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02:16:30

呼吸科护士总结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1篇

这是这次见习的最后一科室,原本去急诊的,可计划突然被打乱。我们来到了呼吸科,由于对医学知识了解得太少,我们都以为呼吸科都是收一些呼吸系统有严重问题的病人,坦白地说我们是怕感染,于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来到了呼吸科病房。

第一天早上参加了晨间医护大交班,很惊讶的是呼吸科医生都用英语交班,听带教张老师讲这种英语交班在呼吸科已经持续五年多了,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们医务人员去努力学习英语,因为英语是通向医学科学发展的必备的一把钥匙。在呼吸科我们还知道了晨间交班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整顿医务人员的精神,转换医护人员的角色,尽快进入职业工作状态,同时也是对整个病区病人病情的交班和医院-科室信息的沟通的时刻。

张老师又教我们认了心电监护仪器上的各个监测指标:(ECG)心电图——心率、当心电图的波形每个间隔不等时(排除(干扰因素),说明病人心率不齐(HR60—100/分为正常);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报警系统;呼吸频率(RESP)正常呼吸(16—20次/分);血压(NIBP)。

昏迷病人禁喝水——容易窒息,上约束带必须经得家属同意。护士巡视病房的一级护理的病人半小时巡视一次,二级和三级护理的病人病情不重,有自理能力的病人2小时巡视一次。

吸痰器分为电动和中心吸痰器,在呼吸科用得较多,电动吸痰器的吸痰瓶内要装水,便于清洁,中心吸痰器直接将负压管连接在病人床头。

星期三我们又来到了重症监护室,看到里面的老爷爷们气管切开后呼吸痛苦的表情,有的身上到处插满了管子,有的被用了约束带……我的心难受极了。其中有位周爷爷脸色苍白、眼睑也无血色、腹部膨隆,他虽然不能说话,可他努力的用手指他的肚子,张老师告诉我们他的肚子明显比昨天肿胀,遂请了普外科会诊进行了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了不凝血。医生说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他的家属们知道他可能不行了全都来探望他。看到他痛苦的,我几次都忍不住掉下泪来,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来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我用真心祈祷希望周爷爷能坚持下来,挺过危险期。祝福你,周爷爷!希望可以看到你康复。

在呼吸科,我们看到了给重症病人做会的清洁护理、口腔护理、床上擦浴,知道了呼吸机都要定期严格消毒,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戊二醛消毒液气味浓烈,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对人体有害,故我们在使用时要规范使用,注意消毒桶盖要密闭,以达到消毒效果并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最后去了门诊内窥镜室观看做纤支镜和胃镜检查。做内镜检查时病人会很难受,术前可予麻醉——静脉麻醉和雾化吸入麻醉(利多卡因加水),做纤支镜从鼻腔插入,2小时后才能饮水无呛咳方可吃软食、流质饮食;做胃镜和纤支镜都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胃肠,气管-支气管内面观。哎!现代的科学仪器发展太先进了,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医学知识,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护理管理

0引言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常危及其它脏器,临床治疗周期长,护理风险大,常规护理管理出现的护理缺陷较多,易引起护患纠纷,为此,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改变护理风管理模式[1]。本文将我科室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应用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2012年度,共收治患者420例,包括男性286例,女性134例;年龄19-83岁,平均(52.6±2.3)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4.2±0.5)年;疾病类型包括肺炎201例、慢阻肺114例、哮喘34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52例、肺部肿瘤19例。2013年度,共收治患者472例,包括男性307例,女性165例;年龄16-87岁,平均(56.3±2.7)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5.0±0.4)年;疾病类型包括肺炎223例、慢阻肺119例、哮喘41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62例、肺部肿瘤27例。两年度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护士资料:我科护士24名,年龄在21-43岁,平均(31.2±0.4)岁,中专学历2名、大专学历14名、本科以上学历8名,在我科工作时间6个月-20年,平均(7.6±0.7)年。

1.2方法

总结2012年12月以前,呼吸科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患者投诉事件的原因,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提出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2013年1月后拟定并落实各风险项目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强化服务理念、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护理方案,统计两年度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护理满意度。

1.3评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以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结果为标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7.0专业统计软件包对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描述,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t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年度的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率比较

具体见表1:2012年度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发生率比2013年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2013年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80.17±3.32)分,2013年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95.12±1.41)分,t=0.8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结果看,2012年度,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率较2013年度分别高7%和13%左右,护理满意度低15分左右,说明2013年度护理质量较高。两年度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等一般治疗无明显差异,主要区别是2013年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说明护理风险管理有效,现进行详细剖析。呼吸科疾病的护理操作中的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伤残等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本科住院人数一般居各科室前列,护理风险包括患者本身因素、药物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等[3],它贯穿在整个护理操作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持续性有效识别、评估风险。首先拟定护理风险项目,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以往风险事件的原因,深入分析各类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再根据各患者自身情况和疾病情况对风险类型进行分级和拟定护理措施。

