路分析中,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许多教师常用“捏合法”“拉线法”进行讲解,用电脑形象展示“捏合”“拉线”过程无疑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在练习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教学软件将练习题变成摘果子的游戏,每答对一题都会往篮子里放人一个果子,摘对了果子还有悦耳的音乐或精美的图像作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情趣更饱满。面对有趣的练习,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加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3.4 可以展示学生难以见到的生活中的物理情景。传统教学往往采用举例或挂图来分析物理现象。现在运用CAI课件制作一幅幅动感的画面,可以将物理现象及应用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例如,杠杆的平衡、物体受力分析、日蚀月蚀、电流形成等均采用简单而明了的动画形式解决了化静为动的问题,静止的文本也可根据需要按指定的轨迹运动,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多彩的教学信息,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5 可以为学生提供仿真实验室和营造理想化状态下的实验环境。例如,《仿真物理实验室一电学》是一个全开放性的电学实验仿真平台,与常规的物理教学软件大不相同。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亲自动手创建自己所能想象的所有电子实验,例如,自由地连接串联、并联电路、测路端电压、惠斯通电桥精确测量电阻等,让学生拥有更自主的动手和体验空间。

4 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后的几点思考

4.1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讲授。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电灌”,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

4.2 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学生的思考。多媒体技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可解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量增加与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如公式的推导或例题的分析,课堂上教师用黑板逐步板书分析的效果比用课件展示要好得多。这是因为教师的板书过程反映了分析的过程,与课件一按就得到结论相比,板书给了学生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

4.3 多媒体可以优化实验,不能代替实验。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物理实验,它应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物理本身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测量等实验不适合用课件代替实际操作。笔者曾收集到测量密度和阿基米德浮力实验的flash课件,课件做得很精美,天平量简都做得很漂亮,把实验的目的、步骤及整个操作过程及结论都演示出来。但是,课件只是实验的模拟,不能得出让学生信服的实验结论。类似这样的课件不适宜用于新课教学,不能代替实验课。

上一篇:中学生物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