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丰富写作

时间:2022-10-27 11:57:58

感悟生活 丰富写作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总是占据着特殊重要的位置,它是语文学科能力的重要支柱,它对学生阅读起着深化作用,对学生的说话起着规范作用,对学生的听说起着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起着熏陶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已被愈来愈多的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也不可忽视的是,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有随意性、盲目性等问题,不少学校作文教学是少(写得省)、慢(进步慢)、差(质量差)、费(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作文教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

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能作文”(叶圣陶语)的能力,即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生活,为生活服务。但传统作文教学把水平不一,层次不同的众多学生按同一文体,同一步调进行训练,往往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纵观历届中考作文题,虽然千变万化,但就其题材范围来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有两点总的精神贯穿其中,一是考题范围都与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有关;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话题作文让学生写“习惯”、“和谐”、“家”、“尝试”等,给条件让学生写说明文,写评论文,写书信,写广播稿,写讨论发言稿等等,都是生活中实际需要的。为了让学生写出真正能反映生活的文章来,我注意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

1.扩大阅读面,增加生活积聚。学生写好文章,仅就一学期几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不够的。学生作文无不是从广泛阅读中学习,领会、揣摩,从仿写到创作。那些作家之所以达到“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高妙境界,是因为作家读得多,读得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除让学生细读深读教材外,还给学生创造广泛阅读的机会。我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订一份语文报刊杂志,一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坚持每天读一篇优秀时文,记一则名人名言,写一篇读书札记,加强语言、语汇的积累,格言警句的记忆,以丰富他们的头脑。用每天晚自习前的几十分钟,向学生推荐报刊杂志上的优秀短文。如《读写天地》、《语文报》上的学生习作等,让学生轮流在班上朗读,一学期结束,学生接触到一百多篇情文并茂的文章,读后让学生谈体会,写札记。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受益匪浅。班上开展“学名言,讲名言”的活动,学生每天轮流在小黑板上出示一则名言,同时让他谈体会。学生争抄名方,作文中用名言作论据,生活中用名言规范行为,已形成自觉行动。

2.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的自身特点,把作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练笔机会,如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参与意识,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每学期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我抓住这种契机,让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我结合课文中调查报告的写法,谈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改革带来的日新月异地变化,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要用自己的笔去反映这种变化。学生深入实际写出了调查报告,我又引导他们修改,然后将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向有关单位推荐,向教育信息网、报刊杂志社投稿。学生的作文有了社会效应,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别人的承认和赞许,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还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发表园地,创设竞争环境。我们坚持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文学社定期组织活动,出社刊。我们学校的《河之洲》2008年创刊,这对学生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我还在班上办小报、刊物,编选佳作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参加各类征文活动,学生也屡有获奖。我们还与新闻出版部门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投稿,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多年来,我组织学生在教育科研网上投稿,每周一次的“学生作品”栏目都有我们学生的文章。多年来,我所教的多数学生都已养成了投稿的习惯。当学生的文章在网上发表,或在报纸杂志上变成了铅字,他们都感到有一种成功的愉快。

真切地感受生活

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既无论是在校园生活还是在校外生活中,要有感情的“投入”,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有发现“值得思索的事物”的能力。如我们贫困山区的学生常有家庭困难而难以坚持学习,同学们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资助给这些困难学生,使这些学生得以坚持学习,完成学业。我组织学生以“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主题进行作文训练。还有的学生把父母亲的血汗钱不当回事,随便乱花,毫不可惜,我就以“可怜天下父母钱”为题让学生写作,学生注意了从身边搜集材料,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中作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作文就是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丑恶,进而去扬善惩恶。

学生生活感受能力增强了,实际上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要使学生具有生活感受能力,首先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作文教学中,我强调“作文先做人”,让学生认识到文道统一的道理。学生每写一篇文章,也无不是他思想情感的曝光。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或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的学生能写出像样的反映生活的文章。作文,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都无不在培养他们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都是在向人们畅谈他对生活的看法,亮出了他年青的心。像这类生活中的现象,加强了学生的思想修养,就能从中感受到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学生从生活中,从身边的事物中挖掘题材,反复地对生活信息作思索、分析、探究、联想,从寻觅中有所领悟,从而有所发现。这样反复训练,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就在这不断地写作练习中得到了健康培养,高尚的情操就会逐渐地形成,而这也正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往往是肤浅、片面的,这是与他们生活阅历,认识问题的能力有关。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我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强化训练措施。在上课时,我坚持让学生写一课一得,将感受最深的东西随时写出来,我还常常将学生习作中对生活感受相对深刻些的文章和相对肤浅的文章进行对照,让学生进行评判,在此基础上,以“如何挖掘得深一些”为题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了的东西,不一定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如实地反映生活

学生能自觉地去观察,体验生活,还只能是写作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还必须经过思维加工阶段,即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要对情节安排,剪裁布局、描写进行思维加工,做到描述时会剪裁,说明时能把握顺序,议论时,能抓住中心,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为此,我注重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抓好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认为,从学生实际出发,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时应具备以下几种科学思维方法或曰分析方法:①会透过现象看本质;②会抓主要矛盾;③会全面看问题;④会从关系中认识事物;⑤会从发展变化中认识事物;⑥会见微而知著;⑦会运用内外因观点分析事物。

为了让学生掌握以上几种科学思维方法,我结合学生熟悉的成语及其故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因为汉语成语及其故事本身就是来自生活,其中不少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人得到哲理的启迪。如“亡羊补牢”包含着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修正错误的哲理;“纲举目张”说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包含着外因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阐明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循序渐进”道出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等等,我在讲课时信手拈来这些成语及其故事,把这些观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得到启发。我还经常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写出一两个成语让学生进行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分析认识问题的根本观点或曰思想方法,在作文中对生活事实的认识有了深化,分析认识问题时就能从根本上站得住脚。

在怎样反映生活问题上,学生作文中还有一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倾向,即反面消极的因素往往多于正面的因素,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发现美,表现美,用美的东西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这才是作文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妙笔生花,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我以学生的作文、以报刊上的精美短文为例,向学生指出怎样写出生活中美好东西以便让人们容易接受。如写错,错中有悟;写败,败而不馁;写散,散中有聚;写乱,乱必归治;写别,别而不怨;写哀,哀而不伤;写苦,苦尽甜来;写难,难中更显出英雄本色。

如实反映生活,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是运用语言和谋篇布局。在学生作文训练中,学生反映最感头疼的是有话说不清,有意表不明,即所谓“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达之间的矛盾,总是死死地困扰着他们。为此,我注意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设计多种类型的训练题,如仿写、改写、续写,上下段落的衔接训练,补写文章形式的训练,修改文章的训练等等,以充分体现形式为内容服务。

我所教的学生,每当接手上第一节课时,我就向学生阐明这样一个观点,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青春的你,语文就是一种勃发的人生力量。要求学生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就必须把生活当作源头活水,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精美的方字去反映生活。学生把写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再视写作为畏途,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能力。■

上一篇:当校园没有诗歌的时候…… 下一篇:初中作文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