从患者因素考虑风险等级,按有痰窒息、跌倒、难免压疮等风险项目区分,一般痰窒息为五星级,跌倒为四星级,难免压疮为三星级[4]。将风险等级用醒目的粘贴在床头卡上标注,或制成公示板粘贴在护士站,使其直观、醒目,便于操作时有的放矢。从护士因素分析,我科室护理人员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经验和呼吸专科知识掌握度差异较大,个别护士对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应变处理能力欠佳,使护理风险增加。另外也有年资深的护理人员还存在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彻底,对护理风险意识掉以轻心,有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使简单的操作产生疏漏,造成不可避免的错误。相应的处理措施是要不断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业务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从药物因素分析,患者对药物不了解、使用不当、遵医行为差等都会影响疗效,处理措施是每次用药时护士都详细说明药物的名称、种类、功效、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禁忌事项,以及患者最关心的药品价格,是否属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不因常用药而疏忽,在护士站要设立用药咨询服务台,鼓励患者和家属对不明确的用药随时进行咨询服务。了解每位患者病情、手术情况或其它治疗情况,查看医嘱,将特殊药品的适应证、用药方法(包括服用方法或外用剂型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包括首服剂量、维持量、每日每次量、用药间隔、预计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如何避免漏服、漏服后的补救方法、不良反应或替代药物等[5]。回答问题不拖延,不十分清楚或不能当场答复的,进一步查询资料后再给予正确答复。

从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加强网络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实施流程化管理。呼吸科患者的特殊之处是从患者入院开始,相关风险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要不断评估、识别病情变化和潜在风险,通过不断的改进和评价,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如:痰多的患者,除评估外还要听诊痰鸣音,不能咳出者应立即吸痰;易跌倒人群,除患者服尺寸适宜无牵绊外,应加强个人防护,患者离床、翻身甚至洗漱、如厕等行为都要及时看护;需要强迫患者,除应用减压贴预防压疮外,还要定时翻身、热敷、按摩等;对危重患者,应及时跟踪评价,设定专人管理,建立活动记录表。

综上,在呼吸科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护理差错事件,减少护患纠纷,是更高效、安全的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马艳辉 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呼吸内科

参考文献

[1]凌世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5):134-135.

[2]鲜于云艳,孙璇.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3-824.

[3]刘春艳,马冰,王晓丹.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252-253.

[4]黄文祥,康少岩,王娟.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5(9):153.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对策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多少为老年人[1],护理人员工作繁多,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隐患。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受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不安全的事件,存在与各个护理环节上[2]。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常常引起护理纠纷,并且也对患者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所以为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本组研究对本院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对本院2010-2012年呼吸科病房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包括投诉事件: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护理事故:给药错误、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并发症:患者出现压疮或是坠床、跌倒等事件;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或不完整等。

2护理风险:

2.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差: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量大,较为琐碎,工作压力较大,常常导致消极情绪,服务意识差,对患者的提问或是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存在不热情、冷漠、不耐心等问题。常常会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以及不满,而引起护理纠纷。

2.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差,在进行给药时不核对患者的姓名而出现给错药,对医嘱的给药量以及名称等不进行核对,出现药量、漏发等情况。工作不积极,工作中出现偷懒,不认真执行护理任务,不及时进行巡视病房,不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对文书书写不规范,病情记录不详细。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差,自我保护差,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

2.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本院低年资护理缺乏临床经验,在工作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不能够严格遵守临床操作规程。还有部分护士知识老化,不积极学习更新,不主动学习,不能够掌握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护理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差,不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抓不住重点,盲目执行任务,常常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2.4其他事故:近些年来患者发生坠床、烫伤、猝死的事故逐渐增加。由于呼吸科患者较多为老年人,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运动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常常发生牙床以及坠床等事故。患者行走不便,病房和走廊的安全措施不健全,患者发生摔倒、坠床、烫伤等意外事故,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还会导致死亡。

3对策:

3.1提高法律意识:对护士要进行法制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懂得采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3.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更新知识,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心,避免发生把狐狸纠纷。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

3.3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对护理记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合理的安排工作计划。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次数,对危重病人要密切观察,给药要进行仔细的核对,防止给药、药量等事故的发生。

3.4环境安全:对没有床档的病床要安置床档,在卫生间、走廊、热水房等都贴有警告的标识。清洁工在进行卫生打扫时要正确的进行清扫,走廊内不要存在积水等。

3.5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后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对危重病人要进行24h的陪护,让家属了解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护理,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更快更好的康复。

3.6关爱护士:要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缓解工作的繁重,为护士提供安静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爱,低年资护士要和高年资护士搭配,进行相互配合,管理人员要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心情绪的变化,多进行开导,提高护理质量。

4小结:呼吸内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治疗。近些年来,医疗事故发生率不断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3]。呼吸科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所以想要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了解呼吸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类型,并进行解决[4]。护理是高风险的职业,在护理过程中无时不刻存在风险,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了解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提高。对护士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责任心,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才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宝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713

[2]王果香.呼吸内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25-626

[3] 王桂芳.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3(07):178-179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诊;护理隐患;预防措施

急诊科的特点是急、危、重、患者多,工作节奏快,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娴熟、思维超前,有预见性,处事果断敏捷。能结合个人经验和患者愿望,整合患者复杂的资料信息,作出较好准确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服务[1]。现总结多年来在急诊科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护理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1 急诊科护理工作常见隐患

