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时间:2022-10-28 02:30:09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摘要:通过建立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运用DEA-BCC模型,对2002-2014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效率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指标中显示投入不足。新产品销售收入未出现产出不足,而发明专利数显示产出不足,并趋势逐渐扩大。分析其原因并拓宽经费来源、优化经费配置、强化人才建设和增强基础及应用研究能力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DEA-BCC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03

国外学者继熊彼特之后对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效率研究不断深入展开。Shefer和Frendel(2005)通过对比以色列不同区域企业,认为大城市企业R&D支出水平显著高于郊区偏远的同类企业。Van Leeuwen和Klomp(2006)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决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战略调整,同时企业的技术水平及信息能力对创新投资则需要更多侧重考量。Yang和Jiang(2007)则研究作为新兴经济市场的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R&D投入产出研究,特别是不健全的专利保护导致R&D人员时常具有高流动性。

张惠茹,李荣平(2010)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以产业技术升级、新产品产出、知识产权保护等产出为创新产出二级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对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吴岩(2013)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内部资源、创新条件、人才基础、产业状况、环境因素等五大模块展开实证研究,并且提出了针对性战略意见。王刚(2015)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探寻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相对低下的原因以及优化政策性建议。

1研究方法

借鉴已有相关文献,重点考虑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相关指标。在二级投入指标上,细分为人力投入指标和经费投入指标,以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作为三级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分为科技产出指标和效益产出指标,分别以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其三级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

2实证研究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2002-2014年中国统计局官方出具年鉴,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经费、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数据来自《江苏统计年鉴》,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指标数据则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江苏省担负着“两个率先”伟大使命,仅从科技创新方面而言也具备较高的实力水平,本研究观察2002-2014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综合技术效率呈波浪形变化,均处在0.841-1.000之间,2003-2005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2012-2014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均达到DEA有效,同时以上时间周期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说明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意味着大中型工业R&D投入产出结构合理,科学运筹,在效益和规模上都产生了稳定且高效的影响。2004-2006年、2005-2007年、2006-2008年综合效率略有下降,随后开始逐步反弹,但仅显示其综合效率的小式增幅。同样,2008-2010年综合效率下降后依旧快速取得反弹,使技术创新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3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拓宽R&D经费支出来源渠道,寻求多元化R&D经费融资方式

2002年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仅110.31亿元,2013年增加至891.16亿元,增长近8倍,加大经费投入是对科学技术产出的有力保障和重要前提,R&D经费充足不仅推动了江苏省R&D活动,而且提升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据统计,江苏省2014年以123957亿元的内部支出规模高居全国首位。但江苏省R&D经费来源看出,政府资金占1.85%,企业资金占96.14%,境外资金占0.52%,其他资金占1.50%。江苏省应该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来源渠道,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调配、民间资本以及外资补充,以多途径、多方式的融资体系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打造坚实平台。一是政府给以R&D专项活动资金贷款补贴,并对企业开展R&D活动风险给予制度保障;二是积极借助民间及外资力量,帮扶R&D活动对口企业,优先解决其融资问题;三是财税政策上给予R&D活动企业优惠制度,通过技术筹备专项经费、设备折旧补税等制度缓减企业R&D经费压力。

3.2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合理配置技术、新产品等经费支出

技术经费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购买、技术改造经费总和,由2002年的179.61亿元增加至63501亿元,实现了3.55倍的增长,同时新产品开发经费由47.99亿元增加至920.77亿元,19倍的惊人增长幅度。据分析结果显示,技术经费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在2004-2006年,2008-2010年五年的投入中相对不足,虽然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结果理想,但是依然导致发明专利数在2007、2008年出现产出不足状态。2014年的规上工业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数据显示,技术改造经费占技术总经费的84.90%,技术引进占6.94%,消化吸收占2.70%,技术购买占5.46%,可见技术经费投入使用效率较低,且配置相对不合理,对技术创新的应用研究发展极为不利,缺乏先进技术引进转化,阻碍企业科技发展的速度及效率。因此,江苏省应合理分配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各个支出环节,及时调整经费配置比例,为R&D投入产出提供充分保障。

3.3强化技术人才建设投入,构建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共创平台

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01年3.78万人年的增加至2011年的22.38万人年,增长近6倍。截止2014年,江苏省人均R&D经费是31.91万元/人年,居全国首位,但R&D人员全时当量为46.62万人年,低于广东省50.17万人年。说明江苏省人均R&D经费投入强度较大,但是科技人才建设投入总量依然不充足。R&D人员数为51.09万人,而广东省以超出江苏省19621人的优势排位第一。因此,稳定并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对企业R&D活动并实现技术创新起着重要基石作用,江苏省在经济强省建设同时更要关注人才强省建设。一是构建技术人才交流平台,搭建国内外先进技术研习通道,合理制定适应区域及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规划,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工作热情,让技术创新工作具有吸引力;二是科学设置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树立“人才资源是战略发展第一要素”的理念,合理资源配置与管理,营造以人为本氛围,搭建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科技人才与实体企业的服务对接。

3.4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设能力,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础

发明专利数从2012年的676件增加至18052件,实现了近27倍的增长,表明江苏省在人力、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在发明专利方面的产出转化效率具有较高水平。据科技统计数据,2014年江苏省规上工业企业专利发明数为3.31万件,比广东省减少了1.41万件,而有效发明专利数则为5.27万件,仅为广东省的543%,差距甚大。发明专利是以知识为基础,创新能力为必要条件,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形成的。发明专利又转化为独立知识产权产品,对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立足市场竞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江苏省规划在未来R&D活动时,一方面合理配置R&D活动经费以及R&D人员全时当量,增强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尤其是研究人员的创新方法及理念予以肯定及激励;另一方面重视基础研究项目的开发及资助,科研基金单位向基础应用研究项目作立项及经费倾斜。

参考文献

[1]Daniel Shefer, Amnon Frenkel.R&D,Firm Size and Innov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EB/OL]/locate/technovation,2005,(25):2532.

[2]张惠茹,李荣平.基于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的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4852.

[3]吴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4):108112.

[4]王刚.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8):16.

上一篇: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保险公司个人销售人员税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