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下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

时间:2022-10-27 07:28:06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下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

[摘要]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日趋严重,故此应该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下,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培育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校园环境,改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保障机制,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社会主义荣辱现

[作者简介]徐艳,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硕士,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39―03

一、诚信的内涵及功能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心,即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言行一致、口不违心、表里如一等等。“信”就是外信于人,守信用、重承诺、诚实而不互欺,彼此信守不渝的意思。在传统意义上,二者也可以互为释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诚,信也。”

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各方重视,它不仅仅是个体道德的基石,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诚信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前提和根本

《礼记・大学》中提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实现自身修养,首先要做到真实不欺、真心实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立身的对话,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强调只有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保持美名,广结宾朋。他们把诚信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也是后来的儒学家们理解诚信的基本思路。法国学者蒙田指出:“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的部分,它制约着其他一切美德,没有真诚这种美德,任何美德都将不是真实的,或者都将不是真正道德的。”

(二)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一种社会规范

孟子曾提出了包括“朋友有信”在内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故此,诚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李泽厚认为,“守信任为《论语》所多次提到,正如康德将‘不说谎’作为普遍德律一样。守信任大概是任何社会群体所必然要求个体遵行的普遍礼俗和‘道德’法规。否则社会不能维系,它并非‘先验’,而是为了人类总体的生存”。日本现代法学家川岛武宜曾深刻指出:“市民社会的经济是以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为媒介的经济。在此交换契约和买卖契约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信守承诺’成为整个经济秩序得以维持的最根本的规范。”可见,诚信作为基础性的社会伦理规范,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前提和基础。

(三)诚信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一种为政之道

治国之道,在于贵德崇义,而德义的主要内容则是诚信。诚信作为一种为政之道,自古被认为是治国安邦的法宝,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柳宗元说:“信,政之常,不可须臾去之也。”(《柳宗元集》)孔子强调“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论语・子张》)就是说,统治者只有取得民众的信任,才能顺利地管理和领导民众;否则,对民众的管理则会被认为是折磨和虐待他们。在韩非子看来,“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明智的君主治国,必须从小事守信开始,这样在大事上的信誉才能建立起来。显然,在古代思想家及政治家看来,诚信是行政伦理的根本,是领导者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明礼诚信”写进中国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每个公民耳熟能详、身体力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不仅应该具有普通社会民众的一般诚信要求,而且应该拥有自身特殊的诚信内涵。但近几年来,也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信用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业上的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近年来,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严厉处分的报道不绝于耳,一些大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时不惜铤而走险采取作弊手段,企图蒙混过关,作弊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甚至找“”替考。考试作弊使考试失去了其应有的公平和公正,改变了大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如果任由这种现象蔓延下去,会败坏学校的风气,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损害教育的形象,践踏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社会的信用危机。

2.抄袭风盛行。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这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部分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对知识不求甚解,滥竽充数,学而不精,学而不专。抄别的同学的作业、论文,或者干脆从网上直接下载,“剪切粘贴”拼凑下来就算“大功告成”。而更值得忧虑的是,比抄袭者本身的失信行为更可怕的,是对抄袭行为的极高认同率。在不少学生看来,抄袭、剽窃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是一种校园时尚,那些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学习的同学反被看成是“老土”、“落伍”。

(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1.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特困生困难补助是国家专门给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拨出的专项资金,但学校对特困生的认定上缺乏可操作性,一些学生便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

2.助学贷款不按期归还。助学贷款是国家为缓解高校中家庭困难学生的求学压力而设置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需要学生自觉去履行,但是自1999年出台这一政策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却屡遭信用危机。一些学生靠助学贷款圆了大学梦,但毕业后以种种借口拖欠贷款不还,甚至采取隐瞒工作单位、变更家庭住址等手段逃避还贷,使得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社会对大学生群体诚信度的评价不断降低,也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否继续顺利推行。

3.恶意拖欠学费。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拖欠学费问题严重,一些学生并非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上缴学费,而是把本该缴纳的学费用来吃喝、玩乐、交朋友、买高档手机,甚至还有学生用学费进行炒股、买基金。尽管一些高校采取了暂扣毕业证、学位证等措施,但仍有不少毕业生不缴纳欠费。

(三)求职就业中的诚信缺失

1.粉饰简历,骗取岗位。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在竞聘中胜出。一些大学生在自己的毕业推荐材料上掺杂水分,弄虚作假,篡改学习成绩,虚构实践经历,甚至伪造复印他人的获奖和考试证书。事实上,由于大学生的造假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最终损害的是大学

生群体的自身利益。

2.肆意违约,频繁跳槽。高校学生的就业实行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双向选择的权利和义务,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用意识和合同意识。但是,某些大学生缺乏合同诚信意识,契约观念不强,趋利而忘义,随意变更、撕毁合同,频繁跳槽,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损害了劳动力市场秩序,造成目前大学生择业与就业的混乱局面,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下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诚实守信依然是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主流,在充分把握这一主流态势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少数大学生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尽管只是发生在少数人当中,但其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却不可忽视。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但大学生荣辱观念不强、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亦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有机统一,丰富了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保障,没有与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外部环境,任何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八荣八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与精神实质,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思想,整合资源,通过政府主导作用治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失信行为,提高社会信誉度,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开展和诚信品德养成塑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二)培育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校园环境

1.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大量正反事例,让学生系统学习、全面认识诚信的含义,真正地体会到虚假和失信对人生对社会的影响与危害,强化诚信意识,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双赢”。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亚里士多德曾说,“德性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是环境熏陶的结果。高等学校要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管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教育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资源共享、载体共享,形成合力。要以诚信教育为根本,提倡和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通过广播、黑板报、校报、校刊、电视、网络等舆论载体广泛宣传诚信;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大学生耳濡目染,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以社会实践为桥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知荣明耻,重在实践。“道德者,行也。”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教育。“构建一种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良性互动的诚信教育方式。”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认识诚信,践行诚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改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规范其诚信行为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制度的建立健全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倡导用制度管人,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真正做到诚信教育经常化、长期化、具体化、终身化。

1.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与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是个人诚实守信情况的真实记录,它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当事人的历史和现状,是诚信活动的标准和依据,也是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诚信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个人资料(如品行说明、经济状况、诚信承诺书等)、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如学费缴纳、助学贷款还款情况、违反校纪校规情况等)、学生的毕业去向(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

2.设立大学生诚信奖励机制。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诚信教育的奖惩机制。一方面要把科学合理的奖惩赏罚体系制度化,做到对各种诚信行为的界定、奖赏和对各种不诚信行为的界定、惩罚,都有制可据、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又必须加强和完善对奖惩、赏罚制度的执行体系建设。明朝张居正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因此,当校园内一旦出现诚信或不诚信行为时,应该及时做到奖赏、保护、提倡或者惩罚、贬斥、抵制。这不仅会对当事人产生道德影响,而且会辐射到旁观者的心理,从而形成一种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

上一篇:论大学生利他行为养成的制度条件 下一篇:浅谈素质教育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