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热钱

时间:2022-10-27 11:35:36

【前言】热钱,热钱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作为影响2010年经济的关键词之一,规模庞大的“热钱”不仅给外汇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也给国内资产价格走向增加诸多变数。近期以美元为融资货币的套利交易再度活跃,新一轮“热钱狙击战”箭在弦上。 热钱流向中国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Refugee Capital)或叫投...

凶猛的热钱,正在涌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罗斯又来了。

近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35层的“SFMHK”公司成为了焦点,因为SFM即为索罗斯基金的英文缩写。

回忆12年前,以索罗斯为首的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联手狙击香港金融市场,惊心动魄的一战之后,索罗斯败走麦城。如今卷土重来,令业界瞩目。

不仅是索罗斯,更多的海外金融机构已经“磨刀霍霍”。眼下,高盛集团、日本野村证券等巨头,纷纷作出人事调动,重兵驻扎香港,锁定以中国为主战场的新兴市场。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钱,还有更多是看不见的热钱

作为影响2010年经济的关键词之一,规模庞大的“热钱”不仅给外汇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也给国内资产价格走向增加诸多变数。近期以美元为融资货币的套利交易再度活跃,新一轮“热钱狙击战”箭在弦上。

热钱流向中国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热钱”向中国流入是受多种因素驱动的:既可以实现规避国际金融动荡风险,也可以对人民币套汇套利,还可以对国内股市、楼市进行投机”。

再次,热钱流入,人为加大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我国现行的汇率体系,以及美元持续贬值,才能吸引热钱进来。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随着流入热钱的增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越大。最后,热钱的流出,也同样会使经济剧烈波动。随着美联储7次升息,美元利率提高增强美元吸引力,加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确定性增加,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就会使一些投机气氛较大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金短缺,往往比较在意外汇流出,希望外汇流入。泰国在1997年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热钱”涌入;泰铢贬值后,“热钱”迅速逃逸,使泰国的经济大厦轰然倒塌。

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猛增1940亿美元,至此总外汇储备已达2.64万亿美元,凶猛的热钱正在涌入中国。

一般来说,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在符合下列两个条件时就会导致国际间热钱大规模流入:首先是短期利率正处在波段高点,或还在持续走高,其次是短期内本币汇率蓄势待发,并且伴有强烈的升值预期。眼下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恰好满足上述条件。面对重重防线,热钱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呢?

国家外汇局人士表示,热钱进入渠道多达十余种,主要渠道有:虚假贸易,增资扩股,地下钱庄,货币流转与转换等等。初步分析资本净流入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第一是直接投资顺差大幅增长,同比增长79%;第二,商业银行境内外外汇资产摆布有变动;第三,登记外债可能净增加130多亿美元;第四,贸易信贷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资金大量流入中国,一方面反映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另一方面美国低利率的环境下,美元套利交易活跃使得机构和个人更倾向于将外汇资产转换为人民币。但是外汇局近日调查显示,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境外“热钱”大规模流入境内,而是通过“蚂蚁搬家”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国际热钱更愿意抓住国内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获利机会。“如果热钱对汇率政策重新解读,进入套汇的跨境资金可能选择退出。”

套牢实体经济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与中国当时密集的大规模信贷投放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先是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双双上涨,而后是农产品等相关商品的价格上涨。

2010年11月3日,华盛顿时间下午2点15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正式扣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发令枪,宣布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此举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更刺激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神经。

与此同时,在外汇市场,美元对其16个主要贸易伙伴货币中的12种都出现了下跌,而这也导致了在受美元影响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中,棉花和糖的价格涨至29年新高,石油价格突破6个月以来上限逼近84美元每桶附近。

专家普遍认为,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举措对 进一步拉动美国经济的效果很有限,但却可能埋下未来通胀和美元崩盘的苦果;而印钞策略导致的美元疲软和流动性泛滥,也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本币升值、资本涌入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更大压力,韩国、泰国等多个亚洲经济体对此提出警告,并酝酿采取大举干预措施。

可以肯定,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中国首当其冲地受到美元政策的冲击,国际热钱投资倾向无一例外地瞄向中国……

近两年来,受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和股市调整的影响,国际热钱在楼市、股市中不能获得足够利润,便开始对农产品进行疯狂炒作,引起了多种农产品非正常涨价。广大百姓对此深感无奈,网民们也分别创造出了相关的词汇,以宣泄自己的情感,“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苹什么”等就是在大蒜、绿豆、生姜、苹果等涨价时所产生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产生更多的新词汇。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热钱的涌入,目前已经让一些生产资料的价格出现了上涨,大家熟悉的棉花,就是在热钱炒作的情况下,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行情,从8月初到11月初,短短的三个月棉花价格翻了一番。虽然目前棉花的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调,但棉价的这波行情,大幅推高了一些生产企业的成本。据有关部门调查,在珠三角地区,在高成本的压力下,一些企业已经濒临倒闭。

广东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现在棉花炒起来了,棉线炒起来了,布料涨价了,但是工厂是接来料加工的单;出口加工利润没有提高,原材料是涨价了,但商品的价格没有提高,所以最近我们的工厂不得不停工了。”