1.1 应急能力低 由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不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老化,预见性差,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独立应对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及护理。

1.2 安全意识较差 ①平时不注意学习抢救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消毒[2]。一般故障的排除;替代的方法。②毒麻、抢救药品的保管、请领不及时,帐物不符。③个别护士抱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得过且过。④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1.3 责任心不强 ①个别护士以能熟练完成各项技术性工作为主要任务,对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不善于发现,更不善于思考。②抢救患者的口头医嘱未听清,错用或重复用药。③病情观察不及时或观察不仔细,不能准确判断异常情况的来源,甚至反应麻木,不知所措。

1.4 法律意识淡薄 ①病情记录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事后患者或家属作为指证医院的依据。②对疼痛折磨、醉酒以及无经济能力的患者处置不妥,造成对病情的错误判断,治疗程序混乱等。③告知义务不能有效落实,造成日后投诉、纠纷等。

1.5 院前急救易出现的隐患 ①呼救电话接听不祥、未详细询问病情、发病时间、地点,导致延误患者的抢救。②出诊速度慢,未按规定时间到达现场,延误抢救。③抢救物品准备不全、不充分、不适用,导致现场抢救不力。④抢救技术不过硬。如:静脉穿刺不成功、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故障、简易呼吸机操作不熟练、心肺复苏的力度、部位不准确,心电监测电极板位置不准确,直接影响院前急救质量。⑤病情观察误差,误诊,导致抢救治疗无效。如:牙痛、腹痛、胃痛不能考虑到心梗的前兆。⑥途中转运交代不详。造成昏迷患者发生窒息、外伤出血过多造成休克等。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急诊科护士的规范培训,使急诊科护士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观察方法及护理要点,抢救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及一般故障的排除和替代方法。认真做好抢救仪器的交接、管理、保养、维护等工作。定期组织理论、操作、急救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机、洗胃机、心肺复苏)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

2.2 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同情心,热情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可亲。娴熟的技术、良好的医德,使患者感到可信、安全。了解患者所想、所需,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基本需要,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融洽医患关系,避免纠纷。

2.3 加强法律意识 ①严格遵守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抢救患者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执行后保留空的安瓿,抢救结束后核对,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应用急救药品抢救危重患者是临床医生急救意识的一种体现,而护士对抢救药品的应用则是医生急救思维的延伸。②在抢救现场,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积极应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得长吁短叹,互相指责,更不得无视患者危险的发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对遇到有价值的问题善于发现。急、危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此时的病情观察工作通常是通过护士完成的。这就需要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合格的护士对病情有预见性,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有独立思考和抢救能力[3]。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有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诉头痛剧烈、呕吐。此时护士提醒医生给患者做CT检查,结果显示再次出血。病情观察不应仅限于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例如高血压患者发生脑疝后,通过降低颅压的脱水治疗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检查患者血压已降下来,这时护士应考虑是甘露醇的利尿作用引起的尿潴留等。

2.4 院前急救防范措施 ①坚持常年不懈地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复合外伤的处理等训练和考核。②认真接听呼救电话、问清患者的病情及个人信息,针对患者的病情备齐必要的抢救物品、仪器、药品。③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院部取得联系。

2.5 总结经验教训 每次抢救结束后都要总结本次抢救过程中的得与失,并集体讨论,成功之处要形成制度,不足之处要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学习与实践,积累了相关的经验,科内护士的应急能力、观察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科内差错、纠纷的发生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参 考 文 献

[1] 刘虹.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当代医学,2009,16(5):75.

[2] 汤兰.神经外科护士急救思维的培养. 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7(7):625.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应对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1]。近年来有关住院患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患者安全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也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和核心。护理人员在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该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还应该具有安全护理的知识,以有效保证患者安全,防范各种意外的发生。

呼吸科患者具有慢性病、病程长、病情重等原因,加之多为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如何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笔者针对其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科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1例,从护理角度对呼吸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1例,其中跌倒8例、烫伤1例,管路滑脱4例,挂错补液被其他同事发现,患者还未输注1例,标本留取不及时2例,检查治疗饮食未执行2例,患者投诉护士服务态度差2例,护士针刺伤1例。

1.2呼吸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

1.2.1跌倒 呼吸科患者由于慢性病长期的病痛折磨,多一般情况差,加之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患者易发生一过性意识障碍,并且呼吸科大多为老年患者,一旦脱氧时间过长或入厕久蹲均易出现站立不稳甚至跌倒。如遇病房地面潮湿或物品放置杂乱阻挡走廊过道,则更容易发生牵绊跌倒。

1.2.2烫伤 呼吸科患者由于长期缺血缺氧,局部组织皮肤营养状况差,加之大多年老体弱,感觉迟钝,如使用热水袋不当易导致烫伤。

1.2.3管路滑脱 呼吸科患者常具有病情反复,病情重、各种管路多的特点,如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胃管、尿管、动静脉穿刺管等。护理工作稍一疏忽极易导致管路滑脱,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1.2.4其它护理不良事件 如挂错补液,漏服药,医患纠纷和投诉,针刺伤等。由于患者多、病情重、护理人员相对缺编,加之工作量大,导致护理质量降低,护士与患者沟通减少,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管理方面

2.1.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缺乏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或在实践中没有及时完善和修订,或者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2.1.2对护士培训不够 职业道德教育薄弱,新业务新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培训缺乏,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无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等。

2.1.3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员缺编,不能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埋下安全隐患[2]。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护士身心疲惫,易造成工作时注意力和警惕性降低,范错误机率增加,患者不安全因素增加。

2.2护士方面

2.2.1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医疗文件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3]。一些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仅凭印象或者按习惯草率做事,也是造成患者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2.2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不到位。一些护士缺乏慎独精神,交接班不认真,巡视病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仔细,从而导致患者不满意,护理纠纷增加。如危重烦躁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伤害[4]。

2.2.3护理专业技术不熟练 如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或者不熟练,与他人配合不默契,不重视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5],也是导致患者安全隐患的因素。

2.2.4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观念停留在原来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上,仅只是完成好护理操作,宣教不到位,在操作前、中、后不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操作不了解,不知道患者的重点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如给予意识不清或感觉迟钝的患者使用热水袋造成患者烫伤,严重缺氧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给予下床入厕时跌倒等。

2.3患者方面 主要是不遵医行为。如住院患者不遵守住院规则,擅自离院外出,或虽请假但不能按时回医院;危重患者需陪护者,医院虽进行告知,家属因各种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不合作[6];某些患者没有完全进入患者角色,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导致下床行走或单独入厕时摔倒,或者疾病导致的心理应激,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发生过激行为,拒绝治疗,甚至引发纠纷。

2.4环境因素 如病区加床多,导致病房和走廊狭窄,或者患者的物品过多、摆放随意,给下床活动的患者设置了障碍,导致不安全因素增加。

3 护理安全预防措施

3.1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对护理制度及常规及时进行完善与修订,使护理工作有据可依。护士长和科室质控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消除患者安全隐患于萌芽状态。

3.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问题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3.3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低年资的护士为重点培训对象,科室和护理部应组织如抢救技术、病情观察、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专科护理常规培训,督促护理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3.4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部可采取多种渠道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进行培养,护士可利用治疗护理时间沟通,通过临床健康教育沟通,通过"护理服务月活动"等形式加强沟通,使护士在患者的出、入院宣教、用药指导、检查前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方面达到护患一致[7],消除纠纷隐患。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对某些行为语言过激的患者,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抚患者情绪,取得理解配合,保证护患安全。

3.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实际情况弹性排班,在病区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及时增加或调整工作人员,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3.6加强患者管理 认真评估,筛选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重点患者加强巡视,做好床头交接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遵医度。

3.7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完善安全措施。病室、卫生间、走廊、开水间等均设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病区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床旁及走廊不可放置杂物,暂时不用的仪器移开,保证患者行走安全。

4 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严密的制度是框架,只有与恰当的技巧和管理方法相结合,才能将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呼吸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紧密围绕护理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潜在的问题,加强预防管理措施,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加强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学习,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静,韩洁,高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研究的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2:115-117.

[2]唐艳英.国内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1929:2510-2512.

[3]黄燕萍.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70-571.

[4]郭春英.护患安全问题及安全管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0,1795:1294-1295.

[5]乌兰高娃.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68-269.

[6]郑明.护理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对策[J].天津护理,2010,181:60-61.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呼吸内科;核心制度;纠纷;护理措施安全是一个科室的核心, 更是护理质量的核心表现[1], 在本院呼吸内科, 患者大多是高龄且无人照顾, 体质虚弱, 病情变化较快, 由此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护理安全方面, 护理人员更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评估收集各种有关患者可能的安全因素,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1呼吸内科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

1. 1不严格尊守科室的核心制度近几年来由于科室使用了电子医嘱, 办工护士为了节省时间, 总是忽略一些医嘱的查对, 这样总有一些治疗漏做、多做或做错现象。交接班不认真, 交人情班, 总觉得关系好就可以不进行床旁交按, 这样上班心中总是没有数, 觉得一切都很好, 等到患者家属按铃呼叫才到患者床旁, 病情变化或病情恶化未能及时发现, 失去了抢救时机。最后患者家属就会找医院科室问责, 这样就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2没有主人翁责任感①个别护士上班并没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重要多神圣的工作, 护士长不督促就不会主动到患者身边询问患者的情况, 有什么需要, 关心体贴患者。②操作不熟练, 如有的护士吸痰总是不到位, 患者深部的痰不能吸出, 进而有窒息死亡的可能。③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风险, 对容易坠床跌倒、褥疮的患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干予措施。④科室质控成员不得力, 对自己要求较严, 但对下面的护士不敢管、怕管, 没有一点担当的精神。

1. 3操作不规范①吸痰是呼吸科常见且很重要的一项操作, 个别护士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 口腔吸痰和鼻腔吸痰常常不分开, 吸痰管不分开, 吸痰水不分开, 甚至有的吸痰用物也没有按要求及时更换, 这样就容易产生呼吸道污染方面的危险。②手卫生执行力度不够, 科室主任、医生、护士不重视, 医生上班时戴手套查房, 但不同患者之间并没有进行更换。护士操作前进行了洗手, 但操作后没有洗手的情况较多。这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

1. 4知识欠缺及灵活度不够①二级医院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较少, 由此大多护士学习能力不强, 有的护士应变能力较差, 个别护士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本科一低年资护士在上夜班时, 一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不能自行小便, 医生要求给患者导尿, 当晚该护士没有给患者导上, 第二天早上护士长查房后分析了原因, 很快就给患者导上了, 解除了患者的痛苦。②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有的根本不是医学用语, 在班的变化情况不能正确的表达, 个别护士前一班记录的什么就完全照抄下来。③呼吸科患者做雾化治疗的较多, 一般患者都是做两次, 个别低年资护士根本不分析为什么要做两次, 两次间隔时间到底是多长。但有的患者由于要回家就要求两次雾化接着做, 有的护士就答应患者的要求, 记得有一次, 本科有一患者做的可比特, 护士也将两次雾化接着做(间隔时间很短, 可能只有一个小时), 晚上回家后患者自觉很不舒服(心慌、心悸), 后来找科室医生理论了很久, 说是护士的责任, 护士长和主任与患者沟通解释了很久才得到患者的理解。

1. 5心理护理形式化每天护理查房都在说心理护理, 但很多护士根本没有亲自到患者身边给予心理护理, 关心了解患者的情况, 要不有的护士就依靠学生去做, 由于学生没有临床经验, 沟通解释不到位, 观察能力不够, 患者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发现, 最后有的患者割腕自杀了都不知道。(本科近6年来有两名患者割腕自杀, 组长巡视病房及时发现, 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2减少呼吸内科安全隐患的措施

2. 1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 强化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科室内把安全学习纳入培训计划内, 月月讲安全、天天查安全, 认真学习护士条例, 对科内及院内特殊案例进行分析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保护患者安全、保护自身安全, 同时科内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每天检查危重患者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并且纳入科内绩效考核[2, 3]。

2. 2强化无菌观念的灌输及操作技能培训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分级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 晨间交接班时多提问、多讲解, 多问为什么, 全面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强化理论水平,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强护士的无菌观念, 学习院感的相关要求,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2. 3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科内成立了质控小组, 由几个有经验的老护士担任相应的工作负责科内护理质量, 组长由护士长担任, 如院感小组、技术操作小组、安全小组等。各小组每月不定期对所管工作进行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由被查人员先分析原因, 其他护士发言补充, 提出一些新的整改措施, 最后由护士长进行总结。

2. 4重视沟通交流技巧加强语言修养, 注重形象, 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科室开展了一些摸拟训练, 由一些沟通交流能力强的护士进行示范。同时进行工作上的搭配。这样有利于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总之, 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 强化科室的分级培训, 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真正做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优质护理, 全面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长青.呼吸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6(15):123.

[2] 何炯.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性分析研究.长春医学, 2010, 8(1):12.

[3] 刘胜平.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调查.中华护理杂志, 2008, 38(2): 107.

[4] 呼吸科护患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医院呼吸科临床护理操作要点与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操作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339-348.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追踪方法学; 呼吸内科; 急危重症; 护理质量

个案追踪是一种关于过程管理的方法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为概念,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和先进过程管理方法[1-2]。追踪方法学自2006年自美国开始广泛应用后,我国于2011年正式把追究踪方法学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一个引入方法,并出台了相关标准,可见追踪方法学在临床的重要性[3]。笔者对呼吸科住院危重患者运用追踪方法学,对照护理全过程14条,对护理制度、护理流程的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减少患者的危险因素,重点关注患者住院全过程的感受,从患者的感受去改善护理服务,强化护理内涵,有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及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呼吸科专科特点,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呼吸系统危急重症病例,如呼吸衰竭、重症肺炎、肺栓塞、大咯血等在护理中有一定难度的6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7~91岁,平均(75±10.1)岁。患者中呼吸衰竭患者38例,重症肺炎患者12例,肺栓塞患者3例,支气管扩张并咯血7例。这些患者除了呼吸科疾病外,28例伴有糖尿病、29高血压,20例伴有心脏病,9例为股骨颈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为断肠综合征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均为Ⅰ级护理。病重患者46例,病危患者14例。

1.2 排除标准 (1)患者不愿意配合护理调查工作;(2)高龄患者,不能很好地表达意见和回答问题,患者及家属均沟通困难;(3)住院时间过短(

1.3 方法 本科组织主持开展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追踪式护理查房60次,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请内分泌、心血管、ICU、消化、神经内科、普外科等不同专科的护士长、专科护士、资深护士参与了本科个案追踪查房,这种多专科的合作,更专业更全面地发现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为患者提供跨专业的护理照护。

1.3.1 追踪的目的 通过对呼吸内科急危重症的检查追踪,了解医院各科室职能部门与呼吸内科相关的流程是否存在缺陷,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4]。医护人员对相关操作包括无创辅助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及护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吸呼内科专属操作与检查是否存在不规范操作。护理记录的书写情况,是否存在与医生病历不符等情况进行改进。促进护理更加完善,减少医疗差错,增加病患满意度。

1.3.2 成立追踪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主任,大内科护士长,呼吸内科护长,以及高年资护士及组长,下属护理。由于部分护理涉及到医护配合,故也包括了部分医生[5]。综合多部门医护职称资历包括了: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6名,护士12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

1.3.3 确定主查者 主查者在追踪查房中起核心作用,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各项核心制度、流程、指引,对护理全过程14条的要求理解透切。主查者一般由护士长、责任组长或者高年资的护士担任[6]。

1.3.4 追踪查房准备 在护士长、责任组长指导下,由责任护士整理患者资料,内容包括:(1)患者病史如:咳嗽,咳痰,气喘几年,有无夜间呼吸困难,是否曾行肺功能检查;(2)主要治疗包括平常用药,目前治疗用药,检查评估患者是否能自己应用舒利迭等吸入性药物,用药后的反应等;(3)异常检验检查报告,肺功能检查的严重程度;(4)存在的护理问题:如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是否配合,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受如何,神志是否清醒,痰液是否增多,血气分析结果是否好转;(5)针对目前病情已采取的护理措施等;(6)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告知,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为现场查房做好准备。

1.3.5 现场追踪 由主查者、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现场观察住院环境是否安静舒适、利于康复;床位安排是否与病情相符;特殊细菌感染的患者,是否有很好的隔离措施;是否备有隔离衣;痰多难排痰者,床边吸痰机的准备情况。床边查看患者信息,核对患者身份,查看手腕带信息,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等信息与实际是否相符,观察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沟通的内容是否个性化,是否关注患者的需求,访谈患者及家属,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重点关注其在护理过程中的感受。

1.3.6 追踪问题设定 查看病历,根据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包括做好入院患者护理、协助医生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和安全、提出护理诊断、增强治疗成效、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督导患者康复训练等方面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由科护士长、主查护士共同商讨,以《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2版)、《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全程护理14项指标、特一级护理质量评分表、基础护理质量评分表、服务满意度为考核标准,通过查阅病历和护理记录,考查护士等形式,发现护理隐患或者不良事件。由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对科内整体查房效果进行评价,以患者、护士、护长为对象,以追踪方法学为依据,服务措施落实情况和患者对服务效果评价为标准依据,从患者的角度对笔者的服务进行评判[7]。

1.3.7 系统追踪和不良事件整改 通过对现场追踪,严格按设定问题进行系统性总结,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交流获得的信息,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立刻整改,严堵医疗漏洞,对护理环节,文书工作,进一步疏理,最后全部执行并改正[8]。通过对危重病例进行追踪检查,将追踪结果与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专业标准、指南等结合起来,共发现在护理文书、患者安全、病情掌握等问题共238例次,其中护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跌倒、压疮等高风险的评估及预防为前三位。发现的问题由护士长督促并进行整改,由追踪查房实施至今,修订制度57次,修改流程23次,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结果显示,病区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特一级护理方面分值均得到提高,而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最明显,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注重环节质控,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应用追踪方法学,从护理全过程14条进行追踪查房,从患者住院期间各个环节实施质量评价,确认出现问题的环节,前瞻性的找出潜在的风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患者安全、物品安全和环境安全”[9]。

3.2 改变护理评价观念 传统认为,卫生局对医院或是医院对科室的评价是一个服务的肯定。但是它忽略了很多细节和患者的感受,追踪方法学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由患者对笔者进行评价,指出笔者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一些笔者想不到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使笔者切实地感受到患者的需要和心声[10]。

3.3 多专科合作,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呼吸科危重患者往往并发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追踪查房邀请其他专科的护士长或高责护士参加,他们对专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着更深层次的见解,通过这种跨专科的指导,能够为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

3.4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追踪查房的内容涉及专科护理、药物的正确使用、不良事件类型及上报、病情的观察及处理、危急值报告、医院感染与控制、健康指导、康复指导等,通过查房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采用评判性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及查阅文献的积极态度,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危重患者应急处理、抢救协助、交流沟通、主动服务,专业知识运用等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12]。

3.5 利于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 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内容是“安全、质量和管理”。运用追踪方法学对护理全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归根到底,是促使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更加切合患者需求,使护理服务标准更完善,能规范、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利于护理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13]。

综上所述,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作用。首先,它从患者的角度去“看”医院的呼吸内科,能把自己所想到的告诉医护人员,最终变成医院的优势,而患者自身也可以享用这种优势。其次,本科的领导深入群众,到患者床旁去获取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使本科的服务流程更顺畅,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最后,这种运行方式不但有利于医患的沟通,还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医院机制的健全[14]。运用追踪方法学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全过程追踪,能科学、客观、真实地评价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了质量提高。同时应结合本科的临床特点,结合实际进行探索,才能找出一条更适合本科的路径[15]。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主查者对问题的把握角度有偏差,如何规范追踪查房的工作职责、制度、流程的管理,还需探索及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庭芳.中国医院评审评价追踪方法学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2]李玲玲,杜春玲,王学梅,等.追踪方法学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0-52.

[3]曹金红,陈禹谭,刘智明,等.追踪方法学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质量,2012,19(6):39-41.

[4]居锦灏,李斌,范晓东,等.追踪方法学在急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5):38-40.

[5]刘晓红,陈蕾,张卫星.追踪方法学优化手术病人交接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69-72.

[6]赵燕,韩雪,王雪霞.追踪方法学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4):61-63.

[7]沈少萍,户丽艳,高丽虹,等.运用追踪方法学持续改进整体护理查房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0):1127-1128.

[8]杨钊群,苏冰莲,汤红莲,等.追踪方法学在心脏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3,5(6):523-525.

[9]梁铭会,董四平,刘庭芳.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3-26.

[10]李敏.追踪方法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153-154.

[11]孙晓美,李国宏,封海霞,等.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新进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9):53-55.

[12]罗惠明,刘杏仙,谢碧贤.个案追踪查房在危重患者护理管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7(17):259-260.

[13]薛月兰,张瑞玲,陈彩林.个案追踪法在临床重点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4,12(4):368-369.

[14]邓宏军,宁文锋,汤永红,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基本原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24(10):42-43.

[15]费玉玲.追踪法在护理管理工作检查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9):19-21.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8篇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暴露的常见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急诊科护士工作性质、服务对象、职业暴露的原因,针对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结果: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急诊科护士在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都应该采取标准预防,接触开放性创伤、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毒物等应采取多重防护措施,以防发生职业暴露。结论: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

当前,医务人员受到职业性暴露及损伤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急诊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接触患者和医疗用品,常常在病人诊断尚未清楚时即开展处置与抢救,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危害极大。因此,提高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和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 危险因素

1.1生物性因素:急诊科接收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外伤及危重患者,在诊治前未做任何检验即实施对症处理及抢救,容易接触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经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主要是HIV、HBV、HCV等,其中HIV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流感、腮腺炎等,通过呼吸道传播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急性中毒(如有机磷中毒、酗酒)病人进行催吐、洗胃等抢救过程中,毒物飘散在空气中,护士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可通过皮肤粘漠和呼吸道被动吸收,对护士的身体产生很大的毒害。

1.2损伤性因素: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节奏紧张,工作量大,被锐利器械损伤的机率比其他科室的护士高得多,主要有针刺伤、安瓿划伤、刀割伤。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职业危害类型之一,是职业性感染中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基本途径。急诊护士抢救患者争分夺秒,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患者。因此,针刺伤对急诊护士来说,危害性更大。

1. 3化学性因素: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等都有不良影响(1)。肿瘤病人的化疗药物如顺铂、柔红霉素、环磷酰胺等具有一定的毒性;接触各种抗生素可引起皮肤过敏,在操作中因接触青霉素而引起过敏性休克、猝死均有报道。

1.4社会心理因素:急诊工作突发事件多,工作量大,不确定因素多,患者家属对医疗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往往迁怒于护士,护士长期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报怨甚至伤害,长期在高压状态下,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对所处工作环境产生恐惧心理。

2 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因素的防护:主要是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对有潜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就应做好防护工作。人体的皮肤粘膜存在破损,天然屏障消失,接触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即有被感染的可能。因此,护理操作时应自觉遵守操作规范,按照标准预防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必要时戴防护面罩,及时更换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工作服,口罩、手套应放在科室显眼的地方,方便急救时取用。在接触可疑是传染病患者时一定要穿隔离衣。

2.2 损伤性因素的防护:研究发现急诊科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69.8%。如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潜在危险认识不足,极易发生锐器伤害。操作时,护士应把每一个针头都视为具有传染性的针头对待,用过的针头严禁回套针帽。使用锐器盒收集针头,禁止用手弄弯、弄直以及从针栓上分离针头。发生锐器伤后应保持镇静,立即紧急处理,按挤压出血--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用碘伏消毒后敷料包扎,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2.3化学性因素的防护:使用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外溢或溅溢;注意通风,降低空气中浓度,减少呼吸道刺激,使用时戴手套或涂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温疹。保存消毒剂时要根据各种消毒剂的化学性质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建立输液配置中心,减少护士接触有毒性药物的几率。为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时戴好手套、口罩,减少毒物对自身的损害。

2.4 心理性危害的防护: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如果未及时给予有效的缓解和疏导,易产生心理障碍,要加强心理指导,提升心理应急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弹性排班,繁忙时增加护理力量,当病人减少时,可合理安排人员轮休,每个班次有高年资护士把关。业余时间组织娱乐活动,放松身心,可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护士工作与心理的压力。同时,护士也必须规范护理行为,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加强护患沟通,才能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又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避免护患纠纷发生。

3 小结

对急诊科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防护措施,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防范意识,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急诊科护士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同时,做好自身职业防护,规范护理操作,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9篇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我院于2004年3月、2006年9月、11月分别对17例亚硝酸盐食物中毒,11例CO泄气职业中毒和21例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的患者进行抢救。总结对这三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在组织和抢救方面有以下经验。

1 急诊科报告及时,层层汇报

值班医生在接诊了几位具有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即意识到可能发生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总值班、医教科、护理部进行汇报,使有关职能部门为这3次抢救的人力、物力调配做好了准备,在开展治疗救护的同时,职能科室立即向院分管领导和市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使调查取证工作得以及时开展,对残余食物和呕吐物做检查,尽早明确病因,帮助临床开展救治工作。

2 职能部门调度有力,组织得当

2.1 人力方面:科主任、护士长首先调来了科内医生、护士实行重危病人的急救。医教科、护理部接到汇报后立即赶到现场,调动全院各科医护人员组织抢救,先后调集了医生、护士共40余人。接到通知的医护人员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护工作。检验科立即抽调人员对每位病人进行血液生化和各种检验。麻醉科人员赶到现场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

2.2 物力方面:器械科调来了氧气装置、洗胃机等设备以供抢救病人急用。药剂科接到通知后立即将亚硝酸盐解救药美兰、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的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特效解毒剂送到急救现场。医教科从ICU、病房迅速调来了呼吸机(我院急诊科呼吸机2台),调来了临床上可以转运的推车、担架。

3 抢救病人争分夺秒,措施到位

3.1 病人编号,病情分级:护理人员立即对病人进行编号,按照病情症状轻重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急诊室和走廊,病人每人床前有1份临时病历,由非专业人员填写一般资料。

3.2 统一指挥,明确分工:所有参与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均由急诊科护士长统一指挥,按照“1名医生,2名护士,负责1位病人”的程序开始抢救。病情严重者尽量安排急诊科能力最强的护士,外来援助护士主要协助,及时对病人进行洗胃、催吐、导泻,彻底清除毒物,吸氧、高压氧治疗,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美兰、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改善缺氧症状。对病情危重病人立即抽取血标本送检,输新鲜血。绿色通道人员立即护送病人做高压氧治疗,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机械通气。

4 急诊处理后转运有序,稳妥分流

急救工作开始后两位分管院长到现场,一位协调急诊现场急救,一位协调病房后续治疗,病人在急诊科经初步急救脱离危险后稳妥向病房、ICU分流,病情严重者转住ICU。内科病房加强医护力量,有条不紊地将病人收治入院,认真观察护理,做好后续治疗。

经过急诊救护和临床治疗,这3次突发公共事件中1例由于CO中毒过深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呼吸科护士总结范文第10篇

120接诊的重症患者经过早期处理后常需转至检查科室、病房或手术室,为做好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杜绝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及合并症致残率将起到重要作用。为提高护士现场急救医护配合能力和急救水平,我科改变原来仅护理内部理论授课的培训方式,2008年6月对20名护士分期进行医护同组培训,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急诊科护士20名,年龄25~45岁,其中本科12名,大专8名,均接受过急救培训。

培训方法:将20名护士分4期培训,每期3周,每5名学员为一组,将急诊科作为实训基地,急诊护士长和具有5年以上急救工作经历丰富的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分别担任带教老师和示教人员。

培训内容:①理论培训包括常见急症休克晕厥脑血管意外,有机磷中毒等的急救程序,心肺复苏(对CPR的认识实施步骤、肺复苏、心脏复苏、气道梗塞急救法等)意外伤害(触电溺水中毒烧伤)患者的抢救,创伤救护(骨折固定止血包扎及搬运护送)等内容。②操作演练:由1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一组。操作时对面是模拟人按照急救教程各成员执行相对固定的角色操作。如心肺脑复苏抢救流程护士甲跪在患者右侧头部判断患者意识,病员无反应立即高声呼救,将患者仰卧判断呼吸,畅通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判断颈动脉搏动,此时医生和护士乙快捷赶到,医生跪在患者右侧,胸腰部位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下达口头遗嘱。护士乙进行心电监护,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及电除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医生和护士甲按照30:2的比例进行心肺复苏。护士甲协助麻醉科医生行气管连接呼吸机然后替换医生胸外按压,医生行电除颤判断抢救结果,护士在练习中要交换角色。③现场实践医护搭配轮流跟随救护车去现场急救及参与急诊的救护。

讨 论

医护合作培训的优点:在抢救过程护士要快捷应对做好与其他抢救者的配合与协调,护理人员敏捷的应急能力迅速准确和主动有效地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护同组培训是一种较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抢救能力的方法。

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培养团队互助的精神,护士是急救措施的实施者。在培训时2名护士和1名有丰富经验的医生组成小组,由于分工合理,角色明确,各项操作穿行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每个参与抢救的护士有自己的工作空间和任务,使重点任务落实到位。不遗漏护士能较快进入抢救状态,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提高了满意度。

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护士应急处置需要知识全面急救技术娴熟、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急诊科先进的急救设备、良好的带教师资为培训创造了条件。形象的医护配合模拟抢救使护士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因此护士能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性,能自信冷静地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给预处理,同时减少了各种医疗纠纷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护士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要求护理人员熟练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工作,短时间内快速对患者作出有无生命危险的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如清除口咽堵塞物,包括活动性出血部位,建立静脉通路纠正休克等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急诊满意度与救治成功率,医护陪护现场实践能使护士系统熟悉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术,亲历救治过程将过硬的技术和娴熟的理论相结合,在实践中护士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护士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下一篇:口腔护士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