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时间:2022-09-17 08:22:29

实施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 摘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班主任管理班务能力的一个展示,而且对一个学生未来成长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也对当今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 学困生 转化

以往老师们习惯上把学生成绩差的、在校表现差的学生称为后进生。现在人们称之为学困生。一提起学困生这一字眼,大多数教师就会皱眉头,认为班里有了一两个学困生,会给老师的教学带来麻烦。本人根据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如何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 寻找闪光点,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困生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群一无是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困 生的志趣和个性特征,善于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对于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方面,班主任要及时在班内学生面前给予口头表扬;另一方面,通过作业评语对其书面肯定。我有一个习惯,利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学生写评语,这个评语不仅对该科作业,完全把对学生教育的内容也渗透进去了,比如有一些赞扬的:“时光飞逝,风采依旧”。 “你其实真的很棒”。又比如有一些激励性的:“你只是最近没有努力,其实你真的不错”。“你肯定能找回以前的荣耀,老师相信自己的眼睛”。同时,积极给学困生创造闪光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为班级服务,进而改变学困生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树立进步的信心。

2 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做好转化工作

学困生的外在表现大体相同,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思想落后,不求上进等。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摸清造成学困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因材施教。学困生学习成绩都比较差,究其原因:(一)、有的是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和身体原因造成的,这种学生其实在学习中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作为班主任就不要再指责他们,而应多给予鼓励,多“纵比”既和自己的过去比而不易“横比”,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二)、有的学生的确是由于不认真学习而导致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多听听他们对学习的看法,帮他们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有的是由于家庭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如父母离异,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使孩子沦为留守儿童等,一般说来,这类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心理问题。这就要多进行家访,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专心学习;(四)、有的受网络游戏的诱惑,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无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好。这时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学生认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弊。总之,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促使学困生尽快转变。

3 建立良好班风,创设转化学困生的有利氛围

学困生学习生活在班集体环境里,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学困生矫不良道德品质提高学习成绩的熔炉,又是学困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只有发挥集体力量,才能促进学困生转化。为此我在班上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的口号,并相应开展各种活动。一是开展“帮扶对”工作,安排成绩优秀的学生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困生学习,这不仅使学困生得到了进步,优秀生在辅导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双方都得到进步。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拔河,歌咏”等比赛,并有意安排学困生参加相应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使他们融入到愉快的集体生活中,忘掉自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4 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有效

途径

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只靠学校教师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学生的目标上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应该说,许多家长对待“学困生”都是恨铁不成钢,但他们有的太溺爱孩子,有的管理孩子简单粗暴,给孩子的是“横眉冷对”,“批评指责”,有的家长无暇管理孩子,放任自流等等。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家访工作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我班有一个学生由于贪玩,学习成绩较差,常常受到家长和同学的冷眼。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常发现他的身上有伤痕。一问,才知道是被他爸爸打的,他爸爸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该生产生了很强的虚荣心及逆反心理,平时抄袭作业,考试时作弊,听不得老师批评。根据这种情况,我去家访时,在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表现及其他一些在校情况时,尽量多指出优点,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不是粗暴的“打骂”以及别的简单办法,而是要给予从生活到学习全面的关心,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自觉学习上进的家庭氛围。最后针对学生缺点指出要求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形成转化合力,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5 持之以恒,建立长效转化机制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件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少年儿童自制力较差,常会出现反复,“旧病复发”。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不灰心,不急躁,不应单纯的批评和训斥,而应更多的尊重、信任、爱护和表扬,耐心细致地反复做工作,要把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做到经常抓,及时抓,反复抓,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通过以上各项工作活动的开展,班里的学困生少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了。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走进教室,学生在健康的人生轨道上茁壮成长,成为新世纪的一代接班人。

上一篇:论小学生的自主发展 下一篇:儿童创造教育中的启发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