黎友焕不久前在对珠三角棉衣成品出口进行调研时发现,以棉花作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有些已经面临倒闭。“在今年的广州交易会里有很多工厂是有订单不敢接,原因就在于原材料上涨幅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却没有相应地提升。有订单也不敢接,也就是说这种炒作已经影响到我们产业的发展。”

在珠三角,不仅仅是棉花涨价对棉制品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同样,热钱炒作下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波及到了这里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也因为原材料的问题,现在同样被迫停工不敢接单。因为豆、油全部涨价,食品对外出口价格又没有相应提高,生产同样无法进行。

近几个月来,可以说热钱凡是能涉足的行业,其产品都卷入到了炒作的范围。在热钱炒作下,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很快得到遏制,将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黎友焕表示“这种炒作的原材料现在是暂时囤起来了,它没有放到生产里头。一旦这种炒作的泡沫破裂的话,这些原材料重新流进市场,一下子市场就变得原材料供大于求,消化不了,到时候原材料这一块的生产商和服务商都要破产关门。所以,对整个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产业出现一个畸形的发展。”

围堵热钱,势在必行

美国的“量化宽松”让全世界风声鹤唳,面对西方“资金之矛”长驱直入,亚洲各国政府纷纷举起了“阻挡热钱之盾”。

10月12日,泰国政府宣布,对外资投资债券所获资本利得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预扣税。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深受热钱之害,如今亦忌惮于对冲基金。

同一天,中国外汇管理局《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其中提到“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

至此,“热钱”警报全面拉响,监管部门也比之前更加“严阵以待”。此前,为应对打击“热钱”违规流入,外汇局了《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对“外汇流入”做了比以往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定,尤其还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外汇局尽管口头上否认了热钱流入趋势严重的说法,但相继出台了几份针对防范通过贸易途径输入热钱的文件,展开了对热钱的“暗战”。

与此同时,面对逐渐恶化的趋势,央行也开始频频出招围堵热钱,欲将逐渐失控的局势重新掌握在手中。

11月16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央行再次宣布在11月29日继续上调0.5个百分点。

虽然人们并未看到央行采取更多措施对冲汹涌而来的热钱,但在如此短时间内连续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显现出当前事态的严峻性。从根本上来看,央行本月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在构筑防线,在某种程度上冻结国内流动性以对冲国际热钱,那么接下来加息似乎顺理成章。

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财新峰会上表示,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特点,套利交易并不能完全杜绝;另一方面,中国的资本项下尚存在管制,不正常的资本项目流入要么进不来,要么绕道而行,相关部门会尽最大力量防止套利行为发生;再者,央行会在总量上进行对冲,即如果短期的投资性资金进来,将其放到池子里而不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等其撤退的时候再让其从池子里流出,这在宏观上可以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池子论”抛出以后,立即引起各方热议,赞成和指责的声音掺杂其中。反对意见者认为,周小川给人们画了一个大饼,却未有提出其建造池子的材料。一再地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手段,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治理。

支持意见者认为,“池子说”虽然有诸多操作难度,但是积极的一面是引起了人们对热钱的高度关注。

也许周小川“池子”理论的最可取之处,是提出一个“高屋建瓴”的决策方向。也就是说,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将流入的热钱放进“池子”里,而不让其流入股市、楼市与实体经济。

过去的所有经验都表明,热钱是堵不住的,惟有引导其流向,掌握流动性的平衡,才能将热钱的威胁逐渐消融。

在过去的相类似时期,央行、外管局、商务部、海关等多个部门也曾针对热钱涌入出台多项政策,但都未能完全“拒敌于国门之外”。而据香港媒体称,目前约有6500亿港元热钱在港游弋,伺机进入内地。再加上央行近年来已经超发的大量货币,热钱的威胁被一再放大,楼市和股市的繁荣则是热钱涌入的最佳载体。

当然,这一次监管部门其实也早已出手。11月15日,住建部和外管局联合发出楼市“限外令”,即《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的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内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商务部则在11月16日表示,关注房地产领域吸收外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并特别关注流入房地产等特定敏感行业的热钱。

因此而言,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如果能落到实处,无疑是减少热钱投机获利的一个机会。

此外,国务院近期连续出台措施抑制物价上涨,稳定消费价格水平,同样也是一揽子打击短期投机性资金的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对于防止游资炒作现象现在可以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第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第三,建立一个专门的机制。应该对游资的动向有一个监控,严格制止它们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来防范。

有关学者建议,相对这些“堵”的举措,中国还应开闸放水地“疏导”,甚至让各路资金“为我所用”:各类公司接踵摩肩地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尽可能地圈上这些来自海外的钱。

对于已经进来的热钱,使其最好不要停留在金融市场,可以设法将其引到风险投资基金(VC)领域,让其培育新兴技术产业和支持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最好将其“套”在中国的实体经济领域,让热钱变冷钱,为我所用。

上一篇:淘金新经济 下一篇:赴美上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