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27 09:11:16

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由于相关部门、一些家长和有些老师片面强调教学质量,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上课时就是为了赶任务,教学就是为了提成绩,导致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教材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敢深究,对学生有兴趣的事情不敢放手,因为一旦这样做时间就不够,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虽然,教改一再提倡素质教育,一再强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现实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还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因而也就导致教改精神无法得到真正落实,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甚至讨厌。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目前语文学习的这种尴尬局面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把教育对象――学生看作一个有独立个性的存在,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原本属于学生的学习空间、权利和义务都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良好的自主环境”中学习和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些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对学生的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该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此处,并非反对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而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安排应从学生出发,不能为激趣而激趣。因此,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师、学生、兴趣三者的关系中,学生是教师的培养对象,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应落实到学生的身上,是针对学生来选择激趣手段,而不是运用手段来激发学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支撑,也是激发、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首要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生的求知欲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驱力。然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是凭空产生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疑,提出问题。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进学生,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多用鼓励的语言,以宽容心对待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合作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启发,树立其自信心,这样,学生就没有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三、上好语文课,以“美”激发兴趣

首先,在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课文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使之得到美的熏陶,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其次,给学生提供美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恰当、艺术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多媒体、录音机、放像机)和形象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画、音乐),唤起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获得美的愉悦。

再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中有发展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有利条件:阅读、习作、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生活的广阔空间也就是学习运用语文的广阔空间,从生活中学,又回到生活中去用,学生从中得到知识,也就得到创造的快乐。例如学生通过编抄报、编辑演讲稿集、办学习园地,融写稿、组稿、排版、誊写、美化于一体,既体现着学生创造美的过程,又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再次激发。

四、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学中

竞争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只有竞争,才能有活力;只有竞争,才会进步;只有竞争,才能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但好胜心强、渴望成功是他们的共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把握好这种共性,引入竞争机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中的有些问题难度不大,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去解决,对那些能够将问题正确解决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就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激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开展出板报、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策略。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教师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努力改革创新,充分挖掘和探索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横县民族中学)

上一篇:改变教学理念让音乐教学更高效 下一篇: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