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锻炼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7 08:09:51

呼吸肌锻炼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呼吸锻炼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呼吸肌锻炼疗法。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呼吸肌锻炼;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039-02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肺部出现干、湿音等体征,发病过程通常为连续2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而且病情顺延将损害肺功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易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而危及生命[2]。本文在常规疗法上对慢性支气管炎辅以呼吸肌锻炼疗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6月收治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确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58.7岁;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气促、咳嗽加剧、咳痰(白色黏液泡沫痰、黄色脓性痰),偶有痰中带血,肺部呼吸音粗或同时有明显干、湿音,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紊乱、增粗增重,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征象。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男9例,女6例;对照组男7例,女8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消炎、平喘、止咳、化痰治疗。消炎:头孢他啶1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用10 d。对β-内酰胺过敏或耐药且病情较重的患者,给予左旋氧氟沙星0.5 g静脉注射,阿奇霉素0.5 g口服,或给予氧哌嗪青霉素5.0 g静脉注射和阿奇霉素0.5 g口服,均1次/d,连用10 d。祛痰镇咳:盐酸溴环己胺醇30 mg或羧甲基半胱氨酸500 mg口服,3次/d。解痉平喘:采用氨茶碱0.1~0.2 g口服,3次/d,或博利康尼2.5 mg口服,3次/d。

1.2.2 呼吸肌锻炼疗法

治疗组在以上常规疗法基础上辅以呼吸肌锻炼疗法[4]。

1.2.2.1 腹式呼吸是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而进行的呼吸方法,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部隆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2次/d,每次10~15 min。

1.2.2.2 缩唇呼吸在呼吸时将嘴唇缩紧,增加呼气时阻力,使支气管内保留一定的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过早压瘪,可增加气体从肺泡排出,减少肺内排气量。

1.2.2.3 全身性呼吸体操 即腹式呼吸与扩胸、下蹲、弯腰等动作结合在一起。具体要领如下:①平静呼吸;②立位吸气,前倾位呼气;③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④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⑤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⑥抱头吸气,转位呼气;⑦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⑧腹式缩唇呼吸;⑨平静呼吸。

1.3 疗效判定

显效:安静状态下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气急、气促消失,呼吸困难消失,肺部哮鸣音或肺内干、湿音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咳嗽、咳痰、气急、气促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两组患者3个月后进行疗效对照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变化如下,①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慢性支气管炎黏液腺泡明显增多,腺管扩张,黏液腺和混合腺体相应减少,有的腺体几乎全为黏液腺体所占据,杯状细胞也明显增生。慢性支气管炎的Reid指数(腺体厚度与支气管壁厚度之比)增至0.55~0.79(正常为0.4以下),Reid指数越大,提示炎症越严重,腺体越肥大而支气管腔越狭小。增生肥大的腺体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量增多,因此患者每日痰量增多。②黏膜上皮细胞的变化: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引起上皮局灶性坏死和鳞状上皮化生,纤毛上皮细胞有不等程度的损坏,纤毛变短、参差不齐或稀疏脱落。③支气管壁的改变:支气管壁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和纤维增生;支气管黏膜发生溃疡,肉芽组织增生,严重者支气管平滑肌和弹性纤维也遭破坏导致机化,引起管腔狭窄,少数可见支气管软骨萎缩、变性,部分被结缔组织所取代;管腔内可发现黏液栓。因黏膜肿胀或黏液潴留而阻塞,局部管壁易塌陷、扭曲变形或扩张[5]。

有研究表明,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促进气管内痰液排出,减少支气管炎症,降低生理无效腔与潮气量比值,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内交换,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提高心脏功能和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体力活动的适应性,缓解气促、气急症状。通过呼吸肌锻炼来改善呼吸肌疲劳和肺功能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6]。本组病例显示,呼吸肌锻炼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方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温立琼,王明莲,喻静,等.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62.

[2]许晖.慢性支气管炎与年龄、吸烟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57-158.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4]周士枋.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341-350.

[5]杨光华.病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4-155.

[6]Scherer TA, Spengler CM, Owassapian SD, et al. Respiratory muscle endurance training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5):1709-1714.

(收稿日期:2009-06-30)

上一篇: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的治... 下一篇